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叛徒吗 李秀成简介

导语: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只有家境贫寒,因参加起义被大众熟知。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忠王,成为“万古忠义”。不过,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李秀成却是太平天国的叛徒,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李秀成是太平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只有家境贫寒,因参加起义被大众熟知。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忠王,成为“万古忠义”。不过,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李秀成却是太平天国的叛徒,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叛徒吗?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的;城被攻破以后,保护天王幼子突破重围后,不幸被湘军俘虏。在囚室中,李秀成写了洋洋数万言的自述,供认自己参加太平天国的历程。自此,世人皆认为他变节叛变,甚至对其大加挞伐。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李秀成,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1849年,加入“拜上帝教”。1851年9月,跟随西王萧朝贵参加太平军。李秀成因作战机智勇敢过人,从一名普通士兵很快晋升为高级将领,并在后期与英王陈玉成等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军事领导人。1864年,南京陷落,李秀成率众护幼天王,于当夜扮成清军,借夜色从太平门缺口处突围。李秀成突围时,将自己的战骑予幼天王使用。冲至城外,自己与下属走散。天明时分,李秀成潜抵城郊方山一破庙中暂避,结果因随身所带财物而暴露身份,后被人告发而被捕。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即为《李秀成供》,也称《李秀成自述》。这份东西,也就成为后人评判李秀成的重要历史资料。观李秀成一生,一世英名,竟然全毁在最后十几天,落下“变节”的骂名。

疑问一:《李秀成自述》为何不全?

李秀成的自述完成之后,曾国藩命人删改誊抄一份上报军机处,而李秀成的亲笔原稿则被曾国藩私下保留了下来。那份誊抄的文本由九如堂刊刻行世,而被曾氏保留下来的原稿则深藏曾家密室,由曾国藩的后人保管,秘不示人。因为九如堂刻本《李秀成自述》是经曾国藩删改过的,所以不足为据。而李秀成的原稿,除曾家后人外,谁也没有见到。那么,李秀成的原稿里到底有哪些内容呢?曾国藩删改和撕毁了什么内容?史界仍然存谜。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曾国藩留下了有用的,删节了没有用的、甚至有害的内容。什么是有用的?

一是对曾氏兄弟和大清朝廷的吹捧。这是大大有用的。比如,“久悉中堂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久知中堂有仁爱惠四方,兼有德化之心,良可深佩。”

第二,刻意强化了李秀成的“乞降之意”。比如,他对曾国藩和清王朝大加谀颂,且自己“心悔莫及”,自叹“一身屈错,未遇明良”。

第三,刻意渲染李秀成对太平天国的不满。李秀成在自述里对天王洪秀全的责备特别苛刻。他批评天王“不问贤良”、“不问国事”,“不修得政”,“不以军民为念”。

那么,曾国藩除了删改的,还撕了些什么呢?目前,专家们认定,现存忠王李秀成供词原稿是一残本。该文的结尾很奇怪。“今我国末,亦是先天之定数,下民应劫难,如其此劫,何生天王而乱天下,何我不才而佐他乎?今已被拿在禁,非因天意使然,我亦不知我前世之来历,天下多少英雄才子,何不为此事而独我为,实我不知也。如知……”就此戛然而止了。此后部分,显然已被曾国藩撕毁了。有学者推测其中必定有难以告人的隐情。甚至有人推测,李秀成见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天京后,力量变得空前的强大,而清朝的“中央军”已不堪一击,于是劝其自立为帝。

疑问二:既然李秀成要投降了,为什么在自述里还使用着革命队伍里的称谓,保持着太平天国的用语习惯呢?

有学者说:李秀成的自述“字里行间仍然到处表现出他的坚定的革命立场”。如“在时间上写的是太平天国天历”,“在称谓上仍然称‘天朝’、‘天国’”,写上帝、天王时抬格等。罗尔纲先生也认为李秀成的自述,其“文字的实质和精神,依然表现着坚定的立场”。他还说,对这一点“不仅要从中国传统的春秋史笔的书法去体会”,而且还要和当时的叛徒听王陈炳文、宁王张学明等人在投降文书里污蔑天朝的军队为“贼匪”、“贼垒”,称颂清朝的法令为“钦命”等作比较。

但是有人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太平天国的另几个叛徒在投降文书里污蔑天朝,称颂清朝,这当然是很无耻的。但仅拿这几个叛徒作比较,同样改变不了李秀成投降变节的事实。事实上,在李秀成自述的最后部分,农民的“起义”,已经变成了“乱民”、“害民”,甚至称太平天国的革命军队和革命群众为“众匪”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疑问三:《李秀成自述》是用来麻痹敌人的吗?

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认为李秀成是“伪降”、“施苦肉计”。他的理由如下:

其一,李在原稿中对曾氏兄弟大加吹捧,对太平军的污蔑,主要是为了获得曾国藩的信任,以便相机行事。

其二,“原稿”里隐瞒了最重要的真-相,以便误导曾国藩,保存太平天国的残余力量。天京失陷后,李秀成掩护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冲出重围,他是知道幼天王此时已经脱离了险境的。但李秀成故意说幼天王“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奇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被杀矣。”此外,李秀成还隐瞒了太平天国其他主力的动向,隐瞒了天京城内还藏有大量太平天国的金银财宝的事实。如果李秀成是真心投降,完全可以出卖这些信息以邀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干。

其三,从李秀成一生中出色的功绩以及被俘后的英勇表现上推测,他不像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一定是另有原因。

疑问四:曾国藩为什么杀李秀成?

既然李秀成已经愿意归顺清廷,曾国藩又为何认为“此贼甚狡”,“不宜使入都”,而且迫不及待地把他杀了呢?难道李秀成是伪降?

1864年8月7日,曾国藩向李秀成摊牌,表示“国法难逭,不能开脱”,并于当天傍晚将其处死。据史料记载,李听后“无蹙容”。那至少说明他对死是有准备的,而且李秀成也是慷慨就义的。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曾在日记中记述,李秀成在刑场“复作绝命词十句……遂就诛”。抄录其中四句诗,足见其英雄气概: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

我欲乘风归去也,卿云横亘斗牛高。

但是,清廷吩咐将李秀成押解来京的谕旨是8月1日发出的。而曾国藩却先斩后奏,捏称部将萧孚泗“生擒”李秀成后,乡民为了替他报仇,竟将亲兵王三清捉杀,投尸水中;又说李秀成被关进囚笼后,松王陈德凤被押到营中,一见李秀成便长跪请安。曾国藩据此解释说:“臣闻此二端,恶其民心之未去,党羽之尚坚,即决计就地正法。”他还辩解说,上谕被驿站误投到安庆,等转到南京时,李秀成已被处死。

有学者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擅杀李秀成,与他内心的担忧有很大关系。他早就看出李秀成“狡诈百端”,供词中那些阿谀奉承自己的话也并非其本意。一旦将其押解回京,他们兄弟二人欺瞒朝廷的一些事情,均会露馅,结果不堪设想。因此,他绝不能留下李秀成这个活口。

于是,曾国藩暗下决心,但仍然不露声色,抓住李秀成在绝望中的复杂心理,如愿以偿地骗取了李秀成的供状。事后,他又将不利于自己的文字删掉,只留下吹捧自己的话。由此看来,曾国藩真是个奸诈小人!

看来,李秀成的所谓“历史污点”,很有可能是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利用其人性的弱点逐渐诱导出来的。所以,单凭一本《李秀成自供》残本,妄下结论,说明忠王李秀成之不忠,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李秀成受酷刑仍泰然自若。

李秀成被捕后,曾国藩之弟曾国莶曾对李秀成施以酷刑,用刀锥割其臀股,一时血流如注,致浑身皮肤无一处完整,李秀成痛责曾国莶道:“不过各为其主而已,你竟疯了吗?”但依旧“殊不动”,泰然自若。此事可见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日记,其中有“忠王被俘之初,曾国莶向之刀剜锥刺,以胜军之主将,对待败军之俘虏,竟如青皮流氓,报复私仇”等语。然而,这样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为何后来愿意归顺了呢?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李秀成简介

中文名:李秀成

别名:以文

籍贯:广西藤县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23年

去世年月:1864年

代表作品:《抒意二首》

⊙1823年李秀成生于广西藤县大黎新旺村。

⊙1849年 李秀成全家加入拜上帝会。

⊙185l年1月11日金田起义胜利,建号太平天国。

⊙1851年8月太平军路过藤县,李秀成入伍。

⊙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

⊙ 李秀成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手下理事。

⊙7月 被保举为右后四军帅,把守天京太平门外新营。

⊙8月 调任后四监军,在天京仪凤门外高桥驻守。

⊙9月 随翼王石达开到安徽安庆巡视民务。

⊙1854年春 太平军克复庐州,李秀成奉命镇守,升二十指挥。

⊙1854年秋至1855年 驻守安徽太平府、和州一带。

⊙1856年2月 奉调随燕王秦日纲解救天京,8月打破清军阻击,进入镇江城。

⊙4月 参加一破江北大营之役。

⊙6月 参加一破江南大营之役。

⊙9月 天京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

⊙冬 困守安徽桐城。

⊙1857年1—2月 会合前来救援的陈玉成部,大破桐城围敌,连克舒城、六安、霍邱;与张洛行部捻军联合。

⊙夏 受洪秀全封为副掌率,“提兵符之令”。

⊙ 11—12月奉命率部东返,接应吴如孝部撤出镇江。

⊙ 1858年4—6月奏准出京调度军务,占领滁州,在江浦大刘村被清军打败。

⊙ 7—8月召集枞阳会议,确定解救天京方略。受封为后军主将。

⊙9—10月 会同陈玉成部再破江北大营并占领扬州。

⊙11月 配合陈玉成部围歼湘军李续宾部于三河镇并乘胜连克舒城、桐城、潜山、太湖。

⊙1859年 以滁州守将李昭寿、江浦守将薛之元先后降清,天京北路又困,与陈玉成部转战江浦、浦口一带。

⊙冬 晋封忠王。

⊙1860年初 商定以“围魏救赵”方略解救天京之围。

⊙2月 在芜湖召集诸将,誓师进军。

⊙3月19日 率所部攻破浙江杭州,并于6天后疾驰北返。

⊙4月8日 于安徽建平召集各路将领,商定回救天京的作战计划。

⊙5月6日 再次攻破江南大营。

⊙5—6月 率部东征苏州、常州,开疆拓土,建立苏福省。

⊙7—8月 第一次进军上海。

⊙10月 自天京出发,走商路,参加第二次西征。

⊙1861年6—7月 进抵湖北南部武昌外围,因江北陈玉成部回救安庆,遂放弃“合取湖北”计划,取道原路东返。

⊙8月 5日安庆失守。

⊙ 9一12月进军浙江,并于12月29日再克杭州。

⊙ 1862年1月率大军自杭州出发,开始第二次进攻上海。

⊙ 6月以湘军进扎天京雨花台外,天王洪秀全下诏回救,自松江撤兵回苏州商讨对策。

⊙10月 率“十三王”之兵回救天京,与湘军苦战45日,未能取胜而退。

⊙1863年2—5月 率部遂行“进北攻南”计划,至安徽六安折返。

⊙6月 自江北南渡时,遭湘军水陆师合击,太平军被击毙饿毙不计其数。

⊙9一12月 组织指挥苏州保卫战。12月4日,苏州失守,返回天京。

⊙12月 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建议,被拒绝。

⊙1864年3月2日 湘军合围天京。李秀成负责全城防守事宜。

⊙6月1日 洪秀全病逝。6日,幼主洪天贵福即位。

⊙7月19日 天京陷落。当晚,扶幼主突围出天京,不久离散。

⊙22日 在方山被俘。不久,被囚入木笼,连日赶写《自述》。

⊙8月7日 在南京就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无锡梁溪饭店历史下一篇:十万大军厮杀 司令员叶飞无兵可调后下了如此命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