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屈子祠 屈原庙在哪里

导语:屈原庙,又名屈子庙,现为秭归县屈原纪念馆,位于汨罗市西北部玉门山山顶。建于汉代,1765年重建,占地7.8亩,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被流放的时候,曾经住在米泉河边的于人山上。后来,屈原觉得救国

屈原庙,又名屈子庙,现为秭归县屈原纪念馆,位于汨罗市西北部玉门山山顶。建于汉代,1765年重建,占地7.8亩,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被流放的时候,曾经住在米泉河边的于人山上。后来,屈原觉得救国无望,死在了河里。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这里修了寺庙。现存建筑包括正殿、方鑫亭和屈子庙纪念碑。

屈原庙,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顶覆黄色琉璃瓦。风格简洁大方,美观大方,整个大厅有三个入口。在中间和后面的入口之间有一个亭子。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天井。中间有一个丹池,池中有一个大花架,上面种着金桂。

拓扑结构

曲元寺现有建筑包括正殿、方鑫亭、曲子寺碑等。

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墙面,顶部覆盖黄色琉璃瓦。风格简洁大方,美观大方,整个大厅有三个入口,中间和后面入口之间有一个亭子,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天井,中间有丹池,池中有一个大花架,种植金桂。

庙里有300多年的桂花树。每到中秋节,黄白相间的鲜花盛开,醉人芬芳。

历史渊源

屈原庙,现在被称为秭归县屈原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汨罗市西北部的玉门山山顶。始建于汉代,原址无考。

乾隆二十一年,迁于人山。占地7.8亩。从山脚到寺庙有119级石阶。这座寺庙是三合一的青砖结构。寺正门牌坊墙上绘有十三幅描绘屈原生平成就和理想追求的浮雕。楼道的墙上镶嵌着许多石碑,上面刻着后人悼念屈原的诗词歌赋。1980年重建的屈原雕像矗立在后殿,令人感动。附近有杜兴亭、骚潭、卓影桥、桃花洞、寿星台、剪池、绣墩、王叶墩等纪念屈原的历史遗迹,俗称于人山“八景”。

相关典故

战国时期,楚国的左弟子屈原被放逐,曾在汨罗江畔的南阳。他住在余岷山一带,于公元前278年5月5日死于汨罗江。楚人在江边投资后,在老家南阳修建了屈原庙。公元907年,梁太祖追屈原为昭陵侯,昭陵侯祠改名中厚祠;南宋三年,朱守潭州,由冯异重修,改名汨罗寺。

元朝至十六年,元世祖封屈原为节庆烈公,庆烈公庙改称中节庆烈公庙。明洪武二年,湘阴县令黄思郎重修,殿前建卓影桥、杜兴亭。嘉靖二十年,知县戴嘉佑拆了南阳寺僧舍,建在玉牟山对岸。改名为汨罗寺。

瞿子池镇

汨罗江川流不息,曲子庙四面环河,名山车水马龙,沙滩草和牛资源丰富...这是大诗人屈原曾经游历寻访过的江北门户——曲子庙镇的真实写照。瞿子祠镇东临汨罗市郊区,南临屈原管理区,西临八百里洞庭,镇政府驻地欧阳家墩。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97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余人。

瞿子祠镇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蓝墨水上游”——汨罗江穿镇而过,屈子庙旅游线路穿镇而过,米勒市道在此交汇,是江北8镇进入市区的关键点。随着汨罗作为人文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汨罗市委、市政府“以汨罗江为轴,以湖湘楚文化为基础,规划城市人口30万”的战略构想,瞿子祠镇完全处于区位黄金地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左徒 屈原任职的历史争议下一篇:屈原墓 屈原祠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