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民国军阀生涯 炮兵出身的段祺瑞如何成为北洋二号人物

导语:1889年春,段来到柏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理论和各种训练课程。一年后,他们奉命前往鲁尔区的埃森克虏伯兵工厂进行火炮练习。克虏伯家族各种强大的先进火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的魅力。段祺瑞作者:王士军段

1889年春,段来到柏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理论和各种训练课程。一年后,他们奉命前往鲁尔区的埃森克虏伯兵工厂进行火炮练习。克虏伯家族各种强大的先进火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的魅力。

段祺瑞

作者:王士军

段是北洋军阀混战中的一个著名人物。虽然他的崛起有很多原因,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与炮兵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他甚至可以说是因为火炮而走红的著名人物。

年轻时,段对读书不感兴趣。相反,他痴迷于跳舞和制作棍棒。他经常谈到“我不喜欢读书,我想当兵”。后来这句话真的实现了。1879年,段的祖父去世。14岁的段失去了人生的靠山。由于他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生活很尴尬。1882年,他决定去威海与在部队做管带的叔叔段从德会合,但他的车、马、川都没钱,所以只带了一元银元和大洋,步行两千多里来到威海。段从德安排他在营里当秘书,段开始了他的佩剑和制服生涯。后来,他经常给孩子讲这段艰难的过去,并自豪地声称自己是“从一元开始”。炮兵出身的段为何成为北洋二号人物

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系优秀学生

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紫竹林创办军事装备学校,计划从淮军中选拔学生。段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通过了考试,成为第一名预科生,进入了炮兵系。天津军事装备学校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理念。不仅有兵法、地理位置、军事装备、炮兵方法、算法、测绘等西式课程,还有传统的历史教育。段全力以赴,刻苦学习,成为炮兵系一等生。

有一次,从德国回来的一管炮的瞄准镜坏了,没人能修好。最后,段解决了问题,画出了图纸,这让他受到了学校的重视。

李鸿章非常重视自己创办的北洋军事装备学校,经常去学校看东西。一天下午,炮兵师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但天气不佳,下起了雨,海面上的风达到了四级,海上的移动目标随着浑浊的海浪出现了,使演习几经艰难。在正常情况下,在这种天气下,演习被取消了。然而,李鸿章却坐在山顶临时搭建的观察棚里。由于担心天气不好,学生们嘀咕着要重新安排时间。教学也觉得不确定,于是管带硬着头皮去找李瑟娥洪章,请求把演习改期。

尽管风雨交加,李鸿章仍然精神饱满。他一手拿起望远镜,对准靶场,对着胶带说:“下一点雨值得一提。”开始吧!“演习必须准时开始。

不出所料,这次演习的表现非常糟糕。一些开始射击的枪甚至没有到达目标边缘。李鸿章的脸色暗淡如天,官员们也忐忑不安。接下来的几次拍摄失败后,李鸿章突然扔掉望远镜站了起来。官员们的脸色大变。看到李怒气冲冲地要离开观察棚,突然听到有人喊:“打!打它!”接着欢呼声继续。随行人员急忙把望远镜递给李鸿章。李鸿章走下了枪杆子的名声。炮手真的很不一般,三枪三中。

演习结束后,李鸿章发消息去见机枪手。没多久,一个结实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段."“你是哪里人?”“学生们来自合肥。”听说段是他的家乡,不仅是安徽人,而且是合肥人,李鸿章更加注意了。后来得知,段的祖父段培和他的叔叔都是淮军将领,他的祖父曾经和李鸿章一起镇压捻军,李鸿章越来越喜欢旧部的子弟。

1887年,段以最好的成绩毕业。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李鸿章称赞段:“各种操作方法都很熟练,尽量利用炮台工程实践和测绘,并且都知道要领……”

克虏伯的门生

1889年,清政府计划选派五人赴德国学习军事。当名单发给李鸿章时,李鸿章皱了皱眉头,因为名单上的五个人有三个是山东人,只有两个是安徽人。于是他想到了武备学堂毕业的段,大笔一挥,划掉了名单上的一个人,段名列榜首。

1889年春,段来到柏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理论和各种军事演习。一年后,他们奉命前往鲁尔区的埃森克虏伯兵工厂进行火炮练习。克虏伯家族各种强大的先进火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的魅力。

1890年,清廷特使洪纯代表皇帝访问德国埃森的留学生。段和同学们以娴熟的技术表演了各种口径的克虏伯炮,受到了弗里茨·克虏伯的好评。段和同学们完成学业后,李鸿章专门批准这位同乡留在德国克虏伯枪厂学习弹壳加工、枪管内膛切割、步枪铣削、浇注优质钢材、钢材拉伸试验、挤压试验、各种枪支的型式结构、使用维护等课程。李鸿章两次写信给段,鼓励他好好学习,对段寄予厚望。

“中国近代第一炮兵司令”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李鸿章多年惊愕的北洋水师被剿灭,淮军、湘军也被击溃,清军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当时,执政党和反对党自上而下要求军队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在内忧外患和各方面的压力下,清政府决定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新军。

1895年,袁世凯在他的命令下在天津站训练,招募人才。选拔标准是“有根有据的高级将领和学生”,如段和蒋贵体、杨荣泰、龚、曹锟、张勋、段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来会成为民国人。当时最杰出的是王世贞、段、冯,段被称为北洋“虎将”。

段当时主管炮兵营,并和该营一起任学校主任。虽然他的炮兵部队不足2000人,火炮不足100门,但他是中国第一个拥有正规装备的炮兵部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炮兵司令”。除了炮兵部队的日常工作之外,他还从事制定章程和组织体系的重要工作,如《编制和训练章程》、《战术规则》、《训练和操作详解》等。,其中大部分是他写的。

除此之外,段在治军方面非常严格。有一次,他的一个老乡违反军令,让袁世凯向段表达他的感情。他严厉地拒绝了:“这个人是我的老乡。如果我纵容他,以后怎么说服大众?”袁世凯更爱他,仿佛他凌驾于王世贞和冯之上。

1901年11月,经过袁世凯的表演,段被提升为副使,年号三品。同时,他还担任过各校的办公厅和武威右军的炮兵统一带。之后,段一步步追随袁世凯,帮助他带兵练兵,镇压农民起义,反革命党,帮助袁登上总统宝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筋疲力尽还是精疲力尽 筋疲力尽还是精疲力尽下一篇:陈年谷 陈世美并非负心汉:黑锅背了300多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