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爱的和平条约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过程

导语:《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政府与以德国为首的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平条约。这是1918年3月3日苏俄、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签订的条约。基本信息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政府与以德国为首的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平条约。这是1918年3月3日苏俄、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签订的条约。

基本信息

它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全新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临时妥协行动,使苏俄尽快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进一步为后来消灭国内反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力量、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奠定了基础。

和平条约的来龙去脉

引起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因为属于协约国而与协约国交战。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的苏联政府与盟国德国举行了和谈,此前其和平建议被盟国拒绝。

在...之后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时,德国提出将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割让给德国,并赔偿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引起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分歧。

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政权赢得喘息的机会。包括季维诺耶夫、索科利科夫、斯大林、阿特约姆、斯塔索瓦和斯维尔德洛夫在内的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

以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党人”反对签订和约,主张继续世界反帝战争。中央委员会成员布布诺夫、乌里茨基和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主张停战并遣散军队,但没有与德国签订合同。中央委员凯瑞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和岳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联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在60人参加的会议上,32人赞成布哈林,16人赞成托洛茨基,只有15人赞成列宁。最后,列宁的提议没有通过,因为他是少数。

1918年1月24日,苏联政府召开中央会议,再次就签订合同进行表决。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获得通过,而列宁的主张仍未被多数接受。

1月30日,布雷斯特会谈恢复。作为人民外交委员会委员和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在离开前与列宁达成一致:如果德国发出最后通牒,他会让步并签署合同。结果德国给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打电报给列宁说明对策,列宁立即答复,坚持接受德国的条件,立即签订合同。

但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声明拒绝签合同,并率领代表团离开布雷斯特。于是,德国开始了对苏俄的大规模进攻。

2月18日,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以6: 7票被否决。后来,中央连夜召开会议。经过激烈辩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列宁的提议。苏联政府连夜通知德国,同意签订合同。

但德国接到通知后并没有停止进攻,并在2月23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苏联中央委员会召开了有15名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期间,大多数成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提议。列宁不得不提出,如果这个谈话继续下去,他将辞去政府和中央委员会的职务。

布哈林不在乎,斯大林也没有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观点,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分裂党,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他的影响下,有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提议以7票赞成、4票弃权和4票反对获得通过。

结果

2月24日,苏联政府再次派出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谈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署。根据合同,苏俄割让了32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支付了60亿马克的赔偿。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事务人民委员会的职务。然而,苏俄成功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新生的苏联政权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苏联政府随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这一条约,使得这一条约的内容实际上变成了一张纸空。

1922年,苏俄与德国魏玛政府签订了《拉帕洛条约》。就这样,两国宣布放弃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彼此提出的领土和货币要求。

意义

一般认为这是苏联政府与空交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利用了国际矛盾,给了新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时间,为后来维持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这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经世致用是谁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下一篇:古董局中局老奉朝是谁 古董局中局老奉朝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