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历史五大生物灭绝是什么

导语:历史上五大生物大灭绝是什么?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历史上奥陶纪-志留纪的大灭绝时间:4.39亿年前原因:全球气候变冷后果:约100个家族灭绝。这期间大部分生物的生物体都是软组织,化石形成的概率很小。只有那些有壳

历史上五大生物大灭绝是什么?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历史上奥陶纪-志留纪的大灭绝时间:4.39亿年前原因:全球气候变冷后果:约100个家族灭绝。这期间大部分生物的生物体都是软组织,化石形成的概率很小。只有那些有壳或硬组织的动物留下了更多的线索,所以我们无法搞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哪些物种受到了影响。

估计约有100个科灭绝,在属和种水平上灭绝率较高。比如腕足动物的灭绝率是60%,物种的灭绝率可以达到85%。

三叶虫在这次灭绝中失去了生命力,然后再也无法恢复以前的繁荣。

这次灭绝事件对低纬度热带地区的生物影响很大,但对高纬度地区和深水区的生物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地球历史上第三大灭绝事件。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但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只有微生物和细菌,一直延续到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

寒武纪,海洋中突然出现了多细胞动物。

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已经发生了15次明显的灭绝事件。

晚泥盆世弗雷泽-法门期大灭绝时间:3.67亿年前。原因:浅水含氧量下降。结果:70%的物种消失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虽然科学家可以确认大灭绝发生在晚泥盆世弗雷泽-法门期之交,但不清楚持续了多久,可能持续50万年或150万年。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灭绝还是几次连续的小规模灭绝,当时专家们还没有就几个重要事实达成共识。

这次灭绝后,70%的物种消失了。

海洋中的物种比淡水中的物种受影响更大,许多无脊椎动物,如珊瑚、腕足动物、菊石和海百合,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在陆地上,新的植物物种正在产生。

我们对这次灭绝的原因知之甚少。从温水海洋中物种的过度消失来看,全球变冷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有迹象表明,当时浅水中的氧含量降低了。

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时间:2.45亿年前原因:气候变化的后果:物种数量到二叠纪减少了90%以上,地球欣欣向荣。海百合、菊石、珊瑚和鱼类在海洋中繁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更深入内陆。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持续了大约1亿年。

到二叠纪末期,大约2.45亿年前,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

据统计,灭绝事件使生物科数量减少了52%,物种数量减少了90%以上。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和狭窄的盐生植物,受影响最大。

超过四分之三的脊椎动物已经消失,蜥蜴、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也急剧减少。

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释:海平面波动、海洋盐度变化、火山活动。

最重要的因素似乎是气候变化。

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大灭绝时间:2.08亿年前原因:原因不明后果:灭绝程度比较小,恐龙的崛起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灭绝程度比较小。

有研究表明,这场灾难导致60个家庭的海洋生物灭绝,家庭灭绝率约为1/4。

其他研究表明,三叠纪末至少有两个灭绝期,间隔1200-1700万年。

但无论是单一的大规模灭绝还是几次连续的较小规模灭绝,这一时期所有的牙形刺都灭绝了,多种类的菊石、海绵、头足类、腕足类、昆虫、陆生脊椎动物都走到了进化的尽头。

虽然这次大规模灭绝的损失相对较小,但它腾出了许多“生态位”,为许多新物种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恐龙从此开始了统治地球的旅程。

这次灭绝的原因尚不清楚,但降雨量的增加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白垩纪至第三纪的大灭绝时间:6500万年前。原因:小行星或彗星落到地球上。后果:恐龙时代到此结束。这次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灭绝事件,恐龙时代到此结束。

据统计,白垩纪末生物圈有2868个属,第三纪初只剩下1502个属。陆地上的恐龙和海洋生物中的浮游生物受影响最大。

除了恐龙灭绝,在前四次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菊石也最终灭绝了。

但由于某种原因,一些物种基本没有受到影响,鳄鱼、乌龟、蜥蜴、哺乳动物、鸟类都成功应对了这场危机。

恐龙及其同类物种的消失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登上舞台提供了机会。

目前,国外科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是,这次大灭绝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造成地球生态系统剧烈变化的直接结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太阳系边缘 太阳系边缘发现的五大怪事 太阳系竟还隐藏一颗超级地球下一篇:吴江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