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西学东渐的主要传播方式介绍,学术思想传入

导语:西学东渐是指明末至近代西方学术思想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虽然也可以泛指从古代到现在各种西方的东西传入中国,但泛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从欧美传入的学术思想。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和官员,都影响

西学东渐是指明末至近代西方学术思想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虽然也可以泛指从古代到现在各种西方的东西传入中国,但泛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从欧美传入的学术思想。

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和官员,都影响了西学东渐。

1.传教士

明末清初,传教士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传教士,主要是天主教耶稣会士,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同时引进西方科技学术思想,翻译了大量西方学术书籍。其中,利玛窦、朱利奥·阿莱尼、汤若望等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随着西学东渐,新教牧师也开始进入中国,天主教牧师也随着口岸的开放往来于各地。他们设立教会学校和医院,设立出版社,设立期刊,翻译大量各种书籍。它为西学的引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其他来中国西部的人

除了传教士,很多来中国的官员和探险家也成为了介绍西学的重要媒介,比如洋务时期戈登将军对中国军事的影响。赫德主持海关总税务司,对西方管理制度的引进、书籍的翻译、西方最早军乐队的引进都产生了影响。

中国人出国

1.旅行者、商人和外交官

明末清初,很多中国人随传教士前往欧洲,但前期没有留下相关文字,对西方文化的传入影响不大。康熙年间陪同四位传教士到罗马的樊守义写了《申》一书,描述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建筑、风俗等。《海录》对中国人了解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是乾隆年间的商人谢游历欧洲后所写的获利丰厚的《海录》,流传较广,记录了欧洲的贸易、工艺、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地理。

鸦片战争后,更多的中国人自己出国。19世纪40年代,林震的《西游记》记录了他的欧美之行。近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王韬,1867年游历欧洲,1870年出版《法国概论》、《民众战争法》两部著作;1879年去日本旅行影响了他的各种想法。商人李贵,1876年赴美参加世博会,写下环球旅行新纪录,成为第一个环球旅行一周的中国解说员,介绍了美国学术科技的发展。

1866年,由于洋务运动的推行,清政府派官员宾纯等人考察欧洲12国,并撰写《笔记》;1868年至1870年,满族人志纲首次正式出使欧美,并撰写了《第一任驻泰西大使》。此外,早年游览过宾春的文同博物馆学生张得一,此后多次游历欧洲,并撰写了七部关于航海的书籍,对欧洲的社会和学术文化进行了更深入的描述。

光绪年间外国使节建立后,更重要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去欧美写游记。由于使臣比普通旅行者停留的时间更长,他们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也更深,其中郭嵩焘、刘锡鸿、、、许、薛福成等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大。甲午战争后,中外交通大开,出国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2.国际学生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是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早期的留学生大多出国深造。1850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的洪榕和1848年去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的黄宽就是早期留学生的代表。在学习期间,洪榕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不足。回国后,他希望更多的人出国学习西方的东西。在他的努力提议下,清政府终于在1872年派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孩子,第二年又有了第二批。中学毕业后,他们主要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虽然他们被1881年改变政策的清政府招募,但他们对西方感兴趣。

另一方面,自1875年以来,福建造船厂和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陆续被派往欧洲国家留学,为晚清西方海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最著名的严复对西学的引进影响很大,而不是军事。

与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数量少且零星的事实相比,甲午战争后,首先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风潮,出现了一大批靠官方补助和私人旅行留学日本的学生,这对向日本学习西学有很大帮助。此外,1900年后,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赴美留学经费,大大增加了赴美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法国留学是在1912年前后,当时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发起了勤工俭学运动,使很多人到法国留学。这一大批留学生直接接触西方教育,使他们能够直接将西学引入中国。

但这些留学生逐渐习惯了西方生活,信仰耶稣,对清政府不满,所以清政府严禁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

书籍的出版和流通

西方书籍的翻译和写作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各种出版的书籍和简介可以在下面的书单和各个学科的相关内容中找到。本文主要讨论书籍的出版和流通。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期间,虽然出现了大量由教士和文人合著翻译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并未引起当时一般社会的重视,也未能进入晚明发达的商业出版业。

从19世纪初开始,最早开始大量出版西方书籍的是西方教会组织。比如1843年,英国传教士马多克斯·上海创办了莫海图书馆。莫海图书馆出版了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科学和宗教的书籍,如《新约全书》、《大美洲联盟简介》、《自然史新编》、《植物学》、《微积累的生成》、《代数》。它还出版了中国期刊《六合丛谈》,这是道县时期翻译和引进西学最重要的出版机构。此外,早期重要的西方

1887年,由传教士和外国商人组成的光学会是另一个重要的西方出版机构。它出版并翻译了大量的政治、科技、历史地理、法律书籍,尤其是1895年以后,成为康有为等维新派思想的重要来源。

另一个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实施下建立的。其中,1865年成立的上海江南制造局,译著最多,影响最大,尤其在科技方面。文同博物馆对国际公法、化学和法律书籍的影响最大。此外,福州船务局、开平矿务局、天津机械局、上海粤方言博物馆、广州文同博物馆等机构都有翻译出版机构。

中国的私人出版社始于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出于商业考虑,他们的出版重视引入流行知识和与促进新教育一起出版的新教科书。同时,由于他们的出版社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为向更广泛的公众传播西学新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1912年成立的与商业竞争的中华书局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

关于图书的流通,除了书店和书店之外,戊戌时期各种图书馆也开始发展,希望改变中国官员私藏图书、不善于流通的传统局面。最早的时候,改革派在全国各地成立社团,并向公众开放藏品进行借贷。除了传统的学术书籍之外,许多西方书籍也被添加到藏书中以供借阅。

对于公共图书馆,1902年清政府规定所有大学都要设立图书馆,1905年湖南建立了第一个大型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西方书籍。此后,各省逐渐建立。到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都更加发达,在民间传播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与书籍相比,杂志和报纸在传播最新的西方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定期出版。第一阶段西学东渐,没有期刊出现。

晚清早期期刊多为教会期刊。中国最早的期刊是《世俗调查月报传》,由英国耶稣会牧师马礼逊和米利安于1815年在马六甲共同创办。虽然没有在中国出版,但很多流传到了中国。在中国,荷兰教士卡尔·居兹拉夫于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方考据统计月刊》介绍了西方文化、新闻、文学等。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传教士陆续创办了各种期刊,但大多时间不长,发行量影响不大。

1853年,理雅各和麦华佗在香港创办了小说《颜二观镇》。1854年,美国传教士玛戈特在宁波创办中外报。1857年,莫海图书馆的魏烈亚力出版了中国期刊《六合丛谈》;1862年,英国耶稣会士在上海创办《中西杂记》。1868年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乐至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广泛介绍了西方的各种知识,流传时间长,发行量大,是晚清传播西学的重要媒介。1872年,北京京都史医院创办的《中国的。此外,英国约翰·傅兰雅于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是第一份专门的科学期刊,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引进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1895年甲午战争的刺激下,出现了一大批中国人创办的刊物,多用于宣传西方政治思想和学术,包括康有为1895年创办的《万国公报》、1896年创办的《实力报》、梁启超同年创办的《时事报》。这些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早期教会刊物和《五序》,1898年《清议报》在日本横滨创刊后,1901年因大火停刊,《新民丛报》创刊。与此同时,革命者在日本有了《人民日报》。两家报纸之间的辩论激发了读者对政治事务的热情参与,以及他们对许多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理论的理解。

辛亥革命的成功,减少了晚清政治期刊的热潮。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是一种以文化讨论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期刊,《新青年》等同类期刊对民国时期西方思想的引进产生了巨大影响。

报纸

与期刊相比,报纸大多具有报道和商业的性质,但缺乏深入的知识。但由于出版时间快,发行量大,有助于西方知识和新闻的广泛传播。在影响最大的报纸中,由英国商人匹克伍德于1861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新报》不仅刊载新闻和商业新闻,还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1864年,香港先后出版了中外公报、最近的记录和中文版的《德晨溪日报》。后来,另一位西方商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了《申报》,后来成为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报纸。虽然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和轶事上,但它也包括对西方思想和新闻的报道,以及读者提交的关于中西文化接触的讨论。

1874年,王涛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由华人创办的中文日报。王韬写了很多主张改革自强的政治主张。

1895年以前,新报纸的影响还局限于沿海港口。然而,1895年后,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大大增加了。比如神宝加大了布局和配送面积。此外,更多的报纸开始竞争,包括《上海新闻与时报》、《天津大公报》等。此外还有《警钟日报》等革命报纸,各家报纸在早期就开始关注文言文,转向更贴近口语。

新学校

明末清初,教士朱利奥·阿莱尼所著的《外国教授纪律》中引进了欧洲国家的学校制度,但被当时的学者所忽视,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教育。晚清时期,西式新学校开始逐渐建立,成为学习西学的重要媒介。早期的西式学校大多是西方人创办的,尤其是教堂。

最早的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成立的莫里森学校,广州也成立了类似的学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在各个港口广泛建立。天津条约后,它们进一步发展到大陆,成为早期西学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渠道。格致学院由徐寿和约翰·弗莱尔于1876年在上海创建,是一所早期教授西方自然科学的学院。

在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相关人才,清政府也开始创办新学校,最早的有北京的文同博物馆和上海的广州话博物馆。后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专门从事天文、电力、医学和军事的西式学校。这一时期教会学校进一步发展,开始淡化学校的宗教色彩,对西学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甲午战争的刺激和戊戌变法的倡导下,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大量的传统书院被改造成新式学堂。然而,1905年科举的废除使传统的私立学校失去了主要作用,走向衰落或转型。清末新政正式采用西学学制,规范各级学校,学习西学的内容更加广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哪位开国上将长征时被称赞为“铁屁股” 哪位开国上将长征时被称赞为“铁屁股”下一篇:民国闺秀:张充和的生平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