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阖闾 吴王阖闾柏举之战如何打败楚国军队的

导语:吴王阖闾柏举之战如何打败楚国军队的春秋后期,楚国开始走向衰败,吴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首次提出兴兵伐楚的战略计划时,谋士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阖闾采纳了他的意见。但阖闾并未消极地等待楚

吴王阖闾柏举之战如何打败楚国军队的

春秋后期,楚国开始走向衰败,吴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首次提出兴兵伐楚的战略计划时,谋士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阖闾采纳了他的意见。但阖闾并未消极地等待楚国自身瓦解,而是主 动分析敌我形势,创造条件。从而实现敌我优劣对比的转化。在伐楚之前,吴国 首先铲除了楚国的两个小的同盟国——徐和钟吾,这就为进一步实施伐楚大计扫 清了道路。其次,吴王采纳了谋士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战略方针,这也 是决定这次吴楚决战胜负的关键所在,其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成三队,轮番出 击,不停地骚扰楚军。这个战略共实行了六年多,吴军先后攻打了楚国的贞、潜、六等地区,使楚军 疲惫不堪,上气低落,同时,吴军这种避敌主力、不作决战的行为,也达到了麻 痹楚军的目的,使楚军误以为吴军的进攻仅仅是。骚扰。而已,并没有发现吴军 这些小。骚扰。背后所隐藏的真实目的,从而轻视了吴国的实力,放松了警惕, 导致了最终的战败。

公元前506年,吴王见起初的战略计策达到了预定目的,认为发动最后大决战 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年秋天,楚国大举兴兵围攻蔡国,蔡国急忙向吴国求救 同时,唐国国君也对楚国的不断欺凌勒索很是不满,所以主动与吴国通交示好, 表示愿意助吴攻楚,唐、蔡两国虽小,但位于楚国的北部侧背,对于吴国灭楚的 大计来说,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吴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与其结盟,从而避 开了与楚国的正面交锋,制定了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攻楚计划。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与其弟夫概和伍子胥、伯豁、孙武等人,集合了全同 三万多人马,致使趁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且东北部防御相对薄弱之机,对其发 动突然袭击。吴军沿若河向西进军,以3500人的精锐军队作为前锋,很快杀到了 汉水的东岸,而楚军在毫无准备的被动情况下仓促应战,楚昭王急令令尹囊瓦、 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带领大军到汉水西岸迎击吴军。吴楚两 军隔着汉水对峙。楚军统帅囊瓦急于立功,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单独率领

楚军主力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楚军的主动出击,正中吴王和谋士们下怀,于是吴军采取后退疲敌、寻机 决战的策略,主动从汉水东岸向后撤。囊瓦果然中计,命令楚军追击吴军。连续 与吴军交战,致使楚军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减。阖闾见楚军已完全陷入了被动的 境地,当机立断,决定和楚军正式展开决战。随后,吴军在柏举列阵迎战楚军。夫概带领自己手下的5000人马全力进攻囊瓦 的军队楚军阵势大乱,一触即溃,吴王看到夫概的突击取得了成功,就趁机把 主力投入战场,结果大胜楚军,柏举一战,楚军主力遭到重创,侥幸逃脱的残军 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一路杀进楚国境内,攻陷了郢都楚昭王无力回天, 便像丧家之犬一样逃往了随国。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中一次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经典战 曳吴军灵活机动,因势利导,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追击全歼 的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强敌,为吴国日后的逐步崛起、称霸中原,奠定厂坚 实的基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沈阳刘勇 沈阳刘涌黑社会集团覆灭纪实 再厉害的人都逃不出法网下一篇:唐太宗登基 李世民登基杀了几个兄弟: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