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追问 纪实:一名志愿军战俘的三十年追问

导语:原标题:对一名志愿战俘的三十年审问作者:杨当了27个月的战俘后,回到祖国的志愿军战士张泽时成了“叛徒”。1980年平反后,他花了30多年寻找历史真相和他们的声音。1952年6月,志愿军战俘张泽时作为朝中战俘代表大会代表,被

原标题:对一名志愿战俘的三十年审问

作者:杨

当了27个月的战俘后,回到祖国的志愿军战士张泽时成了“叛徒”。1980年平反后,他花了30多年寻找历史真相和他们的声音。

1952年6月,志愿军战俘张泽时作为朝中战俘代表大会代表,被押往吉耶岛美军“最高监狱”。他只是被高压水龙头喷出的冷水一拳打倒在地。他发高烧,在心里再次发誓:“只要我能活着出去,就一定要把你的罪过暴露在世人面前!”张泽实提到的“你”,是美军为首的联军的管理者,是战俘营里的反共战俘。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中国战俘分为亲共和反共两大阵营。

他没想到的是,1954年1月回国后,只受到了一个月的热情接待,就立即转入“检查”阶段进行严格检查。在朝鲜战场上当“战俘”成了一种罪过。张泽时于1954年6月被开除党籍,只承认了以前的军人身份。在以前的政治运动中,他被贴上了“右派”和“叛徒”的标签。他无法向世人披露战俘营中的罪行,也找不出为什么三分之二的难民成了“汉奸”去了台湾省。

抱怨

1977年,张泽时回国23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

今年夏天,张泽时和几个战友以自己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了投诉信——他们是如何回国的,回国20多年来发生了什么,要求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歧视,恢复他们的党员身份和军人身份。

这一呼吁是同期6700多人群体的一致呼声。张泽时写投诉信时,收到了本溪来的战俘营地下党委总书记、老政委赵作端的一封信,信中告诉他:“过去一年,我们收到很多战友来信,要求向中央政府投诉大家的冤情,我们决定给中央政府写信...考虑到你是个学者,我们请你修改原始手稿,寄给中央政府。”

1978年12月,他们第一次以集体投诉的形式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纪委、中央顾问委员会、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等十多个单位提交了综合材料。

两个月后的一天,张泽实请当年爆发的战友孟维哉为他查阅“投诉信”。孟维哉告诉他,不能自卑,要自信地和中央领导讲道理。

1979年6月,张泽实从报纸上看到,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有一个提案委员会,他动员全家人给提案委员会成员写了一封投诉信。这封信没有回避“每当你想起当年敌人的欺骗宣传,‘你只会被惩罚和殴打,你永远不会翻身’,这已经成为我们6000多人的悲惨现实”,“投诉信”强烈震动了提案委员会成员。

全国人大将志愿军战俘冤情调查处理工作移交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为了配合总政治部对各地难民的调查,张泽时成了“协管员”。首先,他自己支付费用。后来,他带着难民的三元五角捐款,带着归国战俘走遍各省,收集难民回国后所受苦难的史实。

1980年10月,张泽时接到清华一位校友的电话,“好消息,马上来!”在这位已经是某机关党委书记的校友身上,张泽实看到了一份《中共中央文件》《钟发第7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总政治部的《关于被俘志愿军的审查处理意见》。文件《序言》说:“他们始终把心放在祖国,在一些坚定不屈的共产主义革命干部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试图被遣返祖国”。张泽实抹了把眼泪,抄了全文,才把文件送回机要室。

几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在阅读一份用复写纸打印的手写副本。这份文件规定了恢复党员身份、军人身份和安置的相关政策,让志愿军战俘享有人格尊严、公民权利和复员军人待遇。

此时,张泽时回国已经27年了。

要求

1980年74号文件下发后,张泽实开始践行自己的誓言:公开战俘营的罪行。

1988年,张泽时第一次写了美国战俘营里志愿军战俘的经历。原标题是“我从美国战俘营回来了”,好心的编辑建议他把“战俘营”改成“集中营”。编辑认为“战俘”这个词并不令人肃然起敬,甚至有辱人格。张泽实同意编辑的改动并说明了理由:“我之所以同意把原来的战俘营‘P . w . camp’改成集中营,往往是指‘奥斯威辛集中营’,因为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法西斯德国的罪行。当时我把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等同于法西斯德国的邪恶,所以我觉得还是改成集中营比较好。”

从张泽时后来出版的书可以看出,无论是书名还是文字,“集中营”都被改回了“战俘营”。纠结的“战俘”二字,是美军战俘集中营五次战斗中被俘人员的群体标识。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是法西斯德国吗?这个问题困扰张泽时多年,现在已经解决了。

事实上,《我从美国集中营回来》已经出版八年了。难的不是回忆、调查和写作,而是如何突破志愿军和战俘的敏感话题。

在《我从美国集中营回来》屡遭社会盗版的那些年里,张泽时接着写了《一个志愿军归来战俘的遭遇》,并将这两部手稿汇集成了30万字的《战俘笔记》。在1993年北京作家协会北京作家手稿推荐展上,哈尔滨的个体书商老巨花了13000元买下了它。老鞠花了800元送审书,近三分之一的“批稿”被删除。结论是不能发表!老鞠出去的时候扔下一句话:“就算坐牢我也要把书打印出来!”没想到,身后的审稿人冲着老鞠说:“这本书真的可以印,但别忘了送我一本!”

《老菊》正式出版,一字不改印了3万册,当年南京书展上被抢。

积压了30多年的巨大痛苦已经从一个敏感的话题变成了大众的历史阅读。张泽时此后的写作不断增加了目击者回忆与原始材料的反差。随着美国和台湾省解密史料的出版,他对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也发生了变化。

《我的朝鲜战争》2011年再版,前言中张泽时的质疑在历史的日子里回荡空:朝鲜战争让人难以忘记,也因为那场战争中的问题太多,一直困扰着我:发动战争的真正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集中营里中国人之间残酷血腥的战斗会发生?为什么在战争环境中,尤其是在战俘营中,人性和兽性的区分可以被推向极致?

张泽实用了30多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自我追问的答案。

忠诚与背叛

1993年的一天,北京玉泉路附近的一家餐馆里挤满了1954年和张泽时一起回国的同志。听说180师从战俘营去台湾的朋友梁,在山西探亲后,取道北京回台北。张泽实在同志开的宾馆里的战俘营里遇到了十几个同胞,并邀请梁去吃饭。席间,大家只谈思念、乡愁和家人,刻意回避“选择”这个尴尬话题。饭后,张泽实把《我从美国集中营回来》这本书送给了梁方明。

这本书打开了梁心中几十年的枷锁。一年后,张泽时携夫人赴台湾省看望国民党飞行员妻子和哥哥,到梁的别墅院子做客。梁告诉他,他把《我从美国战俘营回来》给台湾几个难缠的朋友看,大家都很感激你。“就因为你在书里没有把我们说成汉奸!”

在这本书里,张泽时并没有把战俘营里的每个人都称为叛徒,这与他回国时的想法不同。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把李大安等战场叛逃者,以及那些参与迫害狱中亲共战俘的人,和那些被胁迫去台湾的人分开。前者称为叛徒,后者称为叛逃者。

战俘营里的思维是,所有去台湾的人都是汉奸、懦夫、软骨头,这是不同政见下形成的心态。到1980年我写《我从美国集中营回来》的时候,张泽时本人已经经历了“反右”、“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政治运动,长期被视为“汉奸”。因为这样的生活经历,他认为自己和去台湾的朋友在精神上没有什么不同。他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写作时,将“汉奸”和“叛逃者”分开使用,限制在“不同程度、不同主动性和被动性”——是汉奸当打手,是叛逃者被纹身背到台湾。

在台北的家中,梁告诉张泽时,他在战俘营中,反共力量用“反共反俄”的字眼强行刺伤他。此外,国民党的一些势力还威胁他“杀朱拔毛”,他回到大陆就会死。台湾省其他难缠的朋友也讲述了类似的经历,他们在战俘营被P.G .拖进警卫,被迫用墨水画手臂,并用绑在一起的针尖纹身。

战俘营中亲国民党势力的宣传和恐吓,导致部分战俘对中共战俘营政策心存畏惧,而谭兴东等志愿军在兵变后的行为,则加深了战俘营被遣返大陆后的恐慌。

谭兴东是1941年参军的老干部,1950年8月晋升副营级。今年9月,他的富农父母被处决,谭兴东擅自离开。后来,他被拉回部队护送过河,并被降为副排长。带兵杀敌的谭兴东被关在战俘营第72联队。他经常给战俘讲课,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对待俘虏的”,“今天你骂我是汉奸,将来回去就是汉奸”,动摇了很多想回国的人的意志。在后来的回忆中,很多人说:“我害怕听谭兴东的课,而不是被打。”后来来到台湾的14334人中,三分之二是前国民党士兵,三分之一属于前共产党军队。

在台北与梁见面后,张泽实四次去台湾探亲,每次都是寻找和采访志愿者。2010年,正在写《孤岛——一万四千志愿军战俘赴台的过去与现在》的张泽时已经80岁了。今年初夏,他带着高岩赛、容金婷、常成等到了山西等地区,采访了几个在老家定居多年的困难朋友。

随着对赴台难民的深入全面了解,张泽石再次要求有关部门对1977年1.43万余名志愿者代表海归申诉后赴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并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定性分析和历史结论。

希望

他为战俘事业奔走了35年,但张泽时还有几项呼吁至今没有落实,如“正式承认战俘营地下党组织为中共党组织”、“承认战俘营内所有在对敌斗争中牺牲的俘虏为烈士”、“为战俘制定法律”等。张泽石说:“这些是我们多年来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张泽实不知道这些“战俘事业”什么时候能完成,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还在逃亡。2011年底至2012年初的极寒寒冬,张泽石带着崔永元的“口述历史采访团”跑到辽宁、河南、山西,记录了30多名志愿军战俘的口述记录。

春节过后,这位83岁的老人将踏上第三次接受难民同胞口头采访的旅程。他唯一的理由是“我的难民同胞只有十分之一活着,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以我不去,他们也不说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沈宏非 沈宏非:读《吕氏春秋》里的饮食文化下一篇:苏联历史 一些少为人知的苏联历史细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