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二战日本学生兵:体检让他们羞辱 二战日本学生兵:体检让他们羞辱 战场让他们送命

导语:二战日本学生兵:体检羞辱,战场杀。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对日军士兵来说,最屈辱的莫过于被俘投降。 但对18岁的色川大吉来说,最屈辱的却是新兵入伍体检。 他入伍仅3个月,日本就宣布投降了,他没有被俘的经历。 短短3个月里,给他留下最震惊的、最深刻的,就是那场饱含羞辱的入伍体检。 二战日军新兵入伍体检 一、饱含羞辱的日军体检 色川大吉,1925年出生,日本千叶县撒哈拉市

二战日本学生兵:体检羞辱,战场杀。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对日军士兵来说,最屈辱的莫过于被俘投降。 但对18岁的色川大吉来说,最屈辱的却是新兵入伍体检。 他入伍仅3个月,日本就宣布投降了,他没有被俘的经历。 短短3个月里,给他留下最震惊的、最深刻的,就是那场饱含羞辱的入伍体检。 二战日军新兵入伍体检 一、饱含羞辱的日军体检 色川大吉,1925年出生,日本千叶县撒哈拉市普通一庶民。 父母重视教育,从幼儿园让他一路上了大学,18岁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 但历史改变命运。 在大学仅上了3个月,他就遭遇了东条内阁「 ”学生出阵”的号令,缩短大学年限。 1943年10月入校,1944年10月,就要入伍,而入伍体检,提前半年就开始了。 那天,他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乡镇的征兵体格检查站,在宪兵的监视下,开始了严格的、全方位的体检。 「 ”陆军下级军官们,一边斥责着,一边把我们的身体当作物品一样摆弄着。” 「 ”在戴着爱国妇人会带子的妇女面前,我们脱光了衣服,在检查官前面,我们被命令撅起屁股,掰开肛门……” 入伍体检 18岁的色川,从小品学兼优,大概从没有在除母亲外的其他妇女面前,赤露过自己的身体,更没有被人检视过肛门,所以这样的一幕,让他羞辱难以接受。 但在军官的呵斥和宪兵的威慑下,不得不乖乖就范,配合做完了体检。 另外的学生勃田无一等人,在其出征记录中,也表示了羞辱和「 ”震惊”。 「 ”入伍前,先在户外进行体格检查,这是令人震惊的事。” 「 ”相当于一小队人数的学生,被列成横队,在白日之下,全部下半身脱得光光的。当时学生们称为‘M检’的检查,就从行列的一端开始了。” 「 ”如此检查了一遍,接着就两手着地,爬在地上,等待着太不成样子的挨个检查。” 二战日军体检内容 二、羞辱的检查,是查啥的? 色川和同学们接受的体检,其实是每个新兵入伍前的必经程序,两人在回忆中记述的这些难以接受的体检环节,其实是裸检中的肛检和生殖器检查。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有痔疮或性病的人,进入部队,从而给部队带来传染病,影响队伍作战。 痔疮不是传染病,俗话说「 ”十人九痔”,那为何有痔疮的人不能当兵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痔疮是一种难愈的疾病,一般患上个小痔疮并无大碍,怕就怕痔疮越来越重,越来越痒,发作起来站都站不直,那无疑会影响士兵作战。 即便不那么恐怖的痔疮,患上之后也有百害而无一利。 试想,在负重训练中万一加重了病情,或者在精准、严格的作战中,你痔疮犯了,禁不住想伸手抚慰一下,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在各国的征兵体检中,大多数是「 ”有‘痔’者事竟不成”。 日本也不例外,此国建军虽不长,却极为尚武,对军人素质要求颇高。 色川大吉所经历的「 ”难以接受的”体检,正处于日本陆军溃败的前夜,所谓垂死挣扎的「 ”学生出阵”时期。 那么,「 ”学生出阵”咋来的?日本征兵都啥标准? 今天,我们就来简要回顾一下日本的征兵制度。 配图 三、日本征兵啥标准? 日本在1871年建立了由天皇统帅的陆军部队,到1945年解除武装,日军74年的军队历史上,征兵制度共有3个标志性变化。 ①《征兵令》 1873年1月10日,明治政府在前期发布《征兵告谕》的基础上,在全国发布《征兵令》,正式对国民征召「 ”义务兵”,要求全民服兵役。 兵役又称「 ”血税”,是与教育、纳税一起并称为日本国民三大义务的必服税役。 不过,此时的兵役体检要求不高,年满20岁、「 ”身高5尺1寸”、身体强健者,皆可应征。 此外,条令规定免服兵役的情况较多。 如长子免征,赘婿免征,身残免征等。 还有,在省府县供职者免征,交270元「 ”代金”者,也可以免征。 此条令的意义,在于打破武士当兵打仗的传统,而使全国所有男子都有义务当兵,所谓全民皆兵。 但这引发老百姓的不解和抵抗,尤其是贫民。他们无钱无权,就想法设法躲避兵役。 如自残手指,把儿子都过继给孤寡老人,上门入赘,或购买伪造免征证,甚至不惜故意犯罪,进监狱搞个「 ”前科”,也不想上战场。 躲避兵役者越来越多,于是有了第二个标志性的条令。 二战日本新兵 ②1889年修订《征兵令》 此次修改《征兵令》,把「 ”皆可应征”改为了「 ”必须应征”。 还大幅缩减了「 ”免征”范围,只有家人去世须守丧者,因病或事故导致家庭无法经营家务者,可以延期征用。 「 ”户主、承祖子孙”等免征情形,一律被废除。 之所以称它是标志性的,是因为这一年标志着日本宪政政治开端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同时颁布。 军队系统由于其相对平等、不分贵贱,单论军功,所以成了贫寒子弟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渠道,渐渐有了民众基础。 日军身材确实不高 ③《昭和2年兵役法》 这是一部昭和年间的首部兵役法,是对《征兵令》进行10次修改后而成的,也是「 ”成就”军国日本的法律之一。 其规定,日本所有19岁以上男子,都必须服兵役。 根据这一年限,日本每年约有60万适龄男生走入兵营,参加罪恶的对外侵略战争。 它还细化了兵役的类型: ●身高在150cm以上,各项身体指标优良者,是甲种合格者,身体最好,服现役; ●身高在150cm以上,大部分身体指标优良者,是乙种合格者,素质尚可,服补充役; ●身高在145cm以上,是丙种合格者,身体素质较差,服国民兵役。 ●丁戊种为不合格人员,无需服兵役。 很明显,3个兵役制度对征兵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细,免征者越来越少,适龄者越来越多。 而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兵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兵源不足,最终催发「 ”学生出阵”等奇葩现象。 昭和兵役法相关规定 四、为啥会有「 ”学生出阵”? 一位中国伟人说过:「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后期的日本,日本征兵瘸子里挑将军,兵源良莠不齐,素质越来越差。 1937年之前,日本军队只征召甲种兵役人员和乙类第一类兵役人员。 这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之分,依据的是视力。视力好的是第一类。 而到了1939年二战正式爆发,日军大量兵力被中国拖在大陆,欲南下太平洋战场时,发现兵源不足,遂放宽标准,乙类3类兵役人员,全部强召入伍。所以部队的近视眼越来越多。 二战日军配图 为解决兵源问题,日本政府还盯上了上学的学生。 1939年10月16日,政府颁布第924号敕令,缩短大学生上学年限。 他们颁布了《关于临时缩短大学学部等在学年限或修业年限的文件》,将大学等学校修学时间全部减短6个月。即2年6个月大学生就毕业走向军队。 于是,在1942年的3月和9月,日本的大学出现了一年2次毕业的奇葩现象。 1943年9月22日,东条内阁再出台敕令《在学征集延期临时特例》,规定大学文科生一律休学,去接受征兵体检,合格者,保留学籍,立即入伍。 1个月后,来自东京77所大学和专门学校的2.5万名大学生,在东京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上,举办了声势浩大的「 ”学生出阵壮行会”,他们雨中持枪列队,遥拜皇宫,大合唱「 ”奔向大海”的军歌,悲壮出阵。 这就是「 ”学生出阵”的来源。 学生出阵壮行会 文章开头所说的色川大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仓促中断学业,走向军营体检的。 色川大吉的体检结果,是乙种第一类,被分配到了海军土浦航空队。 不过他很幸运,经过训练,他1945年3月正式被编入航空队,但还没怎么打仗,日本就宣布了投降。 所以他活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一名反战的日本着名历史学家。 二战日本学生兵 而比他早的那些出阵的学徒,就不那么幸运了。 据统计,大量的学生在战争中以自杀式的攻击战死。 比如: 「 ”陆军中战死的特工队员,70%是学生兵,而海军的是85%”。 「 ”投入吕宋岛的千名以上的学生兵,生还率不到10%”。 任何一种不符常理、有违人性的奇葩现象,背后都有一个扭曲的黑洞。 日军战争后期大量的学生出阵、大批的学生兵赴死,残酷地说明了军国日本在战败前濒临灭绝的垂死挣扎。 ================ 文献参考: 色川大吉《昭和五十年史话》 马兴达《试析侵华战争末期日本的「 ”学徒出阵”》 户部良一 韦平和 孙维珍《日本陆军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非洲「 ”一夫多妻”制国家 非洲「 ”一夫多妻”制国家 以娶外国媳妇为荣 中国姑娘最受欢迎下一篇:晋文公画了一条线 晋文公画了一条线 把晋国历史分成前后两部分 最后导致被瓜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