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还得去外国 俄国英国的强盗们干了这件事 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还得去外国 俄国英国的强盗们干了这件事

导语:中国学者要出国学中国历史?俄罗斯和英国的劫匪都这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无授权禁转! 月牙泉畔忆何物,甘州黄沙凉州血。 这件双头佛像,其形制在佛教造像历史上非常罕见,全世界仅有三四例实物,这一尊出土于西夏黑水城遗址。黑水城位于祁连山额济纳河下游,是一座消失于历史近千年的西夏古城,额济纳在西夏语中就是“黑水”的意思。这座西夏

中国学者要出国学中国历史?俄罗斯和英国的劫匪都这样。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无授权禁转! 月牙泉畔忆何物,甘州黄沙凉州血。 这件双头佛像,其形制在佛教造像历史上非常罕见,全世界仅有三四例实物,这一尊出土于西夏黑水城遗址。黑水城位于祁连山额济纳河下游,是一座消失于历史近千年的西夏古城,额济纳在西夏语中就是“黑水”的意思。这座西夏城池直到近代被俄罗斯探险家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以科考名义盗掘,才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西夏学一向被称为绝学,因为西夏被蒙古伐灭后,国破族亡,西夏的党项文化和文字慢慢失传,直到19世纪才开始被重新重视,编纂史籍。但是西夏文字解读困难,大部分史料都埋于黄沙之中,对世人来说,西夏王朝始终隐藏于迷雾之中。当时谁也没想到,在这座黑水城里,埋藏着解开西夏之谜的钥匙。 1908年,俄罗斯人科兹洛夫带领的探险队乘着清朝在西北地区的控制力下降,贿赂当地蒙古王爷,获得了黑水城遗址的位置,来到了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他们在城中的一座佛塔下挖出了大量西夏文书和寺庙用品以及日用器具。 第二年,不满于这点发现的科兹洛夫又重返黑水城,他挖掘了城内外数十座佛塔,发现了巨量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之后在1926年他又最后回到过一次黑水城。 根据统计,科兹洛夫前后三次从黑水城挖掘的文献有西夏文刊本和写本达8000余种,还有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书籍和经卷,以及陶器、铁器、织品、雕塑品和绘画等珍贵文物 《番汉合时掌中珠》,就是科兹洛夫带走的西夏文献中,最珍贵的一把解开西夏之谜的钥匙。这是一本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刊行于西夏仁宗乾佑二十一年,也就是1190年,序言以西夏文和汉文写有:“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 有了这本书,就可以通过对照进行西夏文和汉文的双向翻译,黑水城中的数千文献,也就有了解读的可能。 时至今日,对西夏文化研究有重大意义的西夏律法《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西夏文谚语集《新集锦合辞》,以及在国内失传的唐代类书《类林》。都是通过《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本西夏辞典进行解读、研究。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文献大都藏于圣彼得堡的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的学者往往需要远赴俄罗斯才能得到研究与复印原件的机会。着名西夏学研究者史金波先生就曾经多次前往俄罗斯,最终编撰出《俄藏黑水城文献》12册。 在科兹洛夫第二次黑水城之行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14年,另一个外国探险者也来到了黑水城。巧合的是,这位后来的探险者在科兹洛夫第一次黑水城之行的同时,也掠夺了西北地区的另一处千年遗址,更巧合的是,那处遗址内也有两幅双头佛像。这人就是英国探险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他掠夺的那处遗迹,叫做敦煌莫高窟。 平心而论,作为同样的文物掠夺者,斯坦因的文化素养与鉴别能力,甚至是对文物的珍惜程度上,都要强过他的俄国同行不少。他在发掘黑水城时,不仅对每件物品的发掘地点进行记录,还对原址拍照留档。因为发掘的规范性,英国保存的黑水城文献有着完好的出土信息,虽然数量较少,但是相对价值不弱于俄藏黑水城文献。 但是学术上的成就并不能掩盖斯坦因大肆挖掘破坏古遗址,疯狂劫掠大量文物的事实。科兹洛夫从黑水城带走了8000余件文物文献,而斯坦因则从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者王王圆箓道士手中骗走了12000余件文物文献。自此为开端,各国探险家疯狂涌入我国西北地区,汉唐时期的遗址大都遭到破坏,敦煌石室宝藏国内也只剩少许。 至此之后,法国人伯希和、俄国人奥登堡、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美国人华尔纳等人或骗、或抢、或重金收买,从敦煌、吐鲁番、库车、和田以及黑水城掠走了无数珍宝。 这批宝物其中包括: 这些原本埋藏于西域的珍宝,就这样辗转流散于世界各地,其中英国所藏最广,法国所藏最精,俄罗斯所藏文献最多,日本之所藏最为隐秘,大部分从不示于人前,美国所藏则最为斑驳。 不仅是西北地区,从清朝没落,军阀混战之后,广大内陆地区的各个佛教遗迹都成了列强争抢的目标,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巩县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甚至是昭陵都遭遇了浩劫。 今时今日,我们往往要走出国门,前往国外博物馆,才能一睹我们祖先所塑造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从敦煌与黑水城被盗掘开始,国内学者对这些文物的追讨,历经几代,从未停歇,近年陆续有零星的文物通过捐赠渠道回流国内,唯愿终有一日,此事能够水滴石穿,在后代手上功成圆满。 参考资料:《风雨敦煌话沧桑: 历经劫难的莫高窟》​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老人修房子挖出一件文物 老人修房子挖出一件文物 连夜找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看后说:上交下一篇:纪晓岚上联:烽火戏诸侯 纪晓岚上联:烽火戏诸侯 不爱江山爱美人 乾隆下联文采飞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