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魏国安 魏国为何往秦国送人才?打不过秦国而害怕吗?

导语:战国时期,谁最强大?秦国?其实,秦之强盛,始自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而在此之前,中原霸主,其实是魏国。魏盛之时,魏武卒曾一度纵横天下,打得秦国毫无还手之力,国之腹地-河西七百里尽为魏占,韩赵近乎沦为魏之

战国时期,谁最强大?秦国?其实,秦之强盛,始自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而在此之前,中原霸主,其实是魏国。魏盛之时,魏武卒曾一度纵横天下,打得秦国毫无还手之力,国之腹地-河西七百里尽为魏占,韩赵近乎沦为魏之附庸。而此时的秦国,地处西陲边荒,在中原诸侯眼中,那简直是个渣,中原会盟,从不让秦参加,用现在的话来说,重要国际会议,秦连与会的资格都没有。然而,风水轮流转,强盛一时的魏国,最终衰落,而西陲之秦,却逐渐强盛。秦盛魏衰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对于今天,又有何借鉴呢?

秦之崛起,起点在哪里?商鞅变法。那么,变法的主导者商鞅,从哪里来的呢?略知历史之人都知道,商鞅最初在魏,也想为魏国所用。后来,他去了秦国,而正是从那时起,魏之噩梦,也随之而来。那么,商鞅为何会离开魏国,偏偏又是西向入秦呢?秦之河西为魏所占,类似于甲午之战,日本强占辽东半岛,极大地刺激了老秦人,特别是年轻的孝公。孝公颁布了一道影响深远的赦令-《求贤令》,客能出奇计而强秦者,吾与之分!此后,天下之才,源源不断西向入秦,天下之势,不断向秦国倾斜。

张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被秦惠文王封为丞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一说出生于魏国,以魏国国号为姓。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赢氏子弟相争,但是魏冉的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商鞅本为卫国没落公族,姬姓,在卫国时称公孙鞅,到魏国后称卫鞅,到秦国河西之战后封地在商,他以封地为氏,才叫做商鞅。自幼喜好法家刑名之学,少年时师从尸佼,后来辗转魏国,在魏国丞相公叔痤府中习政,为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曾向魏惠王举荐卫鞅,他还说如果不用此人就杀了此人。结果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既没有启用卫鞅,也没有杀了卫鞅。

这个时候秦孝公刚刚即位,他为了振兴秦国发布了求贤令。身在魏国的卫鞅,听说了求贤令之后,他带着魏国李悝所著的《法经》来到了秦国。其后经景监三次引荐,被秦孝公重用,力行变法,秦国得以迅速强大,东征伐魏,夺回秦国故地河西的部分领地。官至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兼领将相。

公孙衍本为魏人,历仕秦、魏、韩三国。虽说公孙衍的一生主要的工作都是与秦国作对,数次合纵攻秦,但他初仕秦国伐魏,为秦国打赢了河西之战,夺魏国阴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战,魏国损失惨重,老将龙贾被俘,八万将士血染沙场,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争霸中原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道光皇帝为什么不选择优秀的恭亲王奕?做继承人?而是选择资质平平的咸丰呢下一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场贸易竞争有多激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场贸易竞争有多激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