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朝鲜第六军团叛乱事件 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高层关系内幕

导语:在朝鲜战争中,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出兵朝鲜过程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包括中国领导人在战争前和战争初期就有援助朝鲜的意图,但直到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朝鲜领导人始终拒绝中国的援助愿望。本文以相关档案和各方记忆为基础,揭示朝

在朝鲜战争中,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出兵朝鲜过程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包括中国领导人在战争前和战争初期就有援助朝鲜的意图,但直到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朝鲜领导人始终拒绝中国的援助愿望。本文以相关档案和各方记忆为基础,揭示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关系的紧张状态和缓和的途径,让人们对中朝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论中国出兵朝鲜

金日成想用武力统一朝鲜

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来苏联讨论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在4月10日至25日苏联领导人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有两个条件:美国不应插手,并得到中国领导人的支持。

金日成承诺,在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下,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战争。毛泽东一直支持朝鲜解放全国的主张,并多次表示,中国革命成功后,他将帮助朝鲜,并在必要时提供军队。但是金日成认为他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军队来统一朝鲜。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准备直接介入朝鲜事件,特别是如果美国冒险出兵朝鲜,金正日必须与毛泽东协商并获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告知他进攻南方的计划。尽管毛泽东很惊讶,但他在14日收到斯大林的电报后仍然表示支持。15日与金日成会谈时,毛泽东建议朝鲜人民军速战速决,绕道大城市而不战,集中力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毛泽东解释说,他曾假设朝鲜会在中国占领台湾省后进攻南方,然后中国可以全力支持朝鲜。然而,既然朝鲜现在决定参战,而且这是共同的事业,他同意了,并准备给予必要的援助。

金日成感谢毛泽东的建议,但没有接受。在金日成看来,由于莫斯科承诺给予援助,他只是奉斯大林之命去中国,以获得毛泽东的批准。因此,就在会谈结束后,金日成当着毛泽东驻苏联大使罗申的面宣布,会谈的所有问题都达成了共识。毛泽东的尴尬处境可以想象在踌躇满志的金日成之前。

朝鲜封锁了针对中国的军事情报

战争爆发时没有事先通知中国,毛泽东甚至从外国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虽然中国领导人对此不满,但在美国直接参战时,他们仍然表示支持朝鲜。7月初,中国政府同意从东北军区抽调200名朝鲜干部回朝,以加强人民军干部素质。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向罗申表示,中国同意苏联政府的要求,允许军用物资通过长春铁路和中国的空运输到朝鲜。中国领导人特别提出了苏联向朝鲜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

7月2日,周恩来在会见罗申时,报告了中国对朝鲜战争形势的估计:美国可能向朝鲜增兵,在南部的一些港口登陆,沿铁路线向北推进。建议人民军加快南进,占领这些港口,特别是在仁川组织坚固防御,保卫汉城,阻止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此登陆。一方面,周恩来抱怨朝鲜领导人无视毛泽东一再发出的美国将进行军事干预的警告,另一方面,他强调,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组建一支身穿人民军制服的志愿军,与美军作战。

7月4日,中国情报总局局长邹大鹏甚至告诉罗申,如何通过山东半岛港口将朝鲜军队运送到韩国,如何派遣中国军事专家到韩国战场帮助朝鲜人民军。斯大林立即表示支持中国的提议:“我们认为,立即在中朝边界集中九个中国师,以便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可以在朝鲜进行志愿军的行动,是正确的。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型掩护。”

此时,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良仍在中国养病。为了与朝鲜保持联系,早在6月30日就以政治顾问的名义临时将柴调往朝鲜。临行前,周恩来指出:“现在朝鲜人民处在斗争的第一线,我们要向朝鲜同志表示支持,看有没有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请他们提出来,我们一定尽力。维护两党两军关系,及时了解战场变化,是当前使馆的主要任务。”

然而,朝鲜领导人封锁了中国大使馆的消息。据柴回忆,7月10日抵达平壤时,金日成给予了非常高的礼遇:“以后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并任命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徐辉每天向中国武官介绍一次战场情况。然而,中国大使馆很快发现,徐汇谈论的大部分是朝鲜当晚播出的战争报道,柴不能经常见到朝鲜最高领导人。

朝鲜方面一直在拖延中国大使馆派遣副武官到人民军参观学习的请求。在与朝鲜其他人员的接触中,柴觉得军事情报基本上是中国人的禁区。与此同时,中国军队提议的派往朝鲜了解情况的参谋团也被拒绝。

朝鲜暂时不会考虑向中国寻求援助

然而,战争的拖延让中国领导人越来越觉得有必要为出兵援助朝鲜做准备。8月11日,一直集中在东北的第十三兵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召开了所属各军分区干部会议。会上,高岗充分阐述了准备出国作战的目的和意义,提出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朝鲜人民解放,使朝鲜成为一个独立、民主、统一的国家。

最新情报显示,美国决心大规模增加在朝鲜的驻军。中国领导人还直接提醒朝鲜做好最坏的战争准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出兵的问题,但言外之意是可以理解的。

毛泽东在8月和9月初两次会见了朝鲜代表李相朝,并与他讨论了战争局势。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错误在于没有建立足够的预备队,而是在全线平均分配兵力,而不是歼灭敌人,只是想击退敌人,夺取领土。刘少奇还指出,人民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这位朝鲜领导人对中国的建议,甚至苏联军事顾问的警告充耳不闻。原因如下:第一,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当柴文成在9月4日直接向金日成指出战争陷入僵局时,他自信地说,釜山战役已经开始,当有能力的突击部队上去时,他们会打破僵局;当被问及美军是否有可能在后方登陆时,金日成肯定地回答:“我们估计美军目前不可能反击。他没有大部队增援,很难在我身后的港口登陆。”

第二,有速战速决和冒险主义的倾向。柴文成报道称,朝鲜领导人起初并不考虑从美国出兵,并预计将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争。美军参战时提出了“8月15日前解决问题,让8月成为胜利月”的口号。从动员大量技术工人和学生参军,以及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计划。9月10日,柴文成在向中国汇报后返回平壤,并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紧急向金日成汇报,希望朝鲜军队考虑战略撤退的问题。金日成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回去。”

当时如果中国军队及时出动,无论是防守美军后方登陆,还是协助进攻釜山前线,显然都会影响战局的发展。但由于中朝双方对战争局势的判断和战略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即使没有其他原因,朝鲜也不会考虑要求中方出兵援助。

战争局势的变化迫使金日成向中国寻求紧急帮助

麦克阿瑟在仁川成功登陆后,形势立即发生了严重变化,中国领导人觉得出兵朝鲜参战是必然的。9月18日,周恩来会见了苏联大使和军事顾问。周恩来先是询问朝鲜战争情况,抱怨中国领导人除了报纸上刊登的材料和平壤广播电台的报道外一无所知,甚至中国驻平壤大使也没有收到军事形势的作战报告。

周恩来还指出,与朝鲜领导人在军事问题上几乎没有接触,中国根本不了解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计划。中国曾试图派一些高级军事干部前往朝鲜观察战场情况,但至今未收到平壤方面的任何回复。

周恩来建议,如果人民军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就把主力撤到北方,建立一支千人突击队;我们应该利用西方对中国和苏联参与战争的恐惧,“采取能够证明我们意图的步骤”。罗申答应立即向莫斯科汇报,并建议派一名负责干部前往朝鲜了解情况,消除误会。莫斯科20日回复称,朝鲜不向北京提供军事情报是“不正常的”,但原因是他们没有经验。至于目前的军事部署,我同意中方提出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向北撤退的建议。

9月21日,刘少奇进一步告诉罗申,中国军队士气高昂,他们愿意并有信心在必要时击败美国军队。中国领导人认为,如果美国威胁到朝鲜的生存,中国必须帮助朝鲜同志。虽然斯大林朝鲜问题私人代表扎哈罗夫将军也劝说金日成向中国求助,但朝鲜方面从未对此作出回应。

直到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才作出请求苏中出兵的决定。经过激烈辩论,政治局一致认为,汉城沦陷后,不可能阻止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如果越过三八线,朝鲜人民军的残余力量将无法有效抵抗,战争将在短时间内结束。朝鲜领导人一致同意要求苏联和中国提供直接军事援助,并向斯大林和毛泽东传递了两封官方信函。

即便如此,这位朝鲜领导人还是首先试探了莫斯科的态度,并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10月1日,斯大林回电说,提供援助最好的办法是派志愿军,有必要先和中国商量。半夜,束手无策的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中国尽快将已经集结在鸭绿江边的第13兵团渡江支援朝鲜战争。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朝鲜领导人从内心拒绝中国的直接军事援助。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金日成过于自信,对形势过于乐观;第二,中朝历史上的特殊关系让朝鲜领导人担心出兵中国,所以金日成宁愿依靠苏联,也不愿中国干预朝鲜事务。中国出兵朝鲜后,这两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双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逶迤的近义词 逶迤的意思下一篇: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形容哪种艺术形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