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闻鸡起舞是谁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 原来主人公不是一个人

导语:小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一些励志的故事,然后来告诫自己学会吃苦,努力学习,将来有所作为。而在这之后比较出名的有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小时候还以为刺股的扎自己的屁股,还很佩服这个人,后来发现自己有点无知。言归正传,那今天说下闻鸡

小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一些励志的故事,然后来告诫自己学会吃苦,努力学习,将来有所作为。而在这之后比较出名的有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小时候还以为刺股的扎自己的屁股,还很佩服这个人,后来发现自己有点无知。言归正传,那今天说下闻鸡起舞的故事,只知道成语,你知道说的是谁么?这个人在最后有什么结果呢?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

其实是两个人:祖逖、刘琨。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祖逖,字士雅 。河北范阳逎县人,汉族。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父亲祖武,任过上谷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着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刘琨,字越石,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后。为司州主簿时,与祖逖闻鸡起舞,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八王之乱又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后因爱慕刘琨发兵帮助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被兄弟杀死,没有兵力与各族争斗,投奔辽北,后因辽北内部争权而死。

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少年时期的祖逖对于读书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他性格活泼好动,有一些调皮,喜欢到处去玩,十几岁了还没有读进去多少书,为此他的几位兄长们没少为他的前途担忧。虽然祖逖不爱读书,但是他为人正直善良,常常打着他哥哥的名义救济贫民,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

后来等到祖逖大一点的时候,渐渐有了自己的理想抱负,那就是为国尽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祖逖才意识到不读书是没办法报效国家的。既然有了梦想,那就要尽全力去实现。从有了理想的那一天开始,祖逖就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路。他不仅学习人文历史,还坚持练剑,每天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就起床练习,认识祖逖的人都觉得他将来一定大有所为。后来,他也真的做到了。

闻鸡起舞的寓意是什么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该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智退桃豹的故事

公元320年的时候,祖逖担任奋威将军和豫州刺史,他派遣部将韩潜去占领陈川的东台,但是其守将桃豹占领着西台,和东台形成的布防局面十分牢靠。韩潜和桃豹相持四十多天,这时候祖逖让任用布袋子装满沙土。

看起来就像米粮一样,让一千多个人奖布袋子运送到东台,故意让西台的士兵看到,又派几个人扛着真的米袋子在城外行走,表现出扛着的米很重自己很累的样子来迷惑西台的士兵,西台的桃豹立马就带人来抢米袋子,因为粮食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是米,桃豹就对东台城楼上的袋子里也是米深信不疑,而这时候来救济桃豹的米粮早就被祖逖给抢去了,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桃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去过这么多地方吗下一篇:年妃画像 故宫年妃的画像很漂亮 怪不得雍正帝如此宠爱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