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进攻全过程解密

导语:  在报毛泽东批准后,彭德怀决定发起对一江山岛的进攻。  1955年1月18日上午,彭德怀、粟裕、陈赓和有关负责人,走进了设在中南海居仁堂的总参谋部作战室。此时,对一江山岛的轰炸已经开始。值班参谋进来说:“前线发来电报。”彭德怀命令道:“念。”“我军航空兵在歼击机掩

  在报毛泽东批准后,彭德怀决定发起对一江山岛的进攻。

  1955年1月18日上午,彭德怀、粟裕、陈赓和有关负责人,走进了设在中南海居仁堂的总参谋部作战室。此时,对一江山岛的轰炸已经开始。值班参谋进来说:“前线发来电报。”彭德怀命令道:“念。”“我军航空兵在歼击机掩护下,轰炸机3个大队、强击机2个大队,于8时轰炸了一江山岛;另,轰炸机、强击机各1个大队,轰炸了大陈岛的指挥通信设施和炮兵阵地,现飞机已全部返航。”彭德怀听完汇报,看看手表说:“快两个小时了。”陈赓高兴地说:“过去打仗,我们总挨敌人飞机的轰炸,这次也让敌人尝尝飞机下蛋的滋味。”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说:“下午,航空兵还要配合地面炮兵实施火力准备。”

  这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彭德怀身上。他知道,大家最担心的是美国的反应和态度。他说:“我们都打过仗,知道部队出动从下决心到出发,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时间。美军要来干涉,它首先要判明情况,弄清我们是不是攻岛,是只攻一江山岛,还是攻大陈岛。还要判明我们在战区的兵力……估计一两天内美军难以到达战区。这样,我军就有了比较从容解决战斗的时间。告诉部队,占领一处滩头阵地后,后续部队要源源上去。我军能打夜战,加上明天一天,估计可以攻下来……成功与否,今天下午是关键,作战和情报部门要密切掌握情况,随时汇报。”

  地面攻击一江山岛的战斗,在当天中午12点正式开始。1.2万余发炮弹和300多枚航空炸弹倾泻在1.7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我军登陆部队在火力掩护下抢占滩头阵地,经过3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086人,俘虏567人,占领了一江山岛。情况果然如彭德怀所料,美军当天没有“协防”,直到1月底才调来大批海军、空军,迫临浙东近海。但最终,美国政府出于对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决定让蒋介石的军队从大陈岛撤退。

  从此,浙江沿海的岛屿全部解放。

  力保义务兵役制

  作为首任国防部长,彭德怀肩负着一个重任:完成解放军从战时到平常的战略性转变。大到国防制度、海防边防、战略方针,小到军队条令、训练方针,他都得从零做起。在他的推动下,从1954年到1955年,我国的义务兵役制度、薪金制度和军衔制度(合称“三项制度”)相继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确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度。但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此仍有不同看法,主要是担心战时后备兵源不足。彭德怀一直惦记着这件事。1955年9月,他在视察广东边防时,南澳岛守备团团长汇报说,岛上原本兵力不足,但这里有很多民兵,平时对他们进行训练,需要时就能参加作战,从而解决了兵源不足问题。彭德怀由此得到启发:把民兵和预备役合而为一。经过充分酝酿,他在1957年的军委会上提出“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毛泽东批示“同意”。1958年3月,他的建议得到中央政治局的认可,争议了3年之久的义务兵役制从此被固定下来。

  1955年,军队薪金制度开始实行。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彭德怀一直在观察各方反应,考虑薪金标准是否合理。1957年,他发现,军队中最高薪金和最低薪金过于悬殊,不利于发扬上下一致的光荣传统,便决定从正师级到军委副主席,每级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薪金。他将自己军委副主席的月薪,从450元降到了400元,两年后又从400元降为360元。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议考虑取消薪金制,恢复战争年代的供给制。但彭德怀几经考虑,认为“实行一种制度主要考虑它能不能促进社会发展”。于是,薪金制被坚持下来。

  彭德怀还力倡实行军衔制。在国防部会议和军委会议上,他讲到一个故事:“新中国建立以后,军队同外国的往来一天天多起来,没有军衔实在不方便。1951年时,志愿军在朝鲜板门店同美国人谈判,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军衔。为了和对方平起平坐,只好临时给谈判代表安上一个头衔,这种状况往后不能一直这样。”1955年,军衔制度开始实施。

  “三项制度”的相继实行,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起点”,使我国的国防建设逐渐步入了正轨。

  “要有自己的核武器”

  彭德怀深知科学对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因而十分重视军事科学和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

  1955年5月,彭德怀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东欧。回国途经莫斯科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动问他想参观些什么。彭德怀提出想参观海军。赫鲁晓夫说,对中国同志是没有任何秘密的,可以去看看核潜艇。彭德怀到达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舰队驻地后,舰队司令满口答应第二天就参观核潜艇,可第二天早晨又说“核潜艇已出海”。经交涉,苏联方面说可以到塞瓦斯托波尔去看,但到了那里,又说黑海舰队没有核潜艇……彭德怀对此非常气愤,回国后向毛泽东做了汇报,并提议尽快发展我国的核能事业。

  此后,彭德怀经常把钱三强、钱学森等科学家请到家里,为自己讲课。他接受钱三强的建议,决定先建一个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和一个加速器,为研制原子弹准备条件。

  1957年6月15日,天还没亮,彭德怀就起床去参观中国人自己建成的原子反应堆。技术人员把他领到一个水泥浇铸的筒形建筑前,说:“这就是原子反应堆的心脏部分。”

  “好家伙,像座碉堡!”彭德怀乐呵呵的。

  “现在还没有封口,可以看到内部,封口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得通过仪器观察。请彭总看看。”

  彭德怀说:“技术上的事,我是外行。我只说两件事:一是对废料、废液一定要严格处置,绝不要造成环境污染;二是一定要加强防护,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这次参观,让彭德怀很高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反应堆,这是个好的开端。有了它,以后就会有我们自己的火箭、导弹和核潜艇,再也不用去看人家的了!”

  但是,彭德怀最终没能看到研制出的核武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受到错误批判,从此离开军委和国防部。“文革”中,他受到残酷的批斗。即便如此,他仍然为祖国军事科技的飞跃激动不已。1964年10月,他在广播中听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1970年4月,他又听到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消息。但1971年中国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交付使用的消息,因未对外公布,他到1974年11月去世时都不知道。在临终遗言中,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念念不忘:“我国的战略防御设施不完善,国防工业和科研跟不上需要,这是我最担心的。”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彭德怀传》)

  怀仁堂力挽狂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1976年“1号文件”,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这份文件还有一项引人瞩目的内容:“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这只是风云突变的开始。同年4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中共中央的两份文件,一个是《关于华国锋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通知》,另一个是《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9月9日,毛泽东逝世。9月底,叶剑英敏锐地预感到,“四人帮”就要行动了,必须立刻采取措施。他在西山住处,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解决“四人帮”问题的方法。

  此时,被宣布“生病”的叶剑英,其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职务没有被免去,并没有完全丧失对军队的指挥权。

  考虑成熟后,叶剑英找到华国锋,商讨处理“四人帮”的办法。他提议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请”他们到会,然后宣布对他们实行“隔离审查”。华国锋对此表示赞同。

  10月6日,叶剑英像往常一样,起床,用餐,散步,看报,读书。下午3点30分,他接到了电话通知:晚上8点,政治局在怀仁堂开常委会,审议《毛选》第五卷的清样,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安置方案,要求提前1小时到。

  7点整,叶剑英乘坐的黑色红旗轿车,准时在怀仁堂门前停下。他走下车,对随员说:“你们不要随意走动,听指挥!”华国锋几乎同时到达。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则带着警卫隐蔽在屏风后,以防任何突然变故。

  7点55分,王洪文刚走进怀仁堂的大门,几名警卫就向他走来。王洪文一看不妙,立刻说:“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但话音未落,他就被制服,带进了正厅。华国锋当场宣布了他的罪状和对他实施隔离审查的决定。随后,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也一一被制服。

  当晚9点,叶剑英和华国锋召见耿飚,让他带一个营去接管被“四人帮”控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机构。晚上10点至第二天凌晨4点,中共中央在叶剑英的住处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结束时,天色已是微明。新的一天开始了!

  不避讳“穷家底”

  徐向前在很多场合说过,他是世界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了,希望早一天交班。但当时,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他。

  1980年3月,邓小平把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徐向前——主持军委扩大会议,讨论军队的精简整编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大大小小会议上,各大军区的将领们围绕军队“消肿”问题,各抒己见,如同一群医生给一个重病号会诊,开出了许多药方。3月11日,徐向前对这些会议作了总结:“在座的都是老同志,60岁以下的不多,但大家都壮心不已,都有一股劲儿……军队现代化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打起仗来军队是一部很复杂的机器。搞不好,你来我不来,自己打自己,有东西送不上去,相互联络不上。我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有些要做研究,有些也可以做些试验。”

  作为国防部长,徐向前还要承担繁重的外事工作。1980年8月,他接受了意大利著名记者纳西·皮劳斯的采访。很多人担忧,这名记者到过许多国家,爱钻空子,更何况西方总是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谁料,徐向前一见到皮劳斯,就对他直言:“我国虽然很大,但人口多,很穷,非常需要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来建设国家。”这种毫不避讳“穷家底”的态度,让皮劳斯很惊讶,也很感动。最后,他问:“我很想听听国防部长对战争持何种态度?”徐向前说:“我们一向主张和平,主张国与国通过协商,平等地解决相互分歧。我们的原则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两次发火

  在国防部长任上,徐向前两次发火的事,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至今难忘。

  一次,徐向前从内参上看到一条消息:在昆明街头,一位残疾军人佩戴着勋章讨饭。这让他十分难过。之前,他已听到不少反映:一些残疾军人的生活条件很差;一些烈士家属得到的抚恤金,还抵不上一头牛的价钱;有些地方的烈士家属甚至领不到抚恤金。每次得知这样的情况时,他总是感到难过。一次他愤怒地说:“战士战死还抵不上一头牛,这是什么政策?”于是,他特意让总参谋长杨得志向中央书记处“提要求”:地方政府一定要安排好残疾军人的工作和生活,建议国务院拨专款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次,徐向前看到一份简报上说,部队的后勤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低人一等”。他找来后勤部长洪学智,问:“你说后勤工作是不是低人一等啊?”洪学智是徐向前的老部下,一听徐帅的话,便像当年一样直来直去:“徐帅,我这个部长是挨骂的呀!”

  徐向前一笑:“有人敢骂,好,说明你还民主嘛。”

  洪学智又说:“做后勤工作的同志确实感到有点低人一等。”

  徐向前说:“打仗,没有后勤工作寸步难行。你们觉得后勤干部比人低,我看你们还比人家高呢。”

  此次谈话后不久,徐向前专门开了一次后勤工作会议,做了《后勤工作是决定战争命运的大问题》的讲话。这给了后勤干部们很大的安慰和鼓舞。

  对老百姓的疾苦,徐向前同样非常关心。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几位来北京开会的大别山区县委书记,特意前来拜访徐帅。徐向前问:“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

  这一问,顿时让气氛冷了下来。沉默了好长时间后,一位年轻人壮着胆子说:“徐帅,您还记得七里坪吧?”徐向前点点头。他怎么能忘记,那是大别山下黄安县的一个区。在那里,他指挥过黄安战役,还负过伤。

  “我陪新华社记者到七里坪做过访问。”年轻人接着说,“那里有些人家,每人只有一条裤子,想要洗洗,都没有换的。有一家姓王的,7口人只有6个碗……”

  “什么?”徐向前站起身,表情凝重地重复着,“7口人只有6个碗?”

  送走客人后,徐向前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即着手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然后向党中央写了《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派人到井冈山、大别山、陕北等经济落后的老区,进行系列调查,研究尽快改变当地面貌的措施。给中央的报告发出后不久,他的生日到了,家人要给他做寿。徐向前生气地说:“做什么寿啊!不要忘了,有一家7口人只有6个碗呀!”从此,每逢他过生日,家人、工作人员陪他照张相,就算是“祝寿”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徐向前元帅》)

  组建反劫机警察特种部队

  耿莹告诉记者,很多老帅对耿飚在就任国防部长前后执行的“军队消肿”政策,印象深刻。

  “父亲在邓小平同志和几位老帅的指导下,主抓了军队的精兵简政,那是‘文革’以后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大‘消肿’。”

  耿莹曾在父亲的回忆录中看到,当年父亲召开军委会议动员部属说:“现在这个样子化不了(实现国防现代化)……我们都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大家都懂得指挥机关人多了,高大了,并不能提高效率,反而很多事情难办。过去办事情简单,一个电话,或者把人找来,当面几句话一说,回去就办妥了。现在办事情有些人搞官僚化那一套……搞那么多干部,说是能上能下,实际上能上难下,提起来高兴,降下去就不高兴,还要骂娘。现在要消肿,做三年计划,真正消肿!”

  为保证简编部队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军务动员,耿飚提倡首先把预备役搞好。转业复员的官兵要搞预备役登记。耿莹说:“父亲还给他们讲了《花木兰》的例子。他说‘你们看朝廷里就有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一旦打仗,一个通知下来,哪一天集中,他自己带弓马,带着保留的军服就来了’。”

  在耿飚等的积极努力下,经过这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由600多万降到400多万。从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在军队序列中消失。

  耿莹对耿飚在任国防部长期间组建特种警察部队的事记忆犹新。“1981年6月,父亲召开中央军委办公会议,研究如何应对国际上日益猖獗的劫持飞机等恐怖活动。”

  10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反劫机警察特种部队。“他们从武汉军区调集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封闭式训练,当地老百姓称他们是‘敢死队’。”

  就在训练紧锣密鼓进行时,1982年7月25日,中国民航发生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劫机事件。民航兰州管理局的一架飞机遭5名歹徒劫持,命令机组改飞台湾。“父亲立即到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现场进行指挥。后来机组人员在乘客的配合下,制服了歹徒。”

  1983年,耿飚倡建的警察特种部队并入新成立的武警部队,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大队”,任务为反劫机、反恐怖、反暴乱。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耿飚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庆余年言冰云是好是坏 言冰云娶了谁下一篇:庆余年一共有几季 庆余年第二季什么时候播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