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英雄一辈子的慕容垂 英雄一辈子的慕容垂 为何失败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导语:为什么一生的英雄慕容垂失败了?父母的爱子,影响深远。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在前燕时屡有战功,复建燕国,建立后燕,后又灭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 参合坡之战坑杀后燕半数精锐,老英雄慕容垂的最后一击,是为自己的尊严?还是为子孙后代的江山? 一切都要从一场战争说起。这一年是公元395年。后燕太子亲率八万精锐,打算教训一下越来越嚣张的拓跋珪。 而拓跋珪便

为什么一生的英雄慕容垂失败了?父母的爱子,影响深远。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在前燕时屡有战功,复建燕国,建立后燕,后又灭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 参合坡之战坑杀后燕半数精锐,老英雄慕容垂的最后一击,是为自己的尊严?还是为子孙后代的江山? 一切都要从一场战争说起。这一年是公元395年。后燕太子亲率八万精锐,打算教训一下越来越嚣张的拓跋珪。 而拓跋珪便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也是在五胡十六国激荡动乱的历史长河中,比较惹人注目的大块鹅卵石。 说起北魏和后燕的关系,两者算是相爱相杀。 当年北魏为来便于控制塞北诸多部落和附属国,有意培养一个小弟。而后燕皇帝慕容垂见年轻的拓跋珪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流亡经历和性格气质,于是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应该是在多巴胺的催动下,慕容垂为拓跋珪提供了很多帮助,直至帮助他建立的北魏,并看着他羽翼日丰。 不过,拓跋珪一点也不安分做一个听话的小弟。随着自己势力的日愈雄厚,他便不想事事受后燕掣肘,欲意独立,于是双方开始产生摩擦。 就像恋人一样,蜜月期过后便会小吵小闹,然后动不动就摔锅砸喷,最后甚至拳脚交加。 而此时,后燕和北魏俨然已走到了最后一步。 有句话说,在感情中谁付出的多,分手的时候谁就会最痛一点。很明显,北魏就属于后者。 所以,在这一年的五月份,鬓发斑白的慕容垂咽不下这口气,便派太子慕容宝带队好好修理一番,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自己养大的狼,自己固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毕竟曾经对方在自己的眼中,怎么看,都是要更弱小一些。 在形势上的误判成为了他失败的第一个因素,不过这还不是最为致命。更为致命的是:这个时候,慕容垂是没有把拓跋珪放在眼里。想着臭小子,我这辈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别得瑟,看我怎么轻轻松松地把你灭掉。 这样在战略上,就犯下了轻敌的严重错误。 《礼记》:「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慕容垂英雄了一辈子,人家看不起拓跋珪其实是有资本和能力的,这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他的儿子,慕容宝,也就是参合坡之战实际上的指挥官,也抱着这样的心态,这样就很可怕了。 拓跋珪自小经历苦难,九死一生,练就了沉稳勇武的性格,又极富谋略,善于用兵。而你慕容宝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 就这样,八万精锐的骑兵队伍就在慕容宝令人捉急的智商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作为父亲的慕容垂,为了给儿子争功绩,聚人心,几乎让捎走了后燕全部的家当的。八万精锐骑兵,而拓跋珪举国骑兵估计也不到二万,这仗闭着眼也应该打赢了吧。 但悲剧的时,历史总是喜欢开一些事与愿违的玩笑。 拓跋珪采取「 ”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于参合坡大败后燕军队,赢得了胜利。对于俘虏的士兵,拓跋珪顾及放虎归山后遭到报复,便心一横全部坑杀。要知道,五胡时期北方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人口基数本来就少,这八万人几乎要掏空了后燕的全部中坚力量。 这一仗带个后燕的不仅是战败的耻辱,更是无数家庭的痛苦和哀嚎。妻子再也等不回丈夫,儿子再也等不回父亲,弟弟再也等不回兄长。 慕容垂在听到战败的消息后雪鬓霜鬟,眼神悲怆,殿外风声萧萧,犹如数万忠魂的低吟哀嚎。拓跋珪,是他一口喂大的狮子,如今终于尝到了被反咬一口的滋味。 怎么办?是退下来舔一舔伤口,还是奋力再击,为慕容家族争得荣耀。 卧榻之下是余惊未退的太子慕容宝。虽然皇后曾劝谏太子姿质雍容,优柔寡断,远非匡国济世的雄杰。但对于这个儿子,慕容垂总狠不下心。他是慈父,却不是严父,寄人篱下的岁月早已镌刻在父子间的感情纽带。所以,他并不打算做晋献公。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存亡之道。参合一役,精锐悉数坑杀,我燕国还有再战的能力吗? 慕容垂望之二刀,锋刃乍寒,遥想当年,43岁的慕容垂一路杀白马祭天,斩津吏渡河,携妻带子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之后又以一己之力建立的强大的后燕。 而如今,自复国以来便已十年未操兵戈,虽然老骥伏枥,但不知宝刀是否未老。 慕容垂其实早该知道,慕容宝失掉了抗击强敌的能力。一个人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小被优越舒适的生活浸染,被尊贵的身份所束缚。虎父无犬子在这里成了最大的笑话。 所以,慕容垂心里清楚,这一仗必须要打。如果他不能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制服拓跋珪,那等到他归西后,慕容宝一定不是拓跋珪的对手,所以必须趁早除之,一句后患。 归根结底,祸根其实都是自己从前埋下的。无论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拓跋珪,还是自己养育出来的慕容宝。 在《漫长的旅途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张随时可能会输掉的牌,在人生中寻找补救的方法。” 慕容宝就是他手中注定不得不顾及的「 ”牌”。最后的他,哪里是在打战,分明只是一场豪赌。他要赌的不是自己的一世英名,是让儿子更安稳的坐在宝座上。 于是公元396年,已入风烛残年的慕容垂率军翻越恒山,凿通山道,于平城大败魏军。 但不幸的是,在乘胜北进途中,造化使然误入参合陂,见先前燕军将士积骸如山,士兵无不恸容,嚎哭震天。慕容垂更是悲从心来,吐血得病,不日而亡。这样的豪赌最终还是输了,英雄的一生就这样以一场凄惨的胜利结束了。 现如今千年已过,望穿风尘,道一声天罪也,英雄去了还谁? 作者:耳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民国的军事制度 民国的军事制度下一篇:历史秦王 历史秦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