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李贺作诗 李贺作诗的启示是什么

导语:李贺作诗的启示是什么“呕心沥血”是比喻为了创造和工作用尽心思。而这一成语其实就是来自唐朝着名诗人李贺的典故,在史书和李商隐的文集中都有所记载。而李贺对作诗的态度和方法都可以给后世许多启示。李贺画像李贺作诗十分严肃认真,他每

李贺作诗的启示是什么

“呕心沥血”是比喻为了创造和工作用尽心思。而这一成语其实就是来自唐朝着名诗人李贺的典故,在史书和李商隐的文集中都有所记载。而李贺对作诗的态度和方法都可以给后世许多启示。

李贺画像

李贺在诗歌领域可谓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岁能辞章”。他的诗才已经开始传播,当时着名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听说后并不相信,于是两人就联袂前去一探究竟。他们见到李贺后,就出题让他写诗,李贺不慌不忙拿起笔就写了一首,就是后世极为出名的《高轩过》。

这首诗共十四句,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描写了两位大人来时的穿着、马匹、神态等,旨在说明他们的气派。李贺上去迎接,发现是皇甫湜和韩愈,就盛赞两位,一个是“东京才子”,一个是“文章巨公”。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还是夸奖两位大人,说他们才气和学识渊博,笔下的文章甚至可以弥补上天造化的不足。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的是自己,说自己是“庞眉书客”,是穷困失意的但也胸怀大志颇有抱负,所以希望两位大人可以提携和帮助。

作为一首应酬诗,李贺的这首《高轩过》是非常成功的,他也因此得到了韩愈两人的器重,之后多次对他伸出援手。不过后来也有人对这首诗的创造时间提出质疑,现在一般断定,它不是李贺七岁所写,而是他二十岁所作。

李贺苦昼短全文赏析

《苦昼短》是李贺的一首歌行体诗歌。所谓歌行体,发展于汉乐府诗,篇幅和句式长短灵活自由,常常以“歌”、“行”、“歌行”为题。《苦昼短》是李贺见皇帝和朝廷百官迷信和追求长生不老而所发的讽刺之语,想象奇特、语言巧妙。

《苦昼短》

全诗可以分作三段。前十句为第一段,写的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和理解。诗人上来就劝飞逝的时光喝杯酒。他说自己不识天高地厚,但也看到了日月转换下,人的生命在流逝。而人必须要吃东西,吃熊掌就会胖,吃蛙腿就会瘦。人是注定会死的,哪里会有什么神君、什么太一?诗人没有作答,不过也不必作答,答案自明。

接着就是第二段,既然人注定要死,那有什么办法消除这样的痛苦呢?诗人在此发挥了他无边的想象力,他借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据说天的最东边有一棵树,那里有一条衔烛的神龙,因为它才有了昼夜更替。诗人表示要去斩了龙的腿,吃了它的肉,使它早上不能巡回,晚上不能潜伏。这样人间就没光阴流逝,自然老人就不会死,年轻人就不会为长辈去世而哭泣。

之后则是第三段,诗人直接对求长生不老的行为进行了讽刺。道教求长生的方法就是炼丹和吞服金玉,诗人用了两句反问表示这样做是没用,而且他们传说中升天的仙人也没人见过。即使是像汉武帝和秦始皇这样伟大的帝皇,在世时也求长生求成仙,可是最后还是死了埋葬,变成白骨,发出腐臭。

李贺的生平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朝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祖籍陇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因此得一称号李昌谷。

李贺画像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过早已落魄,所以从小家境贫寒。但他的聪慧却不被贫穷掩盖,七岁就会写诗,被认为是神童。长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骑驴出门,想到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自己背的锦囊里,“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来源于他,由此虽然年轻在当时颇有诗名,深受韩愈等文学大家的信欣赏。

李贺一生积极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顺。先是为父亲服丧而晚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亲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科的“进”犯忌讳又不能参加。后来虽然经人推荐靠父荫得了一从九品的小官,可是升迁无望。李贺辗转多地以求前途,甚至当过三年幕僚,可最后也还是功名未成,悲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仅27岁就早夭了。

官场不得已,却不减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齐名。李贺的诗歌以诡异见长,内容上以书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主,此外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诗,批判唐朝当时的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他常常应用中国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话传说,王母、嫦娥、月宫等都时有在诗中出现,极具奔放的想象力。

李贺名句有哪些

李贺的诗在中国古代诗坛中独树一帜,自成风格,他特别注重推敲锤炼语句,又加上他奇诡无边的想象,他的诗歌中常常有一些特别出彩的诗句,而这些流传至今已成为名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

比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出自他的《雁门太守行》。这句写的是敌方带大军前来攻城,而环境是黑云袭来,天色昏暗,既叙事也写景,以黑云指敌军,可见想象力之丰富。一个“压”字体现出了敌军的人多势众,局势对己方不利,所以才会“城欲摧”,这个字烘托出了战局的紧张和压迫感,非常的巧妙。

比如,“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句,出自《致酒行》。“白”字指日出后光明的景象,说的是清晨雄鸡高声一啼叫,天下就便亮了,同时这也宣告了黑夜的结束。但就全诗而言,他是在说主人的一席话如当头棒喝,让自己茅塞顿开。诗人写这句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雄鸡的啼鸣指的就是主人的劝解,而“天下白”是指自己醒悟,结束了之前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沉郁失意,重拾了豪情壮志。

再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说的是上天如果和生灵一样有感情,它也会慢慢变老。这一句虽然语言简单,但想象之大胆奇特令人惊奇。它在李贺诗中指的是仕途不顺、穷困潦倒的感伤,而后世的诗人也常常引用或化用此句,不过抒发的感情则各不相同,最为出名的就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圣诞节是哪一天 普贤菩萨圣诞日是什么时候下一篇:竹枝词刘禹锡 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