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民国大师的往事,情人为他堕胎自杀

导语:茅盾,原名沈德鸿,闫冰。他和妻子孔德志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两家还是世交,所以从小就被父母命名为“小婚”。茅盾的祖父年轻时成为学者后,孔家派女儿耿铁嫁给他。沈家拿着孔小姐的“八字”给人看。结果看八字的都

茅盾,原名沈德鸿,闫冰。他和妻子孔德志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两家还是世交,所以从小就被父母命名为“小婚”。

茅盾的祖父年轻时成为学者后,孔家派女儿耿铁嫁给他。沈家拿着孔小姐的“八字”给人看。结果看八字的都说孔小姐是“福柯”。消息传到孔小姐家,她因为嫁不出去而自杀。

虽然不是茅盾爷爷的错,但他总觉得愧对孔家,所以为孙子决定了这桩婚事。

茅盾的母亲一开始有些反对,后来听到丈夫说可以要求孔府不要绑脚,让她读书,她就放心了。

话虽如此,孔家一点也没当回事。他们仍然为孔德裹脚,仍然阻止她读书,甚至没有给她一个名字。

后来茅盾给她起名“焦孔德”。

茅盾的良好教育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母亲。茅盾的爷爷是乌镇有名的老中医,他把茅盾的妈妈当成“口袋里的珍珠”。所以茅盾的妈妈有机会好好学习几年,讲道理,有才华。

茅盾的父亲英年早逝,享年34岁。茅盾的父亲在去世前已经病了很多年。他让茅盾拿把钢刀,说要剪指甲。结果茅盾拿钢刀的时候,就想拿钢刀自杀。茅盾的父亲试图自杀,但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之后,茅盾的母亲拖着孩子长大,让他们读书上学。

1916年,茅盾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来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同年,他嫁给了孔德。

茅盾结婚前,他母亲对他说:

“从前我期望你休学,但你最多当个小学老师,不识字的老婆也合适;现在你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才呆了半年,就被看好了。以后大概一帆风顺,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不成比例。所以我得问你,如果你不要,我得请媒人退隐,但是对方不一定允许。也许我要上法庭,那我就左右为难了。”

茅盾当时觉得如果退婚会给舆论带来很大压力,死去的父亲也希望他嫁给他,所以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茅盾结婚时才20岁。

茅盾结婚后,先是一个人住在上海,住在宿舍里,而孔德志在家和婆婆一起学习识字,然后在婆婆的支持下上了女校,渐渐有了一些文化基础。

在上海“发展”四年后,茅盾改善了生活条件,能够在外租房子,于是带着母亲和妻子在上海生活。茅盾还送孔德耀去上海爱国女校读文科。

1927年,茅盾生病时,茅盾的好朋友陈望道来看望他,建议他去日本放松一下。随后,茅盾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去陈望道的一切手续,并于1997年和一位名叫秦德君的女学生一起去了。

这个“同行”造成了“意外”。

他们到达异乡后,同病相怜,频繁往来。不久,两人就同居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上海时,孔德志起初不愿意相信,但在得到证实后,他痛哭起来。婆婆站起来劝她:“他会改变主意的。”

茅盾的“变心”之路颇为曲折。

秦德君的外貌和学识都超过孔德,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早年因倡导女子理发和男女平等被学校开除。后来,她组织学生运动,秘密工作。

在日本同居期间,茅盾亲切地称秦德君为“北欧命运女神”来拯救他。他甚至告诉她,他不爱妻子,想和她离婚,和她“永远在一起”。

1929年8月,秦德君怀孕回上海堕胎。但是,她去上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叶圣陶领取茅盾的稿费。叶圣陶苦口婆心地劝她不要当小三,还特意拨了一部分茅盾的稿费给孔德志。

手术后,秦德君回到日本,因为他担心茅盾。

后来,茅盾和秦德君回到上海,他们一起去看望鲁迅。

鲁迅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在日记里写为“茅盾带夫人来访”。据说茅盾甚至带秦德君去看望他的母亲。

那段时间,秦德君怀上了茅盾的第二个孩子。

孔德志是一个缠过脚的女人,但她受不了茅盾和秦德君的关系。她三天两头去茅盾的“家”哭骂小三。秦德君也迫使茅盾离婚,并谎称孔德在外面有情人。

茅盾的母亲也斥责茅盾说:“你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我辛辛苦苦养你,教你诗词书法礼仪。现在你抛弃了妻儿,毁掉了这个幸福的家庭。怎么受得了?”你应该知道一个被毁了的妻子从不离开家。你应该改变主意,回家团聚,承担起家庭责任。这才是正道。"

夹在三个女人中间,茅盾内外不是一个人,他要做出选择。

不久后,茅盾对秦德君说,孔德志要2000元离婚,茅盾要养两个孩子,但他现在缺钱,希望秦德君能打掉孩子,自己分开四年,等他挣到钱再娶她。

男人说这种话,回家的意思很明显,但秦德君天真地认为茅盾真的有困难,真的想和妻子离婚,以后娶她。

约好四年后,两人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六寸的离别纪念照,作为四年后重逢的象征。

秦德君当时和丁玲关系很好。丁玲提醒她有欺诈行为,但她没当回事。

后来等茅盾搬回妻子住处的消息,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绝望之下,她吃了200片安眠药自杀,但得救了。

秦德君后来去了重庆,起初和茅盾多次交流。茅盾一开始和她重申了“四年合同”,但后来告诉她他已经搬家了,但没有告诉她新地址。

为了躲避她,茅盾两次迅速搬回家,但她根本找不到他,两人彻底失去了联系。秦德君一怒之下烧掉了茅盾所有的信和照片。

后来“十年浩劫”开始,茅盾被要求“靠边站”,被抄出家门。孔德志自始至终和茅盾站在一起,后来她又患了糖尿病,卧床不起。

70多岁的茅盾,跑前跑后都要伺候老婆。据说有一天晚上,孔德志翻了个身,从床上摔了下来。茅盾想帮她却帮不上,只好陪她坐到天亮。

1970年,孔德俊去世;1981年,茅盾逝世,享年85岁。

大概是不敢面对婚外情的“黑历史”吧,茅盾在回忆录里从来没有提到过秦德君。

他的回忆录,写于1943年,表明他不想谈论那一年后发生的事情,因为有些话真的很难说。然而,秦德君的这段话发生在1943年之前,他甚至没有提到它。

茅盾写回忆录的时候,儿子写了一支笔,问他要不要写秦德君。茅盾说:“别提了,就当这个人不存在。”

茅盾后来对孙女说:“照你奶奶年轻时的工作能力和上进心,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是她放弃了,为了我们的家庭。这样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虽然爷爷奶奶是包办婚姻,但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我们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始终如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不差钱也不缺人 不差钱也不缺人 奈何智商欠费 说说唐末最「 ”二哈”藩镇下一篇:小鼷鹿 世界上最小的鹿:鼷鹿可爱迷人可当宠物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