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为曹操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导语:大家好,说起曹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奉迎天子到底给曹操带来了什么机遇和风险?  公元196年对于汉献帝,对于曹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亲自到洛阳迎接汉献帝回到许昌,汉朝的首都正式迁到许昌。同样就在这一年,汉朝更改年号,新的年号叫建安。  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所起的一种名号。汉献帝一共六个年号,第一个年号叫永汉,就是汉朝长长久久,永永

大家好,你们一定听说过曹操的话。

大家经常听到“做皇帝”这句话,那么迎帝给曹操带来了什么机遇和风险呢?

公元196年是汉武帝和曹操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亲自去洛阳迎接汉献帝回许昌,汉朝首都正式迁到许昌。同年,汉朝改称,新称建安。

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年份的一种名称。汉献帝共有六个封号,第一个叫永汉,意思是汉朝延续了很久,永远,永远。很有意思的是,汉朝结束在汉献帝手里,没有永汉。

汉献帝登基前七年取四爵位,建安二十五年。建安是什么意思?建安安建的意思是在世界上建立和平与安宁。汉献帝今年才十六岁,但是前十六年太惨了。他失去了父母,他的兄弟被杀了。然后他四处游荡,被追逐和绑架。有时候他吃不好,睡不好,活不好。把元旦改到建安,是希望天下太平。以后别折腾了。

我们经常听到“做皇帝”这句话。其实这句话不是曹操说的,是袁绍说的。准确的说是袁绍谋士说的。其实当时迎接皇帝最好的机会是袁绍,而不是曹操。袁绍与汉献帝关系密切,手头有钱,有兵,有粮。

当时袁绍的重要谋士鞠寿说服了袁绍。“既然我们已经定居了许多地方,我们就应该接管皇帝,拥天子以令天下诸侯,并积蓄力量讨伐抗命者。谁能阻止我们?”当然,袁绍没有听这个建议。为什么?其实袁绍自己心里是想当皇帝的,不想把汉献帝拉到自己身边,受制于人。袁绍没有接汉献帝,就把机会留给了曹操。

当时,曹操的部下毛杰对曹操说:“我们必须侍奉田字,才能不做大臣。”奉天子和天子,一个字不同,意思很不一样。袁绍拿天子当人质,毛杰的奉天儿子为皇帝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曹操听了毛杰的建议。公元196年,他亲自带兵洛阳,迎接汉献帝到许昌,重建朝廷。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迎天子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事情。那么曹操迎接天子之后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优势呢?他们带来了什么风险?

迎接天子带来的第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处就是人才的臣服。曹操以前是州牧,是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他一般只招辖区内的人。汉朝用人制度叫征,什么叫征,就是皇帝看重谁,征用谁;什么是君主,就是政府,比如宰相,谁看重征用。所以曹操才有了从天下招人才的便利。

曹操后来成了朝廷大臣空。曹操招的人很多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自己的部门空。师空是朝廷宰相。你的总理要在办公室处理公务,总理办公室需要招人。招聘方式和人员由您的部门决定。所以当时曹操的很多人才都是曹操以师空的名义招进来的。比如郭嘉和郭嘉的官职是什么?公司/军队提供饮料。你什么意思?不是郭嘉酒量大。公司空的酒水单是指公司空办公室的首席军事参谋。军队是军师,祭酒是头领的意思。曹不仅以师空的名义招人,而且在曹操迎帝后还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招人才。

比如有个大臣叫王朗,王朗当时是会稽太守,相当于现在的杭州市长。王朗,一个人,统治着一个非常强大的地方,却不能打仗,被恶霸孙策打败。然后在孙策手下当官,留在江东。王朗很有名,是个人才。曹操早就听说过王朗的名声,所以他在招募王朗入仕中央时扮演了皇帝的角色。这个应该是之前发布的。如果曹操征召王朗为兖州牧,不仅孙策不放,王朗本人也可能不去。现在皇上叫你上来,孙策,你不用听曹操的,你要给皇上面子,所以孙策别无选择,只能放了王朗。王朗来到曹操身边,功不可没,后来成为魏建国后的三公。

曹操还有一个大臣叫华歆,和王朗一模一样。他就是这样来找曹操的。华歆当时也投降了孙策,华歆是个清官,管理得井井有条,很有才华。曹操还以皇帝的名义叫华歆回去做官。孙权当时不想放手,华歆却想走。曹操用圣旨,朝廷想用人。不放手,就得放手。如果你不放手,你就是反对法院。

当我得知华歆要离开孙权时,成千上万的人为华歆送行,给华歆的礼金达数百金。华歆当时没有拒绝,而是偷偷记下是谁送了多少钱。华歆正要上路的时候,把礼物一件一件的还给了大家,说:“我不想拒绝大家的愿望,但是给我的礼物太多了。我会远行,路上带着那么多财宝会造成灾难。请帮我一个忙,把礼物拿回来。”就这样,华欣原封不动的把礼金退给了大家。你看这么好的人当官,曹操的信来了。

后来曹丕立魏,有三个宰相,一个是王朗,一个是华歆,一个是贾诩。也就是说,魏国开国的丞相,曹操没有花一分钱,也没有花一兵一卒从孙策、孙权那里来。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才听说曹操欢迎皇帝主动投靠曹操。比如曹操手下一个叫赵炎的将军,因为战争躲在荆州。他听说曹操迎接皇帝,就对他的好朋友说:“曹操是命运的载体,一定能拯救世界,稳定人民。现在是我回去的时候了。”然后赵俨带着男女老少出发,去找曹操。这个赵炎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在三国时期非常厉害。赤壁之战时,赵炎掌管七军,包括张辽、张合、于禁。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郭嘉、荀攸,他们都是在这个时期投奔曹操的。

迎接天子带来的第二个效果,就是王子们的投靠。

第一个与曹操达成政治协议的是马腾、韩遂这两个西北割据势力。公元197年,马腾和韩遂表示愿意臣服朝廷,把儿子送到许昌当人质。这为曹操消除了西北威胁,使曹操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周围的敌人。

第二个和曹操达成政治默契的不是别人,正是恶霸孙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操和孙策是姻亲,孙策的弟弟孙匡的妻子是曹操的侄女。曹操的儿子曹彰娶了孙本的女儿,孙本是孙策的表妹。

孙策想娶曹操有两个原因。第一,曹操和孙策当时都有同一个敌人,就是袁术。袁术称帝淮南,成为曹操、孙策攻击的对象。第二,孙策当时在江东不稳定,急需朝廷给自己封号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因此,公元197年,孙策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沿袭其父孙坚的武成侯称号。公元199年,曹操封孙策为汉朝大将,赐武侯爵位。

第三个归附曹操的是张绣。关于张绣的事情很复杂,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谈谈。张绣是当时护送汉献帝到东方的军阀张继的侄子。后来,张继战死,张绣率领叔父的军队,驻扎在宛城,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公元197年,曹操南下张绣,张绣投降,但不久张绣背叛了曹操。关于张绣这次背叛的原因,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首先是张绣投降后,曹操娶了张绣的遗孀邹嫂为妻。张绣非常不满。曹操知道张绣对自己不满,心中狐疑。他有一个杀死张绣的计划。结果,张绣注意到张绣攻打曹操。

秦汉时期,寡妇嫁人非常普遍。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古代,男人是家庭收入和劳动的保障,没有丈夫的生活很成问题。比如曹操有个谋士叫荀攸,荀攸死得早。荀攸的好朋友钟佑说:“没想到好朋友死得这么早。我现在就想娶你老婆阿姨,让她有个好归宿。”可见三国时期,好朋友因病去世,所以曹操娶张绣的小姨子在当时是常事。

关于张绣背叛的第二个说法是,张绣手下有一位名叫胡车儿的将军,他勇敢地为三军加冕。曹操爱才,非常喜欢胡车儿,给了胡车儿很多黄金。张绣怀疑曹操想收买自己的手,杀死自己,所以他背叛了。

我们现在分不清这两种说法是真是假。反正当时张绣是叛逆的,而曹操是毫无准备的。当时,张绣说他想进军曹操的军营。张绣骗曹操说:“我们的军车少了,但我们的行李太多,不能带武器和盔甲。请允许我军士兵穿甲。”曹操轻信。

张绣的士兵全副武装地进入曹操的军营,然后攻击曹操。战斗特别惨烈。曹操骑着一辆宝马,名叫绝艺,被箭射伤了脸和脚。曹操手臂也被弓箭击中,身受重伤。曹操的儿子曹昂把他的马给了曹操,曹操独自逃走了,但是曹昂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都死在了这里。

曹操手下有个有名的武士叫典韦。当时,张绣投降后,双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大家都吃肉,喝很多。只有典韦拿着大斧站在曹操身后。当曹操在某人面前敬酒时,典韦拿着斧头瞪着对方。张绣和他的部下没人敢看典韦。

张绣造反时,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把守营门,在阵前杀了无数敌人。一个十岁的时候,典韦拿着一把戟看着杀了敌人,穿过去的时候,矛断了十几根。他的部下死伤惨重,典韦受了几十处伤,不得不和敌人作战。敌军士兵想上前活捉他。典韦用手臂杀死两名敌兵,其余士兵不敢上前。典韦再次冲上前去突击敌人,杀死数人。此时典韦身受重伤,双目圆睁,大骂而亡。敌人不敢前进,砍下他的头,传递给对方。

曹操逃走后,知道了这个消息,痛哭流涕。他招募勇士盗取典韦的尸体,然后为典韦本人发丧,在葬礼上痛哭流涕。曹操每次经过典韦墓园,都会以中监的礼仪亲自祭奠典韦。

曹操在宛城大败,后与张绣相持数年。公元199年,曹操在前线与袁绍交战,张绣向曹操投降。怎么回事?

当时袁绍和曹操都想战胜张绣。袁绍派使者与张绣结盟。张绣原本想答应。此时谋士贾诩,公然对使者们说:“请你们回去,谢绝袁将军。你们的将军连兄弟都配不上。如何才能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当张绣听到时,他很害怕。“贾诩,你怎么这样说话!”转头悄悄问贾诩:“哎呀,看看你,我们现在怎么办?”贾诩曰:“何不降曹?”张绣不明白。“现在袁绍强,曹操弱。我们和曹操有仇。怎么才能投降曹操?”

贾诩曰:“此乃我等归顺曹操之故。曹操迎天子下令天下,也是其中之一。袁绍强大了,我们现在听话了,那只是锦上添花,人家不会看得上我们的。当我们向曹操投降时,这是一个及时的帮助。曹操肯定会看重我们的。这是第二个原因。曹操是个有霸王野心的人,一定能言归于好。除此之外,曹操以善良闻名天下,这是第三个原因。将军,不要犹豫。”张绣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向曹操投降了。

张绣投降后,曹操非常高兴,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张绣的儿子,并娶了他的女婿。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张绣奖励了2000户人家。这是什么概念?曹操著名的谋士贾诩只占有800个封地,而夏侯惇将军只占有2500个。张绣2000的封地其实很高。

给曹操带来了一个招募天下人才的机会,四面八方的诸侯也慢慢投降了。马腾、韩遂送质子,孙策娶亲,张绣于公元199年投降曹操。但是,迎天子既有机遇,也有风险,那么曹操迎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呢?

“如果你遵循它,你的权利将是轻的,但如果你违反它,你将拒绝你的生活”是风险。曹操迎候汉献帝后,起初情况并不乐观。北方有强大的袁绍,东方有袁术、吕布,南方有刘表、张绣。每个人都别有用心。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能把权力交给汉献帝。汉献帝自登基以来,一天也没有掌握过实权。但此时汉献帝已经长大,想要夺权,引起了与曹操的尖锐冲突,给曹操带来了危机。公元200年初,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关于衣服的圣旨。

正如韩曙所说,这一事件被简单地记录在历史中,没有任何细节。董承等人接受汉献帝杀曹操的密诏,透露董承等人是被曹操杀死的。据《三国志》记载,董承等人只声称有圣旨,并不清楚圣旨是否真的是皇帝所写。我们不知道这件事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曹操欢迎韩先帝重建朝廷之后,韩先帝在曹操遭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采取了刺杀曹操这样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彻底断送了曹操和韩先帝的关系,但是曹操对想自杀的韩先帝是什么态度呢?一句话,躲。平定北方后,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都城许昌迁到邺城,远离汉献帝。作为汉献帝的臣子,你杀不了皇帝,但是呆在一起太危险了,怎么办?只能回避。

从此,曹操很少回到汉朝都城许昌,每次外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邺城。比如赤壁潼关之战后,曹操回到邺城,平时留在邺城,减少了与汉献帝接触的机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屠岸无姜 赵氏孤儿案屠岸贾的儿子屠岸无姜的结局如何?下一篇:关羽为何一直不认可黄忠?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