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赤色黎明2012 另一种“东方主义”

导语:在《指环王》中,许晴扮演的角色是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温柔乡村。钢铁侠有4分钟的“中国特惠”。作者:张从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时间里,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有10多部,其中《钢铁侠3,007:破苍穹》《指环王》《云图》

在《指环王》中,许晴扮演的角色是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温柔乡村。

钢铁侠有4分钟的“中国特惠”。

作者:张

从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时间里,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有10多部,其中《钢铁侠3,007:破苍穹》《指环王》《云图》《变形金刚2》《生化危机5》《登陆日》《功夫熊猫2》等。,其中不包括2000年此外,好莱坞大片系列《变形金刚4》已经计划来华拍摄,并且还打算挑选中国演员加盟演出。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寻求更多的票房份额,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加入了“中国元素”,甚至制作了内外特色各异的“中国特别版”电影。前段时间上映的《钢铁侠3》因为元素生硬而饱受质疑。

这些中国元素的背后是新东方主义的形成。与爱德华·赛义德所谓的“东方主义”不同,其“异域”和“敌对”的对立特征有所松动。在当下语境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敌意”一面被消解,一种他者视角的想象被去政治化、积极化的“讨好”所建构。归根结底,它的驱动力很简单:有吸引力的中国市场。

老套路:东方女性的身体消耗

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武打明星之后,中国元素成为海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消费东方女性尤其是女性身体的过程。从巩俐、张可颐、章子怡,到许晴、范冰冰、李冰冰、周迅,他们一再回到1949年前中国旗袍、纸扇、优雅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

学者孙萌在《在看见与被看见之间:中国女性与偷窥快感》一文中指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普遍的相似性,这些形象是东方集体想象的生成。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东方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被符号化,被视为性符号。在电影中,女性的身体形象,她的任何一部分,都成为了文本本身。

当然,在东方唯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想象和消费。以章子怡执导的奥斯卡电影《卧虎藏龙》为典型,西方影视剧形象中的东方女性整体想象,普遍存在着身体虚弱与气质火辣的二元分裂状态。她饰演的玉娇龙,坚强、娴熟、性感,但往往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在银幕上呈现为束缚或无力的形象,严重符合西方对中国女性的审美想象。这也反映出西方正在以双重方式从男性视角看待东方女性:温柔、美德和魅力在矛盾中并存。前者在许晴的《指环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许晴饰演的角色成为电影中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男主角温柔的土地,说话温柔,总是面带微笑。在《生化危机5:惩罚》中,李冰冰饰演神秘特工王翠莲。她一身红色性感旗袍,留着整齐的短发走出来,很擅长,但更重要的是展现出火辣的身材和精致的曲线,是西方想象中东方女性精致性感的一面。

旧帝国的忧郁与中国的崛起

去年的《007:打破天空》是一部以英国为背景的有意义的电影。影片除了讲述英国这个永不消逝的帝国和老牌工业革命强国的惆怅和惆怅之外,还有中国人的过度想象,比如上海的璀璨之夜,澳门的奢靡之夜。连观众都忍不住惊呼:这部电影让上海比伦敦更美。尤其是在澳门赌场,整个过程充满了极其华丽的“中国红”和“中国龙”。影片中,老邦德乘着龙舟穿梭于水上赌场之间,周围悬挂的红灯笼被水波映得模糊不清——在这里,中国变成了神秘的幕布。出生于法国的“邦德女郎”贝雷尼斯·马洛赫虽然不是东方女性,但却穿着类似旗袍的长裙出现在一家中式赌场,同样引人注目。

在辉煌的“中国幕布”之间,充满了危险和杀意:在上海,高楼大厦危险得让人失去生命;在澳门,科莫多巨蜥是两种可怕恐龙的近亲,它准备咬人并吞食掉下大楼的人。在这部电影中,偏爱老爷车,不需要先进技术的老邦德,固执地认为飞刀比枪好,甚至赤手空拳打架,在乡下的老房子里用父亲的猎枪,外加两个奄奄一息的老男女。各种场景呼应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天降”,可谓“死气沉沉”。除了对帝国荣耀的无限留恋和沉迷之外,它似乎还讲述了一个没落的“英国皇帝”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同样,在《环信差》中,上海被描述为电影主角回头的美丽之地,繁华中国的华丽象征——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美丽的黄浦江、古朴幽静的小巷、繁华时尚的外滩。导演莱恩·约翰逊的话被极度吹捧:“上海独特的开放视野和具有科幻质感的现代建筑,在视觉上赋予了电影独特的东方魅力,加上电影中蕴含的东方哲学元素,令人耳目一新。”这似乎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电影尝试之一:它将中国呈现为世界的核心,拥有绝对的影响力,这使得中国成为电影的主要部分。这一幕让整部电影仿佛在告诉观众:“美国皇帝”没有未来,而中国是人间天堂。

《钢铁侠3》是最直白的,甚至不需要携带。影片中的四分钟中国元素被内地观众戏称为“中国特供”:由饰演的吴博士在中文版中有三场戏,范冰冰饰演的角色连名字都没有。在北美版本中,王学圻只用“你好”来问候主角。在另一部群演中,范冰冰彻底消失,保留最多的中国元素是“大彩电和手机广告”。

似乎比中国演员更吸引人的“中国元素”大概就是几个中国品牌的植入。中联重科的挖掘机出现在拯救钢铁侠豪宅废墟现场,吴博士办公桌上的“多粒”醒目,但后者在国际版中被删除。据悉,这款奶制品的植入合同明确要求以角色饮用和正面展示包装的形式进行曝光。好莱坞电影公司不允许在美国没有上市销售的饮料出现在主角手里,除了中国人,所以《变形金刚2》中的中国演员手里都有舒华牛奶。浏览:2664

结合上面提到的各种场景,我们可以发现,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在神器上,无论是让西方流连忘返的建筑和自然风光,还是被强势插入的中国品牌,都缺乏真正的文化灵感。这既是西方人的偏见,也是自身软实力的弱点。难怪2009年《告别亚特兰蒂斯》插入了逗乐全中国人的“赞”字,“这个任务只有中国才能完成”。

市场诱惑下的去市民化与文化求爱

1984年,米高梅拍摄了战争片《红色黎明》,该片假设前苏联军队入侵美国。15年后的2009年,米高梅重拍《红色黎明》,前“苏联红军”被“人民解放军”取代,引发了争议和关注。在华人社区的严正抗议下,制片方用其他国家代替了入侵美国的国家。此外,《黑衣人3》于2012年全球上映。影片在中国上映时,删除了反派华人与纽约唐人街男主角枪战的情节。可见我们在塑造中国形象的时候要转变思维和风格,甚至一些小细节都处理得很干净——比如《碟中谍3》中上海民居窗户前晾衣绳上的衣服,还有西塘居民打麻将的镜头等等。,已全部删除。

一个庞大的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了大家虎视眈眈的热点。对于海外电影人,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人来说,他们宁愿被自己的观众看不起,也不愿意得罪中国市场,有很多人民币的麻烦。票房成了指挥棒,迫使电影人直面东方,国家关系中的“政治正确”大行其道,其他一切都靠边站。

当然,海外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这除了与中国的经济崛起和电影市场的吸引力有关之外,还与政策有关。“合拍”新政策要求:“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1/3;必须有中国演员作为主要角色;需要在中国拍张照。”在这一政策和经济、市场三要素的制约下,未来中国元素的电影会越来越多。

因此,许多人担心“文化入侵”,或者葛兰西所谓的学术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矛盾的变化正在发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差异消退,非政治化成为主流。事实上,“文化入侵”和“文化霸权”在电影中的表现越来越少。相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表现出善意是完全暴露的,甚至表现出善意也是过分的。这种过度的“鸡血”有时候连中国观众都不买账。比如《钢铁侠3》和《指环使者》的中文特辑,就刻意穿插了中国元素,不讨喜。在大多数电影中,中国的反派越来越少,中国的负面形象也在减少。在剧本或后期剪辑中,为了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也会主动挥刀,做各种自我宫殿。

尽管如此,这种求爱不同于中外电影,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在电影和电影之外,一种新的东方主义正在形成,印度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赛义德在《东方学》中说: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用空创造的地方。是西方人轻视东方文化,随意编造“东方文化”的一种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或认知体系。美丽的风景和异国情调的背后,更多的是落后、愚昧、野蛮的展示。

但在21世纪,这种东方主义已经消失,至少在“敌意”或偏见方面有所减弱。政治和意识形态让位后,是经济和市场的无限风光。东方尤其是中国作为代表,富而不一定文明,美而不美。它不再是一个贫穷落后无知的地方,而是像一个暴发户一样,让西方人又爱又恨。经过一番刻意的创作,东方人喜欢的东方形象就展现出来了——只要能高高兴兴走进电影院,贡献上亿票房。这是“东方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庞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海外电影人,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人不可抗拒的诱惑。在这种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塑造了一个新的中国形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炎帝黄帝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下一篇:黑砖窑事件 解读“黑砖窑”事件中隐含的政治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