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七一五 七一五政变的发动及影响

导语:7月15日政变简介1927年7月15日爆发了7月15日反革命政变。民国政府在进行北伐战争时,最初采取的是“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共合作。然而,在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1927年分为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起初武汉还是主张共党

7月15日政变简介

1927年7月15日爆发了7月15日反革命政变。

民国政府在进行北伐战争时,最初采取的是“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共合作。然而,在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1927年分为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

起初武汉还是主张共党,后来和共产党发生了摩擦。此外,冯玉祥等军事强国也表达了共党的要求。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共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7月15日政变的发起者

第一,蒋介石

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人物和军事家。

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民国海军少将、中国国民党主席、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二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司令长官、中华民国总统。

在孙中山的赏识下,蒋中正在民国政坛崛起,并在孙死后领导中国国民党长达半个世纪。他在国民政府时代始终处于军事和政治核心,领导中国度过了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宪法制定后担任了27年的中华民国第一任至第五任总统,但他的政治手腕和独裁统治也受到了批评。

他的政治生涯跨越了北伐战争、政治训练、国共内战、抗日战争、宪法实施、民国政府退守台湾省和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4月5日,他在台北石林公馆去世。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汪精卫

汪兆铭,浙江殷珊人,广东三水人,字新,笔名精卫。因此,他在历史上常被称为“汪精卫”。

早年,他参加了革命,并试图暗杀摄政王载沣。袁世凯在位期间,曾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于1919年在上海创办了《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校长,汪精卫任广东教育校长、广东政府顾问。

1924年,他担任中宣部主任。后期,他的思想明显退化。他在抗战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成为汉奸。他于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死于“骨髓肿胀”。

7月15日政变后

1927年7月14日晚,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召开秘密会议,接受汪精卫“分共”的主张,决定将《统一党的政策建议》和《统一党的政策决议》提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实施。

1927年7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扩大会议。汪精卫、、谭、顾、陈公博等17人参加了会见。

会上,汪精卫宣读了共产国际五月指示,并就指示内容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认为,共产国际提出进行土地革命,没收下级地主的土地,违背了国民党关于国民政府下令没收土地的主张,与“三民主义”相抵触。并攻击湖南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做的。“难怪湖南会处于这样的状态。”。

他指责共产国际提出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增加工农领袖的人数”,这“简直是在破坏党的组织”。他抨击共产国际关于武装工农和改造旧军队的指示,“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军”。

他歪曲了组织以有威望的国民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的目的,说组织没有共产党同志参加、由老党员组织的特别法庭,就是“让国民党当刽子手”。

汪精卫声称:“总结这五条,实行任何国民党都完了!”这是共产党的“剿灭国民党的阴谋”。汪精卫要求会议讨论决定两个问题:

第一,他派负责同志到苏联莫斯科,重申国民党统一俄国的政策“是三民主义联合共产主义,三民主义的中国联合共产主义的俄国”,“如果放弃三民主义,不是联合俄国,而是放弃俄国”。

第二,要对共产党采取“处置法”,因为“一党之内没有主义和主义的冲突,没有政策的冲突,更没有两个最高机关的冲突”。

、顾、谭在讲话中,认为“共产党的同志加入了国民党,把三民主义变成了共产主义”,“把国民党当作共产党的工具”。国民党的主义、政策和组织“几乎都受到对共产党的宽容的影响”。因此,共产党不得不“实施相当大的制裁”。

根据汪精卫的提议,会议通过了三项决定:

一是在一个月内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解决政治委员会主席团提出的意见;

2.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之前,中央党部应排除一切违反党的社会主义政策的言论和行动;

三、派重要同志赴俄,商讨切实可行的联合措施,人选由政治委员会决定。

汪精卫等人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决定与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7月15日政变的影响

1.南昌起义与镇压

武汉国民政府于7月15日分裂共产党,激化了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7月19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继续攻击国民党和汪精卫。

26日,国民党采取严厉措施,解除中共党员在各机关的职务。决定组建自己武装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在南昌发动了起义,而中国共产党一直声称大革命的失败导致了军队的建立。武汉决定镇压,被舆论评价为“比南京政府的清党好”。

二、南京与韩的合流

虽然中国方面分裂了共产党,但并没有放弃寻找蒋介石。蒋中正主持北伐时,徐州失守。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软硬兼施,最终迫使、胡、等人决定辞职。

李宗仁领导发电庆祝中国方面的分离,而蒋中正排名第四。8月13日,蒋中正正式卸任,武汉国民政府于8月底9月初陆续迁往南京。

看完上面的介绍,你对7·15政变了解更多吗?更多中国著名历史事件,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松锦大战 松锦之战清军损失究竟有多大下一篇:蔡文姬简介 蔡文姬生平经历 如何评价蔡文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