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高欢和宇文泰:一棵藤上两颗苦命的「 ”葫芦娃”

导语:高欢、宇文泰:《孽债》中的“葫芦娃”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题/高欢和宇文泰:一棵藤上两颗苦命的「 ”葫芦娃” 文/马黑黑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 ”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

高欢、宇文泰:《孽债》中的“葫芦娃”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题/高欢和宇文泰:一棵藤上两颗苦命的「 ”葫芦娃” 文/马黑黑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 ”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 ”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说起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权臣,你会想到谁?篡汉的王莽?立魏的曹丕?代周的杨坚?还是大汉大将军霍光?魏太傅司马懿?明首辅张居正? 毫无疑问,他们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了浓重一笔,但很遗憾,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高欢和宇文泰!同属一个时期,一棵藤上两颗苦命的「 ”葫芦娃”。 高欢与东魏 高欢是汉人,但从小生活的环境周围鲜卑人多于汉人,使得他的生活习惯完全鲜卑化,一口流利地道的鲜卑语,说的比汉语还溜。 和如今众多跨国企业员工起英文名一样,鲜卑化的高欢跟随了当时的潮流,给自己起了一个鲜卑名字:贺六浑。 这样,他更名正言顺的和鲜卑族人称兄道弟,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 其实,高欢还是名副其实的官后代。他的爷爷曾经做过北魏的侍御史,说起来这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官,但由于老爷子晚年不保,触犯法律,被流放到怀朔镇,后来这一家子就以怀朔为家了。 怀朔镇是北魏王朝在北方边界兴筑的六镇之一,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逐渐强大的柔然,就和汉朝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效果是一样一样的。至于环境,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还记得王维写的使至塞上嘛,其中一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者也就半斤八两。 「 ”圣人”曾经教导我们: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我们的高欢同志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高欢出生的时候,家中已经相当破败,从小不学无术,既有曹操小时候的不务正业,也有刘邦年轻时的游手好闲,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妥妥的独霸一方的黑社会头子。 但高欢就是高欢,必须要有主角光环,他遇到了一位贵人,一位姓娄的女同志。 这位娄女士出身巨富,本应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官宦子弟嫁了,可是偏偏看上了二流子高欢,据说她是看中高欢长得身材魁梧,以后绝非池中之物,想必我们的娄小姐还是位会看相的主。 总之,俩人结婚后有了钱,高欢终于有了发家致富的基础。要知那时候当兵是要自带武器和战马,要不然你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 随后,高欢参加六镇起义,但不幸落败被俘。之后被尔朱荣看中,留作自己的亲兵卫队队长。尔朱荣是那个时代的军事天才,但在政治上,却迟钝的近乎白痴。高欢同志凭借自己的老谋深算,轻易的骗得尔朱荣的信任,摇身一变成了执掌数万军队的头头,之后任晋州刺史。 当尔朱荣被孝庄帝杀死之后,高欢充分继承了尔朱荣的权臣身份,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立新君孝武帝。这时候的高欢已经今非昔比,他兵强马壮,无人可敌,把持朝政,「 ”被”封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宇文泰与西魏 下面,是我们的另一位男主角,宇文泰。宇文泰和高欢同志同样是平民出身,但不同的是,宇文泰先祖源于南匈奴,后融入鲜卑族中,号宇文部。早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初年,家族就迁徙到武川,到了宇文泰父亲那一辈,已历四世。宇文泰家中排行老四,随父亲参加六镇起义时才年仅18岁。 不幸的是,在起义中,宇文泰的父亲、大哥、二哥一一阵亡,只留下三哥宇文洛生和宇文泰兄弟俩,之后双双加入鲜于修礼军中当兵。鲜于修礼死后,又入葛荣军中,葛荣失败后,又入贺拔岳军中,可谓是一波三折。 《孟子》里有这么一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马上,宇文泰也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宇文泰入贺拔岳军中之后,很是被赏识。但好景不长,贺拔岳被人一刀砍了脑袋,凉凉了。贺拔岳死后,其旧部群龙无首,没有前进的方向,于是宇文泰被推举主持军务。要说宇文泰也真是雄才大略的主,在统领贺拔岳军后,一方面稳定军心,时刻准备为贺拔岳报仇。 一方面上表孝武帝,立志扶持王室。之后宇文泰为贺拔岳报了仇,贺拔岳此时也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平定秦、陇,实力大增,孝武帝喜出望外,拜宇文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集无数宠爱于一身,成为仅次于高欢的强权人物。 消除了中间间杂势力,北魏末期的两大绝世高手即将开始「 ”华山论剑”。他们谁将一统江山?是东邪高欢,还是西毒宇文泰?之后,高欢和孝武帝矛盾激化,高欢另立新君,孝武帝投奔宇文泰。 至此,北魏正式分为东西两魏,高欢所立,史家称为东魏;宇文泰所奉,称为西魏。北魏灭亡。 从公元536到546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高欢和宇文泰在黄河岸边展开一连串的拉锯战,光荣、辉煌、血腥、残酷……在这十年间,东西两魏一共发生过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次战役互有胜负,谱写了一段铁与血的历史。 「 ”小关之战” 公元536年,关中发生大饥荒,高欢认为时机来了,十分不厚道的兵分三路西征,打算一举拿下关中。但宇文泰并没有因此慌张,而是利用敌军进军的时间差,先打出头鸟。 于是亲率骑兵在潼关以东的小关奇袭东魏军,使得东魏军猝不及防,大都督窦泰兵败自杀,一路主力军全军覆没。 高欢震怒,立即在黄河上架浮桥准备渡河迎敌,但没想到宇文泰击败窦泰后随即北上,在其立足未稳之际突然袭击,高欢败,仓皇退去。 「 ”沙苑之战” 宇文泰小关之战取得胜利,但饥荒还在,同年八月率军队突袭东魏粮仓---恒农,在此大吃特吃两个月,高欢气得眼前发黑,率十万精兵亲征。 宇文泰见此,撒腿就跑,渡过渭河,屯兵沙苑,命令李弼和赵贵分别率兵埋伏河边的芦苇丛中,准备发动突然袭击。但高欢就是高欢,轻易的判断出芦苇中肯定有伏兵,准备来一个火烤西魏兵。 但这时,跳出来一位老哥极力反对,说是一把火烧过去不如发动总攻活捉宇文泰。要说冲动真是魔鬼,老谋深算如高欢也有头脑发昏的时候,立即下令进攻。结果可想而知,十万精兵失之八九,至此,宇文泰一转往日被动挨打局面,转向战略反攻。 「 ”河桥之战” 沙苑之战胜利不久,宇文泰攻占洛阳,第二年,洛阳又回到东魏手中,于是宇文泰立即率兵救援,双方在河桥展开混战。此次河桥之战,东西两魏投入十万多人,从早到晚,杀的昏天暗地,不分敌我。此役,东魏略胜,但高欢痛失大将高敖曹。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双方急需休养生息,此后,双方获得了几年难得的休战时间。 「 ”邙山之战” 虎牢关自古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怎料东魏竟然有人要叛东归西,将虎牢关送于宇文泰,高欢得知,那还了的,亲率精兵十万来争虎牢关。于是宇文泰再一次打算突袭高欢,一个坑摔了几次,高欢这是算是精明了,探知消息后来个瓮中捉鳖。 果然,宇文泰刚一露头就遭到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伤亡加上被俘不下三万人。第二天,两军收拾旗鼓再战,这一次宇文泰有备而来,漫山遍野都是西魏军,高欢大惊,步兵都被宇文泰擒去,他自己也落荒而逃。高欢虽然狼狈逃走,但东魏骑兵战斗力仍十分强悍,于是重整兵马,卷土重来,杀的宇文泰落荒而逃,败退关中,损兵折将近六万人。 「 ”玉璧之战” 公元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十万大军,向西魏据守的玉璧发动进攻,连营四十里,声势浩大。可玉璧经过西魏多年营建,成高墙厚,周长十里,南有黄土断崖天险,其余三面都深沟高垒,易守难攻。不管你高欢用什么战术,我就是闭门不出,猛练乌龟术,东魏用尽手段,玉璧城巍然不动。 东魏军垂头丧气,高欢又气又恨,旧病复发。高欢望着如血残阳,看着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鲜卑子弟缺胳膊少腿,几乎晕倒,自此,高欢一病不起,无奈引兵东还。 从此西魏彻底改变原来被动局面,宇文泰等这一刻,用了整整十年。高欢回到晋阳,好不容易挨过残冬到次年元旦,已不能起床,不久,一代枭雄撒手西去,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宇文泰也在公元556年北巡染病而亡。 既生瑜何生亮,一山不容二虎,但胜利的那只老虎还是没能逃过历史的周期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2017年最值得看的电视剧有什么下一篇:世界古墓未解之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