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吴光伟事件 “延安第一美女”吴莉莉出走台湾之谜

导语:吴光伟网络图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入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和斯诺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的身份去延安采访了7个多月。史沫特莱是继《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二

吴光伟网络图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入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和斯诺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的身份去延安采访了7个多月。史沫特莱是继《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二位赴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

羊皮大衣、貂皮帽、高筒马靴和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一套蓝灰色军装前。她离不开吴光伟,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留着长发和披肩,举止优雅,大学毕业后写诗,演戏剧,当时是史沫特莱的翻译和秘书。

大学期间,吴光伟遇到了就读于北平大学的张彦田。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并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光伟23岁。同年8月,张彦田就读于日本帝国大学。大学毕业后,吴光伟在北平中国戏剧学院任教,同时担任导师。他每月收入60元,用自己的20元。其余的都送给了在日本读书的丈夫,帮助他完成学业。不久,她也来到了日本,对那里的国民教育水平印象深刻。三个月后,她回到了中国,就像国立南京戏剧学校招收第一批学生一样。

1935年10月,吴光伟被学校录取学习。1936年初,学校排演了果戈理的喜剧《探长》,吴光伟饰演市长夫人,非常受欢迎。演出结束后,她离开了,学校留住了她。她因为经济困难离开了。吴光伟自己解释了离开南京的原因:“我把演戏当作一种大众教育。我在学校学过表演,但很快发现培训有限。虽然这是一所新学校,但它没有未来,只是为那些腐朽的官僚提供娱乐。”

吴光伟1911年出生于河南,两岁时随父母移居北京。我父亲当时是京盐局局长,吴光伟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兄弟姐妹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就读的中小学是北平的教会学校,在那里她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举行反对段政府的示威游行。就读于北平中学的和他的同学冒雨在段政府门前等候,但得到的答复是,一些学生被警察打伤,另一名学生被枪杀。后来她转学到上海,在一所商学院的女生部专攻英语。她努力学习,获得了班上的最高奖项。

离开南京后,吴光伟回到北平,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看书。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北平许多热血青年参军。张延田和吴光伟也去了陕西Xi,又去了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参加救国军。张彦田任杨虎城参事,吴光伟任陕西省政府民政厅科员。她是办公室里唯一一个月薪60元的女性。

震惊中外的Xi事变后,吴光伟参加了西北救亡联合会妇女部的工作。通过西北救亡联合会的介绍,满怀革命理想和激情的吴光伟如愿来到了延安。1937年3月底,天津联合出版社记者厄尔·丽芙到延安采访。吴光伟在采访毛泽东和朱德时被任命为翻译。

为厄尔·丽芙完成翻译任务后,吴光伟担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和秘书。根据史沫特莱的记录,“和我一起工作的第一天,黄昏时分,我的语文老师、秘书兼翻译,原来是演员的吴莉莉,在我住的黄土洞前的站台上等他。莉莉的工作是,每当我的中文水平听不清楚,或者我和朱将军不能用德语部分表达意思时,就从她那里翻译过来——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朱德不了解的美国文化内容,比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吴光伟还检索了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并将其翻译成中文,供朱德参考。吴光伟的翻译和秘书工作非常出色,让史沫特莱和朱德都很满意。

1937年5月,埃德加·斯诺的妻子尼姆·威尔斯也来到延安当记者。她欣赏吴光伟在舞台上对人物的刻画,对吴光伟生活中高贵、优雅、时尚、现代的气质感到惊讶,所以她对吴光伟进行了独家采访。海伦·斯诺后来回忆起吴光伟:“我第一次见到莉莉是在剧院,当时她正在演高尔基的《母亲》并担任主角。她是当时延安的明星演员。她不仅有当演员的天赋,还在舞台上一马当先。她很有教养,温柔,平易近人,有女人味,很有魅力。她今年26岁,已婚但不依赖丈夫,至少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时候是这样。吴莉莉长得健美,面色红润,皮肤白皙细腻。她很漂亮。她留着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齐肩短发,又卷又漂亮。延安的其他女人像男人一样把头发剪短。在延安,只有我和莉莉烫发涂口红,虽然我们很谨慎,不敢涂得太重,不符合延安的风俗。她是一名反大学的学生,空在业余时间学习……”

后来,著名的“吴光伟事件”发生在延安早期。这次所谓的“吴光伟事件”,源于史沫特莱给延安带来的新变化。自称“大地之女”的史沫特莱,不仅在延安采访、撰文,为白求恩大夫援华作出了贡献,还倡导组织灭鼠、节育、跳交谊舞。然而,在延安年轻人中流行的交谊舞,却引起了一些经历过长征的革命队伍女同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和男人和女人跳舞是不道德的,会让他们的丈夫变坏。最终,贺子珍冲进史沫特莱的住处,与吴光伟发生了肢体冲突。事后,吴光伟和贺子珍觉得委屈。特别是吴光伟,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尊严和权利意识,要求有关方面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正的说法。这在党内被称为“吴光伟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是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破裂,最后贺子珍离开,史沫特莱和双双被送出延安。没人想看到这样的结局。吴光伟事变后不久,江青来到延安,于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吴光伟事件”是吴光伟命运的转折点,从此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毛泽东和吴光伟的交流仅限于精神层面。史沫特莱后来告诉斯诺毛泽东与他们的谈话:“他说他怀疑他从西方小说中读到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是什么样子的。在他认识的人当中,我似乎是第一个经历这种爱情的人;他似乎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史沫特莱也觉得,吴莉莉似乎唤醒了毛心中一种微妙的、柔软的感觉和青春的渴望。每当她与毛讨论罗曼蒂克的爱情时,话题似乎都是针对吴小姐,她曾是中间人。毛在讨论中写诗,吴莉莉肯定比石更欣赏毛的诗。她用毛诗词中的押韵来回答,这让毛很高兴。他们详细讨论了未来新社会中的男女关系,所有这些思想都进入了以旧诗形式写成的诗歌中。

离开延安后,吴光伟首先在Xi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组第四团工作。她仍然希望回到共产党,并积极要求党组织。组织上也安排了相关负责同志和她谈话。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她被革命阵营拒之门外。几年后,她和丈夫去了重庆,然后去了台湾省。她在延安的革命经历也进入了历史的深处,几乎被人们遗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熊大缜 真实的地雷战:地雷战功臣因出身被冤杀下一篇:天聋地哑 天聋地哑是什么神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