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考生写一副对联 将皇帝祖宗夸了个遍 皇帝龙颜大悦:状元就你

导语:考生写了一副对联,称赞皇帝的祖先遍天下。皇帝满心欢喜:以下状元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对对子算得上是古代文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虽没有诗会那么高雅,却更加考验学子们的腹中乾坤以及才思敏捷。 因着对子的这种特性,连古代皇

考生写了一副对联,称赞皇帝的祖先遍天下。皇帝满心欢喜:以下状元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

对对子算得上是古代文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虽没有诗会那么高雅,却更加考验学子们的腹中乾坤以及才思敏捷。 因着对子的这种特性,连古代皇帝有时候都忍不住用对子作为科举考试的考题,其中最着名的大概就是乾隆帝因千古绝对:「 ”烟锁池塘柳”作为殿试题目,一考生听后直接转身就走表示对不上,却被乾隆认为此人很谦虚,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钦点其为状元。 乾隆这则关于对子点状元的故事不过是一则野史上的趣闻,连真实人名都没有,听个乐子就够了;但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个人,还真是因为一副「 ”拍马屁”的对联,将皇帝6位祖宗夸了个遍,听得皇帝龙心大悦,立刻钦点他为状元,他就是京师大学堂的首任管理学务大臣,孙家鼐。 对晚清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比较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如今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前身,正是这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首任管理学务大臣,就相当于北大的首位校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孙家鼐应该不是一位一般人。 他的确不一般,古代状元有多难考大家都知道,但孙家鼐却是咸丰九年,也就是1859年那届科举考试的一甲第一,状元及第。而那个关于写对子夸皇帝祖先的故事,正是在他最后进行殿试的时候发生的。 殿试一般都是由于皇帝亲自出题监考,既看考生们的文学才识,也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殿试都是当场批卷,出了成绩后直接传报出去;如果有哪位考生文章做得好入了皇帝的眼,皇帝还会单独对其进行问话,孙家鼐就入了咸丰帝的眼。 咸丰帝觉得孙家鼐文章做得非常不错,便想再考考他,让他随意做个对子出来。说是随意,但这才是最难的考题。如果给出个题目,倒还容易推测出答案范围,但这随意给答案,万一说的不是皇帝想听的怎么办? 孙家鼐思来想去,觉得最保险的方法那就是夸呗。但是直接夸咸丰帝有拍马屁的嫌疑,会显得过于谄媚,还不如夸一下咸丰帝的祖先们比较合适。有了思路就好办了,孙家鼐大笔一挥,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跃然纸上。 上联为:「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干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尧舜”。 下联为:「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从上下联的第二句开始,每一句的开头都对应着一任帝王,一共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位,且对仗工整,既道出了先祖们的功德,又祝福了大清朝能够流传万载,看的咸丰帝那叫一个龙心大悦,立刻就点孙家鼐为今科状元。 不过这也不能算是孙家鼐投机取巧,哪怕撇去吹捧的成分,但看对联本身,能在短时间之内做出如此工整且字间藏真意的对联,足以看出孙家鼐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个状元给的没毛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厌世眼 厌世眼和死鱼眼的区别:一个眼神丧气 另一个眼神呆滞无神下一篇:白族的风俗 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以白色为尊贵 喜酸辣饮烤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