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俄国沙皇对蒙古人好吗 生活在俄罗斯境内蒙古人

导语:蒙古人属于世界,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蒙古大约有300万人口,包括喀尔喀蒙古人和其他蒙古部落;俄罗斯联邦领土主要包括布里贾人和卡尔梅克人,约67.5万人;日本、欧美也有少数蒙古人;阿富汗有150多万

蒙古人属于世界,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蒙古大约有300万人口,包括喀尔喀蒙古人和其他蒙古部落;俄罗斯联邦领土主要包括布里贾人和卡尔梅克人,约67.5万人;日本、欧美也有少数蒙古人;阿富汗有150多万蒙古血统的哈扎拉人。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贝加尔湖东部,南部与蒙古接壤,首府乌兰乌德。1923年,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成立,1958年改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1990年,苏联解体后,它升级为俄罗斯联邦内的一个共和国。1999年,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常住人口为1,038,2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

自1992年苏联解体以来,人口一直在缓慢减少。布里亚特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7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占常住人口的70%,而本土民族布里亚特族仅占24%。其他人口众多的民族包括乌克兰人、鞑靼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德国人和伊万克人。

贝加尔湖以西的俄罗斯联邦还有两个布里亚特自治区:阿尔丁的布里亚特自治区、属于伊尔库茨克地区的胡斯特、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和奇塔州。

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最初是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的一部分。1937年,东、西贝里根据中共政治局命令分为伊尔库茨克和赤塔,自治区划归赤塔。自治总区位于后贝加尔湖地区东南部,首府阿特金森科耶距莫斯科6286公里,面积1.9万平方公里。自治区人口7.91万。该地区生活着30多个民族,其中土著布里亚特人占54.9%,俄罗斯人占40.8%,阿冯克人占0.2%,其他民族占4.1%。

1999年初人口为14.3万的胡斯特省阿尔丁布里亚特自治区位于伊尔库茨克地区南部,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东部边界距贝加尔湖约40公里。该地区生活着近40个民族,其中土著布里亚特人占36.3%,俄罗斯人占56.5%,鞑靼人占3.2%,乌克兰人占1.7%,还有4个以上。

鞑靼人是蒙古人的一个部落民族,属于突厥语系,是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类突厥人的混合体。蒙古统治灭亡后,鞑靼人以两种方式留在俄罗斯。一路走来,与俄罗斯上层阶级结过婚或有过其他密切关系的鞑靼人,他们说土耳其语,继续对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产生影响。

在俄罗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都是鞑靼人的后裔,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库图佐夫、沙皇之父鲍里斯、戈多诺夫、著名哲学家沙阿·代夫。另一个鞑靼人,也是鞑靼人的大多数,在金帐汗国内乱时宣布独立,脱离蒙古人,留在伏尔加河-卡马河,成为喀山汗国。目前,俄罗斯鞑靼共和国50%的居民是鞑靼人的后裔,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

前苏联有600多万鞑靼人,包括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贝利亚鞑靼人等。他们主要生活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西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现在是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世纪后,部分鞑靼人迁居中国新疆塔城,称为“鞑靼人”。他们大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有些信仰原始萨满教。

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于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博加尔人。博加尔人最初移居中亚,后随匈奴西迁黑海以北。公元七世纪,他们被分成五部分,一部分向西迁移到多瑙河下游,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了保加利亚汗国。后来被当地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利亚人成为同化了这种博格特的斯拉夫人的名字。另一个博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被称为伏尔加-博加尔人。它们在蒙古西征中被称为冢,被成吉思汗的孙子巴豆征服。西征末期,巴豆建立了钦察汗国。巴豆留下的蒙古人只有4000人,但参加巴豆西征的军队却有15万左右。

西征结束后,王宗其他各部的军队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剩下的都是巴豆自己的军队,大部分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被淹没在土耳其人的汪洋大海中,逐渐被周围说突厥语的部门同化,说突厥语,信仰伊斯兰教。后来,钦察汗国统治下的蒙古人和伏尔加-博加尔、钦察等突厥民族使用蒙古人-鞑靼人带来的名称,伏尔加-博加尔失去了原来的名称。

图瓦人,或译图瓦人,自称“特瓦人”。中国的史书记载有“杜波侧写人”、“萨彦武两海人”、“唐努乌梁海曼”等。外国过去称他们为“索约特人”和“唐努图瓦人”。图瓦人主要有两个民族渊源,一个是铁勒-突厥,另一个是鲜卑-蒙古。从氏族名称来看,图瓦无疑与杜波有很大的关系。杜波是铁勒最北的家族之一,分布在贝加尔湖西南部和叶尼塞河上游。它也是古代土耳其人南迁前的摇篮。

公元二世纪,匈奴衰落,鲜卑大规模进入漠北,随后与居住在此的其余匈奴——定陵发生了大规模的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鲜卑迁徙最远,漠北北部和西部地区受到影响,部落较为突出。它的名字与“拓跋”有关,至少它的成分中加入了一些鲜卑因素。突厥崛起后,杜波服务属于突厥。因为它原本是铁乐的一部分,离家很远,所以挺舒服的。现代研究发现,图瓦语保留了古代突厥语的许多特点,这应该与此有关。按照前苏联突厥人巴斯卡科夫的划分方法,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雄支-维吾尔语族-维吾尔突厥亚语族。

图瓦的另一个来源与乌梁海有关。《五粮海》为清代译作,元明时期常被译为“五粮哈”。五粮哈是蒙古的一部分。苏布台来自五粮哈部,苏布台之子五粮哈台是蒙元帝国的左膀右臂。他的成就不必在这里描述。蒙古形成前,五粮哈以“五粮奎”或“昆粮盖”的名义生活在漠北的极北地区,即贝加尔湖以东、恩嫩河上游以北地区。追溯起来,就是隋唐时期的“骨力梗”。

如今,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生活着一些说图瓦语的人,他们的民族构成是蒙古族。考虑到他们在历史上与哈萨克人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唐努乌梁海在并入苏联之前一直属于外蒙古。而且新疆的蒙古族大部分属于西蒙古,也就是与东蒙古不同的瓦拉-乌鲁特的后裔,铁勒-突厥因素更强,尤其是其前身沃拉蒂部正好分布在今天的唐努武梁海一带,因此阿勒泰图瓦人被归为蒙古族。图瓦人大多信仰喇嘛教,但萨满教仍有很深的影响,少数人信仰俄罗斯东正教。

图瓦人总数近20万,分布在蒙古的约有2万人;国外的图瓦人使用基里尔字母,中国的图瓦人没有文字,一般使用哈萨克语或蒙古语。图瓦人一般分布在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女山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占地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唐奴奴梁海,有副职领导48人。分为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活佛、扎萨克图、阴三诺岩。

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西北边界协定》,被割至唐奴无量海西北的十佐之地。1914年,俄国占领了乌克兰的梁海。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恢复了中东部地区的三十六个助手,但很快被迫撤退。从此,五粮海东部的九助之地属于现在的蒙古,中间的二十七助之地被俄罗斯占据。1924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更名为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力。1961年,改为图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级为俄罗斯联邦内部的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面积17.05万平方公里,有近50个民族居住在图瓦共和国。1999年1月1日,人口达到31.07万,图瓦人占总人口的64.3%。其他主要民族包括俄罗斯人、客家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布里亚特人等。首都是基齐尔,1999年人口为98700人。

阿尔泰人生活在俄罗斯联邦的阿尔泰自治共和国,与蒙古族也有一定的民族渊源关系。曾称“阿尔泰卫拉特人”,自称“卫拉特人”,隶属蒙古准格尔部。1755年至1758年,准格尔部与清朝交战,准格尔战败。当时俄罗斯扩张到西西伯利亚,并入俄罗斯版图。

1922年成立山区卫拉特苏维埃自治州,1948年改名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阿尔泰共和国。该共和国面积为9.29万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20.4万人,其中,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为60.4%,其次是阿尔泰卫拉特人占31%,约7万人,哈萨克人占5.6%,其余为乌克兰人和德意志人。到1938年为止,阿尔泰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后启用俄文。从1922年开始用蒙、俄两种文字发行《阿尔泰启明星报》至今。由于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语言受其影响很大,但山水地名、畜牧业术语还是保留着蒙古语特点。阿尔泰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5所专科学校和1所大学。近年来,阿尔泰人在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在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强县废品收购站 武强县13日停电信息下一篇:那年花开王爷原型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几乎让所有主角领便当的王爷究竟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