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晚清倍受欺凌,真的是因为清军的武器落后吗?

导语:1866年6月27日,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受到了克虏伯的热情款待,这与其他国家不同,给清朝使团带来了很大的恩惠。另一方面,德国表示无意侵华。经过多方考虑,李鸿章于1871年购买了328门克虏伯炮。赖内尔、李、等一批德军教官,指挥淮军练炮。并与克虏伯协商,只

1866年6月27日,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受到了克虏伯的热情款待,这与其他国家不同,给清朝使团带来了很大的恩惠。另一方面,德国表示无意侵华。经过多方考虑,李鸿章于1871年购买了328门克虏伯炮。赖内尔、李、等一批德军教官,指挥淮军练炮。并与克虏伯协商,只有克虏伯愿意为中国提供军事训练,中国才会继续购买。1876年,派往德国接受军事训练的第一批淮军有七人。1888年,李鸿章从北洋军事装备学校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赴德留学。其中一个学生是段。所以甲午战争时淮军不瞄准是神话。

克虏伯家族一直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支柱,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高度重视。遵守时间,遵守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庭的传统。克虏伯家族的创始人叫阿尔菲德·克虏伯,他的大炮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击败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克虏伯炮,口径280 mm,枪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能穿透3000米内65.8毫米钢板,每分钟能发射1-2发炮弹。它的名声在现代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几乎是尽人皆知的。

1883年左右由金陵机器局引进生产,后来其他工厂也生产。这种枪在中法战争期间为中国军队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受到清廷的青睐。靖远、涞源等北洋海军的舰艇也装备了这种炮。

马克西姆机枪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以火药和气体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马克西姆重机枪,在中国被称为赛典枪,由英美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于1884年获得专利。口径11.43 mm,枪重27.2 kg。采用短后坐水冷枪管自动方式;弹药补给用帆布弹带,弹量333发,长6.4米,弹带可以连接。理论射速为600发/分钟,可单发连发;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到100发/分钟的慢速射速。

清军装备了7.9毫米重机枪,当时很先进,杀伤力空。当时清政府因为子弹太贵,没有大量购买,但也买了几十发子弹。

加特林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武器。1860年设计完成后,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一把大规模实用的机枪。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要求清政府购买几十门加特林机枪,“以备游击需要”,这是加特林机枪最早输入中国并安装在中国军队的记录。当时,这种枪被称为“绿枪”或“绿快枪”。因此,加特林机枪成为中国军队装备最早的机枪。

步枪步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天津失陷后,八国联军缴获此类枪支3万支,包括刺刀和军需品。这些步枪比奥匈帝国在八国联军中装备的卡宾枪更现代。

此外,清军还配备了32门60毫米后装炮、32门57毫米速射炮、87毫米和37毫米速射炮。八国联军还从武器库中缴获了42门5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炮、42门4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加农炮、42门37毫米加农炮、10门37毫米速射炮和20门小口径速射炮。

从上面可以看出,新政实施前,清军配备了一些现代化武器,但也存在数量少、种类多、性能参差不齐等弊端,尤其是旧火器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国际上确实很差。直到新军的建立,无论是完全按照西式规则的新军,还是改编自旧军的巡逻营,都普遍实现了现代武装。这时候从轻武器来说还算不错。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黛玉葬花的故事 红楼梦林黛玉葬花的故事情节下一篇:梁山108将聚义真的是小吏造反吗?真相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