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介绍

导语: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爆发于221年,结束于222年,是三国历史上东吴和蜀汉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夷陵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爆发于221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爆发于221年,结束于222年,是三国历史上东吴和蜀汉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夷陵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爆发于221年,结束于222年,是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夷陵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概况:
战役名称夷陵之战、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战役时间蜀汉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
战役双方昭烈帝刘备、都督陆逊
兵力投入蜀汉:前锋冯习、张南4万,江北黄权5千,蛮兵沙摩柯数千,江南夷道2万,刘备身边1万,共8万多。孙吴: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数千,孙恒江南夷道数千,步骘荆南数千,陆逊身边3万,共5万多。
战役趋势刘备先胜后败、陆逊先败后胜
战役结果刘备大败,3路撤回白帝城,黄权降魏。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退保北方,刘备势如破竹,占据荆南四郡、孙吴都督周瑜花了一年时间,从曹操手中夺得军事重镇江陵、夷陵。后来,刘备又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后又入蜀占据益州,留大将关羽坐镇荆州五郡。刘备占据蜀川后,孙权因为刘备不还荆州而怀恨在心,派遣吕蒙偷袭荆南三郡,刘备忙来争夺,但此时曹操消灭了在汉中的张鲁,蜀川岌岌可危,于是刘备毅然求和与孙权,约定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孙吴,南郡、零陵、武陵西属蜀汉。此时刘备已经将所借荆州,用三个郡归还给孙权了,双方不存在“借荆州”之说了。
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得战略重地——汉中,同年,关羽率军北伐曹魏,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后来曹操采纳谋士司马懿、蒋济建议,利用孙、刘之间的矛盾,劝孙权向荆州进攻关羽后方,以缓和关羽北上的压力。
虽然孙、刘不存在“借荆”之说,但是刘备所据荆州居于建业上游,直接威胁孙权江东政权的安危,又是蜀与魏争夺中原的战略要地,东吴只有占据南郡才算真正巩固了东吴。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趁关羽与曹军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南郡治所江陵,当时的江陵守将为南郡太守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刘禅的亲舅舅,关羽北伐曹魏时,他后勤工作出了差错,关羽说了一句“还当治之”,他就很害怕,便投降东吴。使得关羽进不能速下樊城,退不能回荆州,腹背受敌,士卒离散,十二月,关羽率领残兵南返至章乡,与子关平皆为吴将俘杀。孙权占领荆州六郡,吴、蜀联盟关系破裂。
曹丕于220年十月废掉汉献帝后,建立魏国,定都洛阳,接着刘备为了延续汉祚,于221年四月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元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在刘备称帝3个月后,刘备不听丞相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毅然决定倾全国之力,亲率蜀汉军队七十多万人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
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几次求和都遭到拒绝的情况下,奋起应战。在首战不利的情况下,他毅然果断的派出年轻的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班梦阳 抗战老兵班梦阳:16岁小新四军潜入敌军智取军火下一篇:秦国名将排名 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