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黄帝二十五子 黄帝二十五子 为何有十二个姓流传下来 从《国语》梳理上古人物

导语:黄帝二十五子,为什么流传下来十二个姓?从普通话中整理古文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下面要说的是《国语》中另一段关于「 ”黄帝”的文字,是比较有名,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 《国语·晋语四》中说了那么个事儿:秦穆公要把之前许配给晋怀公的秦国公主怀嬴嫁给晋文公。晋文公觉得很没面子,打算将怀嬴推辞掉。他的臣下胥臣则说了一大段话开导晋文公,其中涉及「 ”黄帝”的部分如下: 「 ”

黄帝二十五子,为什么流传下来十二个姓?从普通话中整理古文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下面要说的是《国语》中另一段关于「 ”黄帝”的文字,是比较有名,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 《国语·晋语四》中说了那么个事儿:秦穆公要把之前许配给晋怀公的秦国公主怀嬴嫁给晋文公。晋文公觉得很没面子,打算将怀嬴推辞掉。他的臣下胥臣则说了一大段话开导晋文公,其中涉及「 ”黄帝”的部分如下: 「 ”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影视作品中的晋文公重耳形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段话可以说是难倒了一大批学者,因为具体如何解读,没有一个理想的参照点,如果随随便便拉入其他资料作为注脚,必然会引入更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最终陷入复杂的逻辑怪圈中不可自拔。 笔者也只能是根据经过反复斟酌的资料进行部分解读。 首先,我们注意到,这段文字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前面说到「 ”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而后面却冒出「 ”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为什么青阳既出现在己姓中又出现在姬姓中?无法理解。 己姓根据《左传》《国语》《世本》等先秦资料可知还有两支: 陆终八姓之后有己姓,夏之昆吾,商末周初之苏国,皆出于此。 曹姓莒国改姓,莒国国君莒纪公大概是迁居到一个名「 ”纪”的地方,同时把姓给改了。时间当在公元前620年之前,公元前620年这一年为鲁文公七年,鲁国孟穆伯娶莒国女子戴己、声己,可作为年代标尺。按照姓氏规则,似乎莒国之己姓应该是己氏。但是从戴己、声己的名称来看,却没有遵循姓氏规则。似当理解为莒国疏于中原礼仪,姓氏不分。 那么所谓黄帝之子的己姓,到底是这两支之外的第三支呢?还是包含在两支之内?这一点恐怕就扯不清了。 其次,前面我们引用《国语·鲁语》展禽言论中提到有虞氏和夏后氏「 ”禘黄帝”,但是有虞氏之后妫姓,夏后氏之姓姒姓却没有出现在黄帝十二姓中。显然将人们的逻辑带入混乱之中。 ▲炎黄二帝雕像,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刨去以上两处疑问,为什么黄帝二十五子只有十二姓,也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些学者试图通过原始社会婚姻制度对此问题进行解答,虽然是一种尝试,但毕竟不是终极答案。不过我们由此可以相信这种后世子孙只有一半得姓的说法可能有着很古老的渊源,值得大家继续研究推敲。 除姬、己之外。剩下的十姓之中略有根据可查的是: 祁,为尧之后,西周时期的杜国、晋国大夫范氏出于此姓。 任,为奚仲之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薛国出自此姓。 僖,这个姓比较有趣,我们知道谥法中有僖,又有「 ”厘”作为其通假字存在。「 ”厘”又可通「 ”狸”。《国语·周语上》有:「 ”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 ”狸姓,丹朱之后也。”其中涉及到丹朱和尧的关系,待到梳理相关人物时详谈,这里只是提一下。 姞,伯儵之后,据说姞姓曾经出过后稷的元妃,西周有姞姓雍国、南燕,以及噩国。 依,我们通过传世先秦文献和甲骨文知道,商人称殷为「 ”衣”,周人读为「 ”殷”,那么依姓是否与商人有关,笔者没有标准答案,仅将问题提出,以供参考。 其他的五姓,酉、滕、箴、荀、儇,虽然后世也有资料进行部分解读,但是考虑到不是先秦资料,这里就不进行阐发了。 胥臣这段话里还涉及到黄帝与炎帝的姓的问题。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这种说法算是现存最早的源头。但是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多少带有点政治象征性。因为我们知道,周朝的建立除了周王室之外,功劳最大的要数太公望吕尚。而两者恰为一姬一姜。那么我们如果仅从字面上解读说黄帝姓什么,炎帝姓什么就不得其真意了。与前面所谓的二十五宗得姓十二相比,所谓炎黄之姓的说法又显晚出,胥臣涉及黄帝之论略显驳杂,大概本身这段说辞就是综合了不同来源的资料导致的吧。 ▲炎黄二帝雕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晋文公娶怀嬴之事发生于鲁僖公二十三年,比展禽谏祀爰居的时间略早。胥臣为晋人,展禽为鲁人,两者所讲述的黄帝之事已经存在差异。西周时代周王室对于各种典章制度拥有解释权,随着春秋时代的到来,可以想见这种经典的解释随着国别家族的差异而差异,后世采用江山一笼统的策略把所有说法累加到一起,从表面上将分歧抹平,但细究起来,矛盾之处比比皆是。 《国语》的两段关于黄帝的内容解读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黄帝与炎帝之间战争的相关资料。 前面《左传》和秦简《归藏》里已经涉及到炎黄之战,只不过前者说战于阪泉,后者说战于涿鹿。 下面笔者引入另一部先秦资料《逸周书·史记解》里的记载。 在引用文字之前,笔者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份先秦文献。这份资料假托某位周王查阅史料,观看二十八个国家的兴衰之由。里面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国家不像是春秋时期的国家,倒是很像上古时期的国家,其中提到「 ”义渠”算是个例外,按照《史记》记载,义渠国为西戎之国,战国时期亡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若文中所指义渠即《史记》中的义渠。以其灭亡时间为记,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只能将此文的写作时间定在公元前272年之后。 这份文献有两个主要版本,一个是《逸周书·史记解》,另一个是敦煌抄本六韬中所抄附的《周志廿八国》。两个版本中关于阪泉氏条内容如下: 武不立者,亡:昔者烦原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而无所立,至于涿鹿之野,诸侯叛之,烦氏以亡。——《周志廿八国》 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逸周书·史记解》 另外,《北堂书钞》一百十三中引用了关于相关条目也有引用: 昔烦厚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至于涿鹿之野,诸侯叛之,烦厚氏以亡也。 通过上述三段文字对比可知,烦原氏、阪泉氏、烦厚氏盖抄写异文,可统一为阪泉氏”;独鹿即涿鹿。 毋庸置疑,这条内容所述即所谓炎黄之战。但是文中却没有黄帝、炎帝字样,取而代之的是「 ”阪泉氏”。也就是说阪泉就是传说中的「 ”炎帝”一族聚居之地,而「 ”涿鹿”是这一族遭到众叛亲离的失败之地。 这份资料中的内容和一些常见先秦资料有所迥异,但是由于估算出的写作时间下限较晚,所以不敢高估其文字的价值,只能作为适当参考。 另一份资料,则是鼎鼎大名的《孙子兵法》,其《行军篇》中有「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但是没有具体说黄帝胜的是哪四帝。但是银雀山汉简中孙子逸篇中有《黄帝伐赤帝》,节录如下: 孙子曰:黄帝南伐赤帝,至于□□。战于反山之原……东伐□帝,至于襄平,战于平□,……北伐黑帝,至于武隧,战于□□。……西伐白帝,至于武刚,战于□□,…… 除了伐赤帝外,还伐了黑帝、白帝,东伐之帝有阙文,当补「 ”青”或「 ”苍”。 学者们试图寻找残存文字部分的地名的位置,下面写列举出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相关地名的解释: 反山之原当即阪泉,旧说在河北涿鹿县或山西阳曲县附近。简文却说南伐,其地似不能如此偏北,「 ”疑旧说不可信”。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县北;又汉时襄平侯国在今江苏境内,未知孰是。 武隧,战国时燕地有武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西汉有武隧县,在今河北武强县东北,未知孰是。 假设简文中的地名包含在上述地名之中,很显然,河北涿鹿县在徐水县北方。和简文中所说的方向恰好颠倒。由此可见,硬去寻找黄帝伐四帝的地理位置可能不见得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思路。 ▲炎帝升仙图,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本文作者:大意觉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身为西汉的大功臣 身为西汉的大功臣 韩信为何下次那么凄惨下一篇:达板城在新疆的什么地方 达板城在新疆的什么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