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铁帽子王爷 八大铁帽子王实力排名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导语:讽刺的是,清朝是诸多铁帽子王打下来的,最后也被两个铁帽子送出去的。清朝所谓铁帽子王,不是说不能治罪,而是说,治罪后,王爵还在,可以由其儿子继承。 他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不过名气不大其后世子孙也大多无作为 清代规定,只有开国元勋和有特殊军功的宗室爵位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清初开国共有八位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

讽刺的是,清朝是诸多铁帽子王打下来的,最后也被两个铁帽子送出去的。清朝所谓铁帽子王,不是说不能治罪,而是说,治罪后,王爵还在,可以由其儿子继承。

他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不过名气不大其后世子孙也大多无作为

清代规定,只有开国元勋和有特殊军功的宗室爵位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清初开国共有八位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这八大铁帽子王中,顺承郡王相比其他几大贵族,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其后辈子孙中大多安享富贵,没有出现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就连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也声名不显,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不多。

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是代善第三子萨哈廉之次子,他父亲萨哈廉在诸多子弟中与皇太极的关系最为融洽,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坚持出兵伐明进取北京。天聪五年,皇太极设初设六部,萨哈廉掌礼部,原本皇太极准备封他为郡王,可是当年五月萨哈廉就去世了,皇太极悲痛之余,追封他为颖亲王。

勒克德浑自小就像父祖辈一样,在金戈铁马、连年征战的是岁月中脱颖而出,成为爱新觉罗氏家族新一代的军事贵族,他的前程就像新兴的大清一样充满了希望。可是,崇德九年皇太极去世后,因高层内部争夺继承人,勒克德浑的哥哥阿利达因公开支持多尔衮成了牺牲品,勒克德浑也受到牵连,被废去了贵族的身份,贬为庶人。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掌权的多尔衮念及阿礼达当初为支持自己而丧命,于是加恩勒克德浑恢复了他的皇族身份,还册封他为多罗贝勒。顺治二年,多铎统军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消灭了南明政权,彻底平定江南。其后,多尔衮命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接替多铎镇守南京。在征战中,勒克德浑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逐渐成为满洲贵族的英雄。

当时,南明政权虽亡,可反清复明的势力仍然负隅顽抗,浙东的明朝旧臣,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并逐渐控制了钱塘江以南的浙江全境,在还沿江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止清军南下,马士英和方国安率军渡过钱塘江,兵临杭州城。

勒克德浑急忙调兵支援杭州,清军锐不可当,击败马士英和方国安部。这时,湖广战场又频频告急,李自成残部进入湖广后,与南明隆武政权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会合,一时势力大增,湖广的清军岌岌可危。

顺治二年冬,多尔衮急调勒克德浑西征,挽救湖广危局,他和镇国将军巩阿岱一起,从南京水路出发。第二年初,派出重兵解了岳州之围,随后挥师荆州,消灭了大部分的明军。紧接着,勒克德浑乘胜追击,数次与明军激战,致使明军主力丧失殆尽。

湖广一役,清军大获全胜,俘虏人口、牲畜无数。对于勒克德浑的战绩,清廷赞赏有加,赏赐他黄金百两,白银二两千。顺治五年,又封他为顺承郡王,着世袭罔替。至此,以战功被封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独占其三,一时传为佳话。

顺治七年,勒克德浑病逝,年仅34岁,康熙十年追封谥号为“恭惠”。从勒克德浑短暂的一生来看,虽然也曾建功立业,但也不可否认他与其他几家铁帽子王相比稍微逊色,尤其是在关外时没有太多的功绩,大多时间都集中在入关之后。

再者,顺承郡王的后辈子孙中,没有杰出的人才,历代顺承郡王都以文职出现,虽然每每都挂上如鸟枪管理大臣、阅兵大臣等头衔,可从来没有人进入过朝廷的中枢,甚至连入关后恩封的四个铁帽子王都比他们要显赫得多。这也是顺承郡王一脉声名不显的主要原因。

八大铁帽子王实力排名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亲王,二、郡王,三、贝勒,四、贝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九、镇国将军,十、辅国将军,十一、奉国将军,十二、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又各分一、二、三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大清会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级,即亲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长子,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实行,所以将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这八大铁帽子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着,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

1、礼亲王:代善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2、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从呱呱落地时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愿,希望他一生快乐幸福。他37岁受封和硕郑亲王,45岁与睿亲王多尔衮同为辅政叔王,辅佐幼帝福临。福临亲政后,又晋封叔和硕郑亲王。

他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死后,备极荣光。在清初诸王中,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

3、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卒于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第一代睿亲王,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聪慧多智,文武双全,助皇太极成大业,功劳卓着。清朝入关,为摄政王,当时顺治帝福临只有6岁,多尔衮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高领导者。

360年前,多尔衮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点江山的主角,360年后的今天,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清宫戏中,他仍旧是最令观众感慨系之的人物。多尔衮的人生短暂,在历史的时空中却得到了永恒。他无疑是清朝王爷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4、豫亲王:多铎

爱新觉罗 ·多铎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与阿济格、多尔衮都是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的同胞兄弟。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14岁时,随兄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此后屡破明军。21岁为帅,攻锦州击溃大明一代名将祖大寿。努尔哈赤死后,1636年皇太极当了皇帝,封他为和硕豫亲王并掌管礼部。此后又出征朝鲜,掌兵部事。1642年在着名的松锦大战中,他俘获明总督洪承畴和辽东巡抚丘民仰,威震八方。1644年他随多尔衮率兵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建立大清王朝,封定国大将军。紧跟着他率军至潼关与李自成决战,大胜。5月攻破南京,在芜湖俘获福王,一举扫平了刚刚建立不久的南明弘光王朝。得胜回京后顺治帝晋封他为德豫亲王,赐冠服及金5000两,银5万两,又封他扬威大将军。此后他又连续出征讨伐蒙古苏尼特部、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硕雷车臣汗兵5万,稳定了初期的清王朝。当他凯旋回京时,他的侄子顺治帝福临亲自出安定门迎师慰问,极尽彰显情意。多铎功高爵显却不自傲,1649年多铎患天花突然病逝,时年35岁。

5、肃亲王: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第一代肃亲王。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死于清顺治五年,母叶赫那拉氏。豪格一生戎马倥偬,17岁封贝勒,24岁进和硕贝勒,28岁晋封和硕肃亲王,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传说豪格为人勇武,力大无比,有“神力王”的美誉。

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豪格居长,但作为皇长子,他活得却并不轻松。他一生受过四次大挫折:第一次,崇德元年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错失皇位;第三次,顺治元年被废爵号,贬为庶人;第四次,顺治五年,以微罪黜爵入狱,因此殒命。

6、庄亲王:硕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其中,代善、多尔衮、多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硕塞为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济尔哈朗为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岳托为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勒克德浑为礼亲王代善之子萨哈林的儿子。

八大铁帽子王为清代分封的最高赏赐,其王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这些王的子孙每一代都有一个人袭封为王。如果袭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别的后裔承袭。而其他诸王却要世降一等,如始封为亲王,其子只能袭为郡王,其孙只能袭为贝勒。始封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就不再降了,以此爵传世。整个清代除了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外,雍正以后的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以及清末的庆亲王奕、醇亲王奕也被皇帝恩准为世袭罔替之王。

以八大铁帽子王为首的开国诸王,人人能征善战,个个勇略过人,为清代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远不是那些无职无权、养尊处优、碌碌无为的后世诸王能比的。比如,礼亲王代善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封为大贝勒,与后来称帝的皇太极齐名。他辅助父汗努尔哈赤,带领众兄弟南征北战。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功占辽沈地区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睿亲王多尔衮为努尔哈赤第14子,17岁起就跟随父兄转战南北,屡建战功。特别是他亲率八旗兵入主中原,为清王朝建立全国政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清初,他被封为“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掌有清代全国的最高权力。

开国诸王不仅胆略超人,而且享有特权。他们有军事权,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本身就是一旗之主,分掌正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其他一些王也有不少佐领。他们有参政权,礼亲王、肃亲王、顺承郡王、庄亲王等人,都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政王”,直接参与清王朝的军政大事。正因为如此,这些开国之王才得到清廷的重视,并且往往委以重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八大铁帽子王”。

另外

爱新觉罗·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康熙帝第十三子,第一代怡亲王。

胤祥的一生颇具戏剧性。前36年,他一直默默无闻,且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受到圈禁。后8年,是在其兄长胤禛即位后度过的。他从一个闲散皇子骤升亲王,得到了各种特权和殊荣,长期受到压制的才华也得到充分施展。可惜他只活了45岁,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他身后备极哀荣,追谥“贤”。这是对一位死去王爷品行的最高评价。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观众,对剧中性情豪放耿直、清正廉洁的十三爷胤祥印象深刻。不过,历史上的真实是另一回事。胤祥的人生为何出现如此大的起落?与其父兄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

网评汇总:

@霍大侠44:代善本来就无心皇位,被污蔑与人不轨,更让他心灰意冷。推举皇太极,令到他的子孙后代一路顺风直到清灭。睿智!

@刘鹏283864316:是礼亲王代善家,皇太极的二哥,代善的儿子硕拖,和孙子封郡王。

@徽标49091183:十二位里有十一位都为大清或者当朝帝王上位立下过大功。只有庆王爷是靠溜须拍马上位才得到铁帽子王的。

@其实都是游戏:其实奕诓那时已是皇族远亲了,只是得到了西太后的赏识和重用。

讽刺的是,清朝是诸多铁帽子王打下来的,最后也被两个铁帽子送出去的。清朝所谓铁帽子王,不是说不能治罪,而是说,治罪后,王爵还在,可以由其儿子继承。

他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不过名气不大其后世子孙也大多无作为

清代规定,只有开国元勋和有特殊军功的宗室爵位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清初开国共有八位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这八大铁帽子王中,顺承郡王相比其他几大贵族,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其后辈子孙中大多安享富贵,没有出现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就连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也声名不显,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不多。

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是代善第三子萨哈廉之次子,他父亲萨哈廉在诸多子弟中与皇太极的关系最为融洽,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坚持出兵伐明进取北京。天聪五年,皇太极设初设六部,萨哈廉掌礼部,原本皇太极准备封他为郡王,可是当年五月萨哈廉就去世了,皇太极悲痛之余,追封他为颖亲王。

勒克德浑自小就像父祖辈一样,在金戈铁马、连年征战的是岁月中脱颖而出,成为爱新觉罗氏家族新一代的军事贵族,他的前程就像新兴的大清一样充满了希望。可是,崇德九年皇太极去世后,因高层内部争夺继承人,勒克德浑的哥哥阿利达因公开支持多尔衮成了牺牲品,勒克德浑也受到牵连,被废去了贵族的身份,贬为庶人。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掌权的多尔衮念及阿礼达当初为支持自己而丧命,于是加恩勒克德浑恢复了他的皇族身份,还册封他为多罗贝勒。顺治二年,多铎统军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消灭了南明政权,彻底平定江南。其后,多尔衮命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接替多铎镇守南京。在征战中,勒克德浑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逐渐成为满洲贵族的英雄。

当时,南明政权虽亡,可反清复明的势力仍然负隅顽抗,浙东的明朝旧臣,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并逐渐控制了钱塘江以南的浙江全境,在还沿江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止清军南下,马士英和方国安率军渡过钱塘江,兵临杭州城。

勒克德浑急忙调兵支援杭州,清军锐不可当,击败马士英和方国安部。这时,湖广战场又频频告急,李自成残部进入湖广后,与南明隆武政权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会合,一时势力大增,湖广的清军岌岌可危。

顺治二年冬,多尔衮急调勒克德浑西征,挽救湖广危局,他和镇国将军巩阿岱一起,从南京水路出发。第二年初,派出重兵解了岳州之围,随后挥师荆州,消灭了大部分的明军。紧接着,勒克德浑乘胜追击,数次与明军激战,致使明军主力丧失殆尽。

湖广一役,清军大获全胜,俘虏人口、牲畜无数。对于勒克德浑的战绩,清廷赞赏有加,赏赐他黄金百两,白银二两千。顺治五年,又封他为顺承郡王,着世袭罔替。至此,以战功被封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独占其三,一时传为佳话。

顺治七年,勒克德浑病逝,年仅34岁,康熙十年追封谥号为“恭惠”。从勒克德浑短暂的一生来看,虽然也曾建功立业,但也不可否认他与其他几家铁帽子王相比稍微逊色,尤其是在关外时没有太多的功绩,大多时间都集中在入关之后。

再者,顺承郡王的后辈子孙中,没有杰出的人才,历代顺承郡王都以文职出现,虽然每每都挂上如鸟枪管理大臣、阅兵大臣等头衔,可从来没有人进入过朝廷的中枢,甚至连入关后恩封的四个铁帽子王都比他们要显赫得多。这也是顺承郡王一脉声名不显的主要原因。

八大铁帽子王实力排名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亲王,二、郡王,三、贝勒,四、贝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九、镇国将军,十、辅国将军,十一、奉国将军,十二、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又各分一、二、三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大清会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级,即亲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长子,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实行,所以将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这八大铁帽子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着,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

1、礼亲王:代善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

女人间软刀子战争不逊于男人间战争。中国近代史内忧外患,林语堂当时曾过,男人走开,女人来参政议政。鲁迅嘲讽他,既便是女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言外之意,女人执政参政议政,女人间战争等同于男人间战争。

林徽因的思想行为比较超前,少女时代就可以抵御住徐志摩的狂轰滥炸,说明这个人具有冷静思维的特质。她接触男性多于女性,大概觉得和女性的思想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不能单纯用生活作风去解释。

林徽因是既聪明漂亮,又情商很高的人,从不娇情,为人随和,做事蹋实认真,无论文学,建筑都是大师级人物,为人类做出了大贡献。冰心不仅样貌不如人,心胸狭窄,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一般,主动挑起两人恶交更显小肚鸡肠,唯一就是活的比较长。

许多人想去探寻点什么,可惜,失望而归!冰心与林徽茵之间一个恩,一个义。一生相惜!两位优秀才女皆是才貌双全!

林徽因与冰心交恶的真相告诉我们,女人间的战争,从来都不是小事

冰心也许是考虑到小说语言的讽刺基调,所以文中反复出现“我们太太”这个词,然而“太太的客厅”这个名词却很难不让人觉得小说意有说指。民国时期,北平文化界的人经常举办聚会或沙龙,有记载称,那时京城的知识界,无人不知“太太客厅”为何,那就是林徽因北总布胡同的客厅。

林徽因与冰心都是民国时代的大才女,年龄相仿,又是福建福州的同乡,两人各自的丈夫还是清华大学同一寝室的室友。在美国留学期间,两对情侣一起外出游玩,彼此相处甚洽。《我们太太的客厅》一出,两人虽不至于撕破脸皮,像泼妇骂街一样彼此攻讦,但也彻底结怨了,绝交自不必说。其实,在此之前,两人早有嫌隙。

1931年初,林徽因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遵循医嘱到西郊香山进行疗养。此时,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尚留在沈阳,而徐志摩恰恰往来于上海与北平之间,在北大等大学兼职执教。林徽因养病期间,有不少人上山探望,徐志摩是去的最勤的那个,圈子里本来就有许多关于两人的闲言碎语,这下八卦议论更多了。

冰心于是写了一首明明白白的劝诫诗《我劝你》,发表在报刊《北斗》上,诗中的劝告对象是一名高贵淑女,她已经结婚却身陷婚外恋情中,情人是一名浪漫诗人。

冰心的两性观念传统而严谨,林徽因热情奔放、乐于交游,两人就像南北两极,差异颇大。然而她们本不至于水火不容,坏就坏在冰心没有把握好分寸,对林徽因的私生活指手画脚,惹来林徽因的厌烦。

有人说,冰心写文讽刺林徽因是出于嫉妒,林徽因既有才情又有美貌,爱慕者众多,同为女人,怎么能不恨被林徽因抢了风头呢?林徽因与冰心都是女人,女人情感丰富、心思重;她俩又都是文人,文人之间的斗争偏爱拐弯抹角,既要斗得体面漂亮,又要狠狠戳中对方的痛点。冰心明里暗里指责林徽因不守妇道、虚荣自恋,林徽因也不坐以待毙,多次对友人提及冰心,无不语带嘲讽。

冰心写文的真实动机已不可考,她拿起一支笔,一个人的身影自动出现在她脑海里,然后一点点描绘,最终跃然纸上,教人一眼就瞧出端倪。林徽因是否在背地里对冰心恨得牙痒痒,也都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了。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越界行为,虽是朋友,也要把握好分寸,切勿对人指手画脚,与人交恶。

参考文献: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

《冰心与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公案》

林徽因和冰心是怎么结怨的?

林徽因与冰心结怨几乎是必定的,除非她俩毫无交往、毫不相识,越是朋友、越是同乡,“结怨”的概率越高。她俩均为杰出女性,但属于性格、气质乃至处世态度、人生哲学都很不相同的两类,二人都看对方不顺眼且又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则是意料中的事。

网友态度:

@用户7067922525016:也许是先入为主吧。从小就读课本上冰心的文章,所以 很喜欢冰心。不管怎么说,冰心是长寿作家,她活了将近百岁。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百岁老人。老话说了,谁活得长久,谁就是赢家。

@酥酒糖:林要么喜欢男人的追捧,要么是喜欢男人的不拘小节。女人之间大多格局狭小,而男人却可以谈天说地……一展抱负。她俩都没错,只是不适合做朋友。

@正能量华儿:羡慕嫉妒引起的,亲身经历,我的穿衣打扮,谈吐见解认知,男士比较欣赏我,所以,女朋友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各处诋毁我,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的,所以,不爱跟女人交往了,和男士处成闺蜜,挺好的。

@踽踽独行wdx:看了冰心的照片,再看到林徽因的照片,有同样文学才情的女子。又有如此不同的相貌,一切就都明白了。

@手机用户51371498277:还是最喜欢林徽因,她为自己的事业不懈的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从不说别人的长短,哪象那些长嘴妇,专议论别人的长短,搬弄是非!

@二米22098064:林徽因曲高和寡,和同时代的女性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上,但和同时代优秀的男性思想一致。引起女性不理解,男性追捧,这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她作风不好!

@U205034854:建筑师和作家有什么可交恶的,单方面的想交恶吧,人家懂的多聊的多也错了啊。建筑师比她更有才情也不是人家的错,嫉妒真不是好事。小时候对冰心感觉不错,长大就不行了,就说国难当头她偏占用飞机搬床垫,林却表态不畏殉国,身体不好还要为中国建筑工程不断奔波做贡献,冲这些林女士就比谢女士让人敬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揭秘:历史上的海瑞是什么样 海瑞为何要罢官下一篇:魏延怎么死的 揭秘:三国魏延最后为何造反 最终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