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百年前的故宫老照片 百年前的故宫老照片 看到一个王朝的背影

导语:一百年前,故宫的老照片,看到的是一个朝代的背影。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本图集摄于1900-1903年间,当时仍未向普通民众解禁。 正大光明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1903年和1906

一百年前,故宫的老照片,看到的是一个朝代的背影。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本图集摄于1900-1903年间,当时仍未向普通民众解禁。 正大光明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 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 ”国门”,位于天安门正南,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照片上是大清门的内侧,自天安门广场拍摄。 午门,紫禁城正门,只有皇帝出入正门,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太和门: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清代初年皇帝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 ”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中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场所。 保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 ”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的「 ”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紫禁城内廷正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场所。 翊坤宫: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为贵妃时居住于此。后来慈禧住储秀宫时,每逢节日就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 前门与崇文门之间的城墙 大清门迎銮,应该是1901年慈禧、光绪自西安回銮时进大清门时的情景,远处是天安门。 — 摄影:林京 在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 ”内九外七皇城四” 今天让我们从「 ”皇城四”开始,以紫禁城结束。 一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 摄影:林京 连接紫禁城的皇城四门 过去的皇城四门气宇轩昂, 他们分别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如今,皇城四门只剩天安门一门。 天安门/1900年 Tiananmen , 1900 天安门初名承天门,在明清两代是国家举行颁诏大典的地方。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此帧照片为我们展示了天安门被侵略者炮火击伤后的惨状。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从金水桥向北出发, 来到了雄伟壮观的紫禁城午门。 天安门前金水桥/20世纪初 Golden River Bridge in front of Tiananmen, Early 20th Century 天安门前设五路金水桥,称外金水桥,与午门北侧的内金水桥相对应。此帧照片的远景为长安左门,是明清两代殿试宣示「 ”黄榜”的地方,民间有「 ”龙门”之称,今已不存。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紫禁城正门—午门 午门为紫禁城正门,在南面城垣的正中,是紫禁城四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紫禁城最高的建筑。午门城台上有一座主楼,两侧为钟亭、鼓亭,两翼城台南端又各有攒尖的阙楼,因其形若凤凰展翅,故午门又被称作「 ”五凤楼”,形制上继承了中国古代宫殿南以朱雀门为皇宫正门的传统。午门中央门洞为皇帝出入的「 ”御路门”,此外只有大婚时皇后喜轿入宫,殿试高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出宫时可以走中门,以示皇帝的优崇。午门也是皇帝经常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皇帝出午门祭太庙时击鼓,祭社稷时鸣钟,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 午门旧照 午门/1912~1927年 Wu Men, 1912-1927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尚未诞生,而当时的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决议,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作为临时国旗。直到1928年北伐成功,北洋政府倒台,五色旗被「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鸣钟鼓—神武门 旧时,交泰殿内大自鸣钟报时后神武门鸣钟鼓,城外钟鼓楼亦随之响应。神武门门外上方匾额「 ”故宫博物院”为着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 神武门近照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东华门、西华门 在紫禁城东、西华门两侧,都立着两人多高的大石碑,上面刻着「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清代规定,只有贝子以上的皇亲国戚,和年事已高的官员,经过皇帝特别批准,可以骑马或坐轿入门,但也只是从东华门到箭亭,从西华门到内务府总管衙门,进入内廷仍然需要步行。 东华门旧照 东华门/1900年 Donghua Men , 1900 东华门是紫禁城四门之一,清初东华门只准内阁官员出入,乾隆中期特许高年一、二品大员出入。遇大丧期间,皇帝、皇后、皇太后梓宫均从东华门出,遂其门钉为八路九列七十二颗,与其余三门不同。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西华门旧照 西华门/1900年 Xihua Men , 1900 西华门是紫禁城四门之一,明清帝王至西苑和西郊园林游幸多从此门出。乾隆年间,为庆祝崇庆皇太后和乾隆帝万寿,特从紫禁城西华门开始,沿途搭设彩棚点景,直到西郊的皇家园林。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从午门进入紫禁城, 穿越历史,来欣赏这座古老的皇家宫殿吧! 这里的一切一定会让您心潮澎湃。 太和殿广场/1900年 Taihe Dian Square, 1900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朱红色的围墙,明黄的琉璃瓦, 紫禁城里的一切,仿佛皆有前世今生。 它们在向我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也在倾听今天的北京...... — 摄影制作:任超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过, 在紫禁城里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它们的存在,让这座庄严的皇家宫殿更加神秘。 — 摄影制作:任超 前三殿后三宫为何见不到一棵树? 许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 或是为了保障帝后的安全。 中和殿/1900年 Zhonghe Dian , 1900 中和殿在明代称华盖殿、中极殿,明堂九室,形作四方,是三大殿中体量最小的一座。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古代帝王如何抵抗严寒? 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 您知道居住在紫禁城里的 皇帝和后妃们是怎样过冬的么? 太和殿/1915~1937年 Taihe Dian , 1915-1937 太和殿在明代称奉天殿,居于紫禁城中轴线的核心,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是整个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殿宇,处处体现着帝王的「 ”九五之尊”。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其实在紫禁城里, 也有「 ”地暖”,叫火地取暖, 这是明清皇宫冬季最主要的取暖措施。 不过它不是利用热水取暖,而是热气。 宫人们在宫殿的地面下用砖石砌好循环的烟道, 用烧火所产生的热气来烘暖地面, 热气由下向上徐徐上升,达到御寒的目的。 储秀宫/1900年 Chuxiu Gong , 1900 储秀宫为西六宫之一,明初称寿昌宫。光绪十年慈禧太后花费63万两白银将储秀宫装修一新,在此度过了她的五十岁寿辰。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通过巧妙的设计, 烟道还可以通到床铺的下边, 就像我国北方的火炕一样, 连床铺一起变暖了。 乾清门/20世纪初 Qianqing Men , Early 20th century 乾清门是紫禁城内廷正门,清代帝王举行「 ”御门听政”的场所。听政时,设皇帝宝座于门内正中,「 ”部院以次咨事,内阁面承谕旨”。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如今在景仁宫后殿的山墙外、 寿康宫东配殿廊下、 养心殿东暖阁山墙外, 还能看到火地取暖的通道口和排烟口。 养心殿明间外景/1922年 Exterior Scene of the Bright Room in Yangxin Dian, 1922 自雍正帝始,清代历朝皇帝均以养心殿为处理政务、引见官员和生活起居的场所。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除此之外, 还有炭盆、手炉和脚炉供皇帝和后妃们取暖。 坤宁宫冬暖阁正间 坤宁宫东暖阁内景/约1922年 Interior Scene of East Warm Chamber in Kunning Gong, Approx. 1922 「 ”喜”字屏风上悬挂雍正帝御书「 ”位正坤元”金漆云龙匾额,意示皇后位居坤宫正位。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不一样的紫禁城「 ”萌宠”小鹿 在紫禁城御花园西南方向, 有高台名曰「 ”观鹿台”, 台下尚存一道半圆形的鹿圈围栏地基, 这就是紫禁城曾经的鹿苑所在。 在紫禁城里,鹿所承载的意义颇为重要, 是对明君和太平盛世的希冀, 也是仁慈、善良的君子风范。 面对天下,鹿多寓意伉俪和谐、吉庆祥瑞,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慈宁花园/20世纪初 Cining Garden, Early 20th Century 图片来自:《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下次您再来故宫的时候, 可别忘了留意一下。 —摄影制作:任超 历经百年风雨的故宫, 有它独有的厚重感, 几百年的岁月变迁, 让我们每一次走进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 摄影制作:任超 近600岁的紫禁城, 到底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 摄影制作:任超 这里,有一场真正穿越百年的影像盛宴。 我们想邀您一同,从影像中触摸真实的历史。 重温近600岁紫禁城的隽永时光。 回眸历史,走进光影岁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秦帝国樗里疾简介秦国樗里疾怎么死的 大秦帝国樗里疾简介秦国樗里疾怎么死的下一篇: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多以失败终局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多以失败终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