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工程制图的发展史 工程制图的发展史

导语:工程制图的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从出土文物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可以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和图案,具有简单的图形能力。在春秋时期的技术著作《李周考公基》中,有“规、矩、绳、墨、悬、水”等绘图工具的记载。战国时期,中国人用设计图纸指导工程建设,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地图”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我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出现了图案的历史记载,可

工程制图的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从出土文物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可以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和图案,具有简单的图形能力。

在春秋时期的技术著作《李周考公基》中,有“规、矩、绳、墨、悬、水”等绘图工具的记载。

战国时期,中国人用设计图纸指导工程建设,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地图”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我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出现了图案的历史记载,可以根据图案建造宫殿。

宋代李杰所著《建筑法式》一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建筑技术的成就。

该书共36卷,包括

六卷是图纸。这是一幅世界闻名的建筑图纸杰作,用投影法表达复杂的建筑结构。

这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的。

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一些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法国科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图形表达空规律,运用投影法创造了画法几何,奠定了图论的基础,规范了工程图的表达和绘制。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交通、军事等设备日益复杂和完善,图纸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接近现代工程图纸。

比如清代程大为写的《算法协调》一书的插图中,就有测量行走车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虽然绘画技术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在理论上缺乏完整系统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导致工程图学停滞不前。

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赵雪田教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总结了三种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线、高平整、等宽。

1956年,原机械工业部颁布了第一个部级标准

《机械制图》是1959年国家科委颁布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之后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制图》,使国家工程制图标准得到了统一和标注

中国的工程制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技术法规在1970年、1974年和1984年不断修订和完善

1993年,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修订。

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

截至2003年底,共有17个“机械系统”分四类于1985年实施

地图国家标准中的14项进行了修改和替换。

此外,在改进绘图工具和图形复制方法、研究图形理论和编写出版图形教材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计算机绘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相关领域得到了深入应用,传统的尺子操作模式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物资飞抵美国 中国物资飞抵美国 这位美国州长哭了下一篇:上海提篮桥的由来 上海提篮桥的由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