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他说过的这七句话, 让后金士气大振,接连大捷

导语: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在河图拉城举行登极仪式,自称“纳天命,培万世之智汗”,将国家命名为后金,确立了袁的天命,比喻天命归己。努尔哈赤建立后,明朝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施加政治经济限制,比如利用叶赫部干涉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停止贸易,挑起边境纠纷。天命三年,即明朝万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在河图拉城举行登极仪式,自称“纳天命,培万世之智汗”,将国家命名为后金,确立了袁的天命,比喻天命归己。努尔哈赤建立后,明朝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施加政治经济限制,比如利用叶赫部干涉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停止贸易,挑起边境纠纷。

天命三年,即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叙说我起兵原因,知我报天之意”,向全军郑重宣读“七大恨”,向天发誓:他为明朝发兵,从此誓反明廷!第一恨是明军“无理取闹境外”,杀了祖父爵长安和父亲塔克施。第二恨是明朝背信弃义,“派兵把守叶赫”。第三个恨制是陈明背誓,指责建州杀了边采边挖的汉人,逼建州派十人到边上。第四恨是明朝“出兵保卫叶赫”,使叶赫“转嫁蒙古”给努尔哈赤的女儿和儿子戴山。第五恨是明廷派兵驱逐柴河、自拉、法那哈等地的女真,“不能收割”。第六恨是明帝听信了叶赫的谗言,派人去送信,“备书而谗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强迫努尔哈赤从吞并的哈达地区撤军。

“七大恨”阐述了后金的“崛起原因”,表现出“报天之意”,既是对民众的誓言,也是一篇开派的文章,是与明朝决裂的宣战。在入关前的清明大战中,努尔哈赤、皇太极甚至多尔衮都用“七大恨”告诉天空,以示民心,鼓舞士气。而《史记》中的巡抚王认为,努尔哈赤七大恨告诉天下的真实意图,不过是为了实现个人野心的种种借口,而只是为了寻找一个看似恰当的理由,让他主动挑起战争,从而挑起女真的民族情绪。

但无论如何,“七怨”是明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后金公然脱离明朝的一面旗帜。从此后金一举攻占抚顺和清河诸城。天命第四年,萨尔胡一战,努尔哈赤击败明朝四路大营,大获全胜。此后双方关系发生变化,后金开始由守转攻。两年后辽阳、沈阳甚至占领了大片领土,奠定了拿下中原的基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讽刺漫画 讽刺特朗普漫画大全 关于讽刺特朗普的漫画下一篇:曾助雍正登上皇位的这两位大臣, 为什么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