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安徽六安属于哪个市 六安是个什么样的城市经济发达吗

导语:六安经济发达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和大别山区。境内大部分为贫困山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它位于安徽省经济落后的地区。以下是更详细的描述:六安历

六安经济发达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和大别山区。境内大部分为贫困山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它位于安徽省经济落后的地区。

以下是更详细的描述:

六安历史上经济发展较早,曾享有“黄金六安”的美誉。

近代以来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一度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培育了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建立了地方国民经济体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经济

六安是一个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业大市。

2006年粮食总产量383.9万吨,油料22.68万吨,棉花8588吨,肉类45.12万吨,水产品21.82万吨,蚕茧7626吨,茶叶10681吨,蔬菜105.76万吨,水果25532吨。

优质粮油、板栗、蚕桑、茶叶、高山蔬菜、白鹅、生猪、中药材、乳业、草竹柳条等已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荣获“茶王”称号。

鹏塔牌香油、廖峰牌虾等16个产品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鼎乐牌高档食用油、板桥牌草席、三特牌糖水荸荠、大华坪牌霍山黄芽、恒达牌乳猪饲料和551、551H集约化猪饲料、薛蝌牌真丝针织服装和郑达牌劈开鸡等8个产品,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全市农产品品质率逐年提升,优质稻面积429.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2%;双低油菜面积190万亩,占油菜面积的85%;优质专用小麦面积65万亩;名优水产品8.19万吨,占总产量的42%;猪、禽良种率分别达到90%和80%。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国家、省、市三级龙头企业357家,年收入近50亿元;全市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98个,其中101个有成员3.3万人。

安徽清发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舒城天龙工艺品有限公司、六安瓜片名茶开发公司、寿县胡阿祥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板桥草溪集团、天宇米业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大多以合同或订单的形式与基地、农户接触,初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已经启动。全市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分别获得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认证。

陆毅牌珍珠菜、香菜、桂然牌野生葛粉、赫连牌莲子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工业经济

六安工业门类齐全,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通过重组、重组和转型,发展迅速。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8.0亿元。

粮油行业年综合加工能力183万吨,产值和利税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康华、安丰、金天华等石油公司和恒大集团已进入全国大中型企业行列。金天华色拉油、百仕德高档食用油、寿春米、兴福香米均为省市级名牌产品。

纺织行业,主要从事棉、麻、丝纺纱、服装及羽绒加工。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白丝绸、丝绸及各种服装。骨干企业包括金宇纺织有限公司、华龙羽绒公司、七星羽绒公司、金寨丝绸有限公司

机械行业,主要产品有手扶拖拉机、汽车变速箱、轴承、铸件和电机。骨干企业有长江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客车总厂、六安轴承厂、江淮汽车公司、安徽刘颖铸造公司等。

轻工业,主要产品有白酒、啤酒、日用陶瓷、电光源、印刷、家具、文具等。骨干企业有迎驾酒业集团、金龙集团、中国玉泉酒业公司、石林集团、六安造纸厂、舒城瓷厂等。

建材行业,主要产品有水泥、砖、油毡、彩釉砖、大理石、花岗岩、塑钢窗、拼花地板、保温镇水粉等。骨干企业有寿春水泥公司、皖西中天集团、兆丰陶瓷公司、长隆水泥公司等。

医药行业,主要产品有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破血片、尿素、碳酸氢铵、复合肥、香精香料等。主要企业有华源朝阳药业有限公司、金丰化工公司、金田生物制品公司、六安香料厂。

建筑工业

2006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9.4亿元,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3.8亿元。建筑面积852.9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385.3万平方米。

现有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18家,三级企业74家;建筑专业承包二级企业13家,三级企业21家;一级企业14家,二级企业33家。

建筑企业有四级以上项目经理1257人。

重点企业包括天成公司、华立建筑公司、华瑞建筑集团公司、宏达市政公司、六安市第一建筑公司、舒城县建筑公司。

近年来,六安市建筑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和全国各大中城市在六安都有施工队伍和建筑劳务输出者,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

不动产

200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3.1亿元,建设住房面积297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53.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52.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7.5亿元。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加快推进。

东园社区、锦绣公园、杜明花园、金鼎花园、兴美花园等新建小区相继建成,有效缓解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小区全面实施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企业54家,从业人员4300余人,管理小区37个,管理面积178.9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超过80%。

贸易流通

经过多年改革,形成了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管理模式的贸易流通体系,物流配送、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等现代管理模式不断涌现。

全市有综合商场30多家,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六安商业之都、六安百货处于领先地位。

现有市场350个,营业面积120万平方米,年交易金额55亿元,主要有六安南门商务中心、霍邱料都市场、皖西市场和大别山木竹市场、寿县板桥草席市场、舒城竹制品市场、霍山黄崖市场、金寨川冲板栗市场、裕安古镇羽绒市场等。

私营经济

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11.8万户,从业人员30多万人,注册资本7.35亿元;民营企业4236家,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00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69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4家。

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产值18亿元,销售收入36.5亿元,工商税收2.43亿元,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开放的经济

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01亿美元,其中出口1.95亿美元。

拥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77家,石林集团、刘颖公司、安华羽绒公司、华龙羽绒公司、华安达公司年出口额均超过500万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为羽绒及其制品、纺织制品、机电五金制品和农副产品,销往美国、日本、东盟、东欧、西亚和非洲市场。

在鼓励出口的同时,采取激励措施,广泛吸引投资,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

全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56家,总投资3.4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来自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和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保险

金融机构857家,其中人民银行二级分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6家,城乡信用社461家,保险分支机构2家,证券分支机构2家,地方投资设立六安市信用合作社。

金融保险服务网点遍布城乡,金融保险机构从业人员6600余人。

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60.4亿元和228.4亿元。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04亿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上学期 初三上学期学生自我总结下一篇:骏逸蓝山 重庆地产界十大开发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