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笔名 揭秘中共领导人用过的笔名习近平曾用笔名“哲欣”

导语: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几乎每个领导人都有多个假名。例如,毛泽东使用了“东泽”、“润之”、“二十八画生”、“石山”等假名。周恩来的笔名是“翔宇”和“菲菲”,他创办了“菲菲的写作”专栏。而瞿秋白的笔名更是令人咋舌——这也与他众多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几乎每个领导人都有多个假名。例如,毛泽东使用了“东泽”、“润之”、“二十八画生”、“石山”等假名。周恩来的笔名是“翔宇”和“菲菲”,他创办了“菲菲的写作”专栏。而瞿秋白的笔名更是令人咋舌——这也与他众多的作品有关。他的笔名中有“聚源、邱琦、维塔、双墨”等中文笔名,也有STR、Sma Kin、Menin等英文笔名。

总的来说,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的笔名大多比较注重斗争和斗争艺术。比如五卅惨案后,《热血日报》创刊,瞿秋白和刘少奇一起领导“三击”斗争。屈以“热”、“血”、“沸”、“腾”、“乐”为笔名,含义深刻。

毛泽东:笔名“二十八画”最有特色

任弼时

任,原名任,1921年赴苏联留学时改名换姓。曾以比什为笔名在《新青年》、《无产阶级青年》、《中国青年》发表文章,在《新青年》第四期翻译列宁的《中国战争》。1924年后,他根据“比什”的同音异义,以“创造世界”、“躲避世界”、“创造世界”等笔名在《中国青年》上撰文,同时简化为“P·S”为笔名。

虽然这些领导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少用假名发表文章,但他们的假名仍然是一种“传统”。与早期领导人众多的假名相比,建国后领导人用假名发表文章的现象越来越少。平时领导的笔名大多比较注重建设性意义。

习近平:笔名“辛哲”

习近平

十八大后,习近平的笔名也被曝光。

据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撰写的《之江新语》,2003年2月25日,“之江新语”专栏首次出现在《浙江日报》头版。第一篇文章的内容是“研究工作深入、真实、精细、准确、有效”。全文不到300字,风格简单,署名“辛哲”。这个专栏一直持续到2007年,辛哲在这里发表了232条短评。“辛哲”是习近平的笔名,意为“浙江创新”。

2007年5月,应读者要求,《浙江日报》在反复征求习近平意见后,以之江新语为题,刊登了习近平的这些文章。

李长春声称用自己的笔名发表了一条短评

李昌春

2012年3月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两会期间李长春拜访广东代表团,题为《李长春为李东生打领带》的文章提到:

李长春幽默地说:“我最近用笔名写了一篇短评《不使用、到期、撤销的权利新解》,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告诉像肖丹省长这样的现任领导同志,要抓住使用权,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群众建设更多的文化基础设施,避免退休后加入文化队伍。痛过之后,后悔。”

公开资料显示,本文《不使用、到期、撤销权利新解》于2012年2月16日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永春”。

刘运山:笔名云杉

六云山

2010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文章《从五中全会公报看共产党人对文化改革发展的不懈追求》说:

”2010年第15期《红旗手稿》以笔名“云杉”刊登了中共宣传部部长刘运山的署名文章。鲜明的观点让全社会对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的自强、自信、自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2010年10月11日,中共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健在《山西日报》署名的一篇题为《宣传文化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刘运山的笔名“云杉”。原文是: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部长刘运山在山西考察期间到右玉县实地考察,对右玉的经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游宇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持不懈、长期成功的精神;游宇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道路;游宇的实践启示我们,要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而不是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8月10日,他以“云杉”为笔名,在《人民日报》醒目位置发表了题为《右玉县委书记的政治成就》的文章,对右玉县委18位书记进行了“坚守”。我由衷钦佩长期以来植树造林的政治成就,今天有些干部为了推动“进步”,创造政治成就,急功近利,急功近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顶楼人物 《顶楼2》人物关系下一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