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无什么之什么 18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会被人称作“无夏之年”呢

导语:  还不知道:18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的1816年没有夏天。  在这一年中出现了6月下雪,7月结冰,8月霜冻的现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们称作“无夏之年”,甚至有人把这一年称作“冻死人的18

  还不知道:18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的1816年没有夏天。

  在这一年中出现了6月下雪,7月结冰,8月霜冻的现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们称作“无夏之年”,甚至有人把这一年称作“冻死人的1816年”。

  这一年夏天,低温席卷了全球。最为严重的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整个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因此下降了近3℃。

  当时处于嘉靖年间的中国同样未能幸免,云南因此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

  

  那么,造成此次“无夏之年”低温天气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这是因为前一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的。

  这座并不著名的火山海拔有2851米,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在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开始隆隆发作。驻扎在数百公里外爪哇岛上的士兵,以为发生了战争,立即全副武装集合,等待着上战场的命令。

  这座火山强势喷发时,把多达150立方千米的尘埃和岩石抛到空中。喷涌而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渣覆盖了巴哇岛方圆一百英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约3.7米。

  炽热的岩浆以每小时上百公里的速度,顺着山势倾泻而下。所过之处万物俱焚,山脚的森林和草场,都被焚烧殆尽。

  这次坦博拉火山喷发和其后引发的海啸,是有记载以来损失最为严重的,共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喷发的火山灰,冲上平流层,形成了一个大约4亿吨的巨大气体,将地球层层包裹。

  这些气体中,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它们在大气层中经过反应后形成溶胶,阻挡和反射了太阳光,使得太阳的热量难以抵达地面,从而导致极端低温天气,最终形成1816年的“无夏之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无颜 繻葛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一战之后周天子从此再无颜面可言呢下一篇:三国最后谁赢了 三国鼎立最后谁赢了 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