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杜月笙长女回忆父亲:最看重子女学业 杜月笙长女回忆父亲:最看重子女学业 几个孩子都走的是正道

导语:杜的大女儿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她最看重孩子的学业,几个孩子都走对了路。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看看吧!1928年,杜月笙娶了京剧名伶姚玉兰为第四房太太。当时杜月笙已经42岁。两年之后,姚玉兰为杜月笙生下了杜美如。 杜月笙的大太太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儿子。二太太生了三个儿子,三太太生了两个儿子。杜美如出生之后,作为杜家的第一个女儿,备受杜月笙疼爱。 疼爱归疼爱,但是杜月笙对女儿的教育

杜的大女儿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她最看重孩子的学业,几个孩子都走对了路。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看看吧!

1928年,杜月笙娶了京剧名伶姚玉兰为第四房太太。当时杜月笙已经42岁。两年之后,姚玉兰为杜月笙生下了杜美如。 杜月笙的大太太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儿子。二太太生了三个儿子,三太太生了两个儿子。杜美如出生之后,作为杜家的第一个女儿,备受杜月笙疼爱。 疼爱归疼爱,但是杜月笙对女儿的教育还是非常严厉的。杜美如回忆,每次见到父亲,第一件事都是问学习。杜美如曾经有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杜月笙责罚,狠狠打了十鞭,直到长大之后还心有余悸。 1949年,杜美如19岁,随着父亲去了香港。两年之后,杜月笙去世,身边仅有11万美元,杜美如作为没出嫁的女儿,拿到6000美元,随母亲姚玉兰去了台湾。 杜美如在台湾与一位中校飞行员相爱成婚,1969年,她的丈夫赴约旦大使馆任军事参赞兼大使助理。杜美如追随丈夫,远赴中东,这一待,就是四十多年。 当时约旦国王侯赛因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曾说:「 ”中国菜这么好吃,许多国家首都都有中华菜馆,为什么安曼却没有呢?”杜美如的丈夫对此非常心动,在退役之后,用全部养老金在约旦的首都安曼开了一家中华餐馆。餐馆经营得不错,始终高朋满座,还在阿联酋开了分店。 尽管随丈夫在中东待了几十年,杜美如却始终心念故土。她在参加访谈的时候说,「 ”这么多年来,我可以说是朝思暮想,常常在睡梦中想到上海。” 所以,虽然在中东待了快一辈子,杜美如却始终没有买房,坚持租房居住,只因不愿在异国买房置业。她的心愿是希望落叶归根,回到中国。而当问她有没有加入约旦国籍,杜美如笑说:「 ”我才不要做阿拉伯人!” 回忆起父亲杜月笙,杜美如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杜月笙严禁子女沾染烟赌娼,希望他们不要走黑道。他常对儿女们说:我小时候家境贫穷,没有机会念书,现在你们有了读书的机会,一定要珍惜。 子女们也实现了他的愿望。杜月笙的长子成了银行职员,次子任职于联合国总部,第三、第四个儿子在商界打拼,五子毕业于黄埔军校,之后留在上海工作。第六个儿子也定居上海,做着普通工作。七子杜维善先在台湾地质部门,后迁居加拿大经商。杜维善曾经将毕生收藏的名贵古钱币捐赠给上海,获得市政府授予的「 ”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 女儿们除了杜美如之外,次女杜美霞一生致力于推广京剧,曾任孟小冬女士国剧奖学基金会董事长。三女杜美娟则嫁给了一位华裔美国外交官。 杜月笙的儿女们都遵从了他的愿望,无论为官为商,或者从事普通工作,他们都并未再走他的老路。如今子孙虽然四散各地,但是都有很好的发展,如果杜泉下有知,也当感到欣慰了。 作者:柠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唐山东欢坨矿历史 唐山东欢坨矿历史下一篇:北大历史考博没有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专业吗 北大历史考博没有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专业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