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尔朱兆无奈放手保并州 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尔朱兆无奈放手保并州 高欢得寸进尺占河北

导语: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二赵主无奈放手保国,高欢得寸进尺,占据了河北以下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首领尔朱荣去世之后,尔朱氏的日子真可谓是「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尔朱荣活着的时候,也只掌控了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对局势的掌控非常有限。其他地方只是暂时没人能与尔朱荣分庭抗礼,却并不意味着尔朱荣已经控制了那些地方。 当尔朱荣一死,尔朱氏只能守着并州吃老本,尔朱荣手

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二赵主无奈放手保国,高欢得寸进尺,占据了河北以下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首领尔朱荣去世之后,尔朱氏的日子真可谓是「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尔朱荣活着的时候,也只掌控了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对局势的掌控非常有限。其他地方只是暂时没人能与尔朱荣分庭抗礼,却并不意味着尔朱荣已经控制了那些地方。 当尔朱荣一死,尔朱氏只能守着并州吃老本,尔朱荣手下那些野心勃勃的枭雄都开始考虑另谋出路了。在这种背景下,高欢把目光对准了河北。 据说,当初被尔朱荣收编的葛荣部众有二十多万在并州讨生活,经常受到尔朱氏的歧视,于是开始不停地造反。面对这种局面,尔朱兆很忧虑,于是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派高欢统御这帮叛军。而高欢正是借助这帮叛军的力量,最终席卷了河北地区。 初,葛荣部众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为契胡陵暴,皆不聊生,大小二十六反,诛夷者半,犹谋乱不止。兆以欢为诚,遂以其众委焉。——《资治通鉴》·梁纪十 史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说尔朱兆瞎了眼,居然被高欢这个狼崽子给骗了,最终还死于高欢之手,真是死得冤枉。 可实际上,尔朱兆也有他的无奈。领袖尔朱荣已死,尔朱氏在河北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对于现在的尔朱氏而言,能把并州守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资格觊觎河北地区呢? 在进入河北之前,高欢一再对尔朱兆表示亲近和忠心,因为高欢害怕尔朱兆会动手干掉自己。如果当时的尔朱兆一时想不开,非要不计代价地干掉高欢,高欢恐怕很难全身而退。就算最终高欢获胜,恐怕也是元气大伤的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自然得想方设法安抚尔朱兆的情绪。 尔朱兆其实心知肚明:把高欢这个狼崽子放出去,将来一定会被反噬。可问题就在于:尔朱兆即使不信任高欢,又能怎么样呢? 杀了高欢吗?尔朱兆不敢,因为这会刺激六镇军人背叛尔朱氏。更重要的是,高欢绝不是坐以待毙的庸人,尔朱兆火并高欢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和高欢同归于尽。 谁都知道,高欢信不过也靠不住。但在这种种时候,尔朱兆只希望赶紧把高欢这类野心勃勃的人赶紧送走,免得他们待在并州搞窝里斗。 对于尔朱兆而言,送高欢去河北也有借力打力的意思,因为在当时的河北地区,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就是高干兄弟。 尔朱荣最后一次进入洛阳时,一直都把高干兄弟扣押在身边,因为他们一直都不服尔朱荣。元子攸杀死尔朱荣之后,立刻让高干兄弟回到河北组织力量对抗尔朱氏。 如果尔朱兆不让高欢去河北,河北就有可能成为高干兄弟的天下。高欢虽然不可信,但高欢与尔朱氏或多或少还有些渊源;与其被敌视尔朱氏的高干兄弟占据河北,还不如让高欢占据河北。 可出乎尔朱兆意料的是:高欢刚一离开,立刻原形毕露:高欢在行军途中遇到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顺手就把北乡长公主的三百匹马抢走了。 欢自晋阳出滏口,道逢北乡长公主自洛阳来,有马三百匹,尽夺而易之。——《资治通鉴》·梁纪十 高欢这种行为,就是公然挑战尔朱氏的权威。面对高欢这种行为,尔朱兆自然气得发狂,却也无可奈何。 但不管怎样,尔朱兆必须有所行动,如果尔朱兆没反应,势必会助长高欢的嚣张气焰。想通这一点之后,尔朱兆立刻率军追赶高欢,然后把高欢围住,自己孤身走进了高欢的军营。 尔朱兆进入高欢的军营之后,直接把刀递给高欢:「 ”我始终把你当兄弟,如果你不相信,就把我的头砍下来吧!”高欢敢砍吗?自己的军营被围得跟铁桶似的! 兆自陈无此意,因轻马渡水,与欢坐幕下陈谢,授欢刀,引颈使欢斫之。——《资治通鉴》·梁纪十 于是,高欢立刻放声大哭:「 ”大哥,我这辈子就认你这一个大哥,你千万不要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话啊!”尔朱兆会信吗?傻子都不会信的! 欢大哭曰:「 ”自天柱之薨,贺六浑更何所仰!但愿大家千万岁,以申力用耳。今为旁人所构间,大家何忍复出此言!”——《资治通鉴》·梁纪十 两位实力派正面对决,互飙演技,外人看得连连抹眼泪。可实际上,这两人心里都恨不得立刻宰了对方,然后吞并对方的军队。 但很显然,现在的时机不允许。 尔朱兆急着回晋阳,最大限度地接管尔朱荣留下的军政遗产;高欢急着去河北,在各路枭雄还未反应过来之前抢占先机。 在这种背景下,两人勾心斗角演了好半天,最终还是各奔东西。 就在高欢进入河北之后没多久,河北地区的豪强势力就与他取得了联系:高干进入高欢的营地之后,双方谈得相当投机,晚上抵足而眠。 干辞气慷慨,欢大悦,与之同帐寝。——《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欢愿意与当地实力派联合,双方不是臣属关系,而是同事和朋友关系。 这也正是高欢可以在河北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高欢很清楚:自己初来乍到,根本不足以硬抗河北当地实力派。 可问题是:高干兄弟等实力派为什么要主动联系高欢,与他达成合作呢?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欢的身份。 高欢出自六镇军人,本就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在六镇军人中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此时的河北地区,被六镇军人势力和河北当地豪强力量共同控制,并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以一种半是强龙、半是地头蛇的身份来到了河北,河北的本土豪强都不愿意与他硬碰硬。 这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大家强强联合,利益共享,有什么分歧,等打完天下再慢慢解决。可总有人鼠目寸光,只盯着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 在与高欢达成战略合作之后,高干的三弟高敖曹就不停地嘲笑高干像女人,居然屈服于高欢这种兵痞。面对骄傲的高敖曹,高欢决定暂时忍耐,于是命自己的长子高澄前往高敖曹的府邸,以晚辈之礼邀请他赴宴,这才暂时安抚住了高敖曹。 高敖曹时在外略地,闻之,以乾为妇人,遗以布裙。欢使世子澄以子孙礼见之,敖曹乃与俱来。——《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此时的高欢,和初次进入洛阳的尔朱荣差不多。表面看起来实力强大,其实只是一个盟主而已。 不得不说,高欢的政治手腕的确比尔朱荣强得多。尔朱荣面对元子攸无可奈何,最终被火并出局,而高欢却能求同存异,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河北地区的相关利益集团。 以高欢为代表的河北集团整合完毕之后,立刻开始向并州的尔朱氏发难。此时的尔朱氏表面依然强大,但内里早已虚弱不堪。 西北地区表面上由尔朱天光领衔,实际上却是六镇军人占据主导地位。当高欢向尔朱氏发难的时候,尔朱天光本打算讨伐高欢,却发现自己无法调动侯莫陈悦和贺拔岳。 尔朱天光之东下也,留其弟显寿镇长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欲与之俱东。贺拔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以应高欢,计未有所出。——《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中原地区表面上被尔朱世隆控制,但六镇军人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面对高欢的进攻,六镇军人出身的贾显度兄弟和贺拔胜,联合尔朱氏旧将斛斯椿一起,把尔朱世隆清理出局,然后顺势把尔朱天光也清理出局了。 节闵帝使舍人郭崇报彦伯,彦伯狼狈走出,为人所执,与世隆俱斩于阊阖门外,送其首并度律、天光于高欢。——《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从高欢起兵到尔朱氏退出历史舞台,前后不过半年时间。打败尔朱氏之后,高欢废掉了魏节闵帝元恭,拥立了魏孝武帝元修。 欢遂幽节闵帝于崇训佛寺。戊子,孝武帝即位于东郭之外。——《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至此,河北集团已经失去了共同的敌人,耳熟能详的内讧故事再度上演。 此时的河北集团内部,主要分四股势力:最强大的是高欢所代表的六镇军人势力;第二大的是斛斯椿所代表的尔朱氏残余势力;第三大的是高干兄弟所代表的河北豪强势力;最后是魏孝武帝元修所代表的北魏旧势力。 这就是北朝与南朝的不同,北朝皇帝手上几乎都拥有一定的势力,绝不是纯粹的傀儡。在四股势力并存的局面下,元修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纵横捭阖,斛斯椿所代表的尔朱氏残余势力更是公然站在元修的背后,支持元修打压高欢。 魏侍中斛斯椿闻乔宁、张子期之死,内不自安,与南阳王宝炬、武卫将军元毘、王思政密劝魏主图丞相欢。——《资治通鉴》·梁纪十二 在这种背景下,元修一直用强硬的态度面对高欢,高欢逐步后退,有点压不住场面了。 此时的元修与斛斯椿已经牢牢控制住了洛阳;贺拔胜坐镇北部荆州,并一直与西北势力眉来眼去;高干兄弟则一直是河北地区的土霸王。如果高欢再不想办法破局,他也会像尔朱荣一样黯然退场。 当然了,高欢最终没有被清理出局,他首先打败了魏孝武帝元修,并逐一清理了斛斯椿和贺拔胜等人,高干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牺牲品。 清理掉这些难缠的角色之后,高欢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称霸河北了。虽然还有人试图挑战高欢的霸主地位,但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无力了。 往期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教育游戏 历史教育游戏下一篇:桂圆历史 桂圆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