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

导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和乞丐,最终成为当时最大的“农民企业家”和大明的“唯一董事兼CEO”。在完成了大明这个“庞大家族企业”的建立之后,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永远为自己家族的子孙们服务,让子孙们永远享受到他奋斗的成果。因此,朱家的后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和乞丐,最终成为当时最大的“农民企业家”和大明的“唯一董事兼CEO”。

在完成了大明这个“庞大家族企业”的建立之后,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永远为自己家族的子孙们服务,让子孙们永远享受到他奋斗的成果。

因此,朱家的后代“不负众望”成了明朝最沉重的负担之一。

一开始朱元璋只是觉得他家比外人更值得信任,所以...

网络映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还没来得及封功臣,就迫不及待地封了所有儿子为太子。而那一年,他最小的儿子才一岁,在子宫里就真的赢了。

他规定皇室后代不受普通法约束,不受地方政府控制。国王的政府、服饰、军骑都只比不上皇帝,王侯大臣见了都要“拜谒”。

朱元璋为明朝官员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但他为子孙制定的工资标准怕厚:太子被封为太子后,工资几乎是最高官员的七倍。

明朝宗室年薪:

太子:一万石

郡王:2000石

镇国将军:1000

石将军:800石

尚书:700石

他规定王室不必从事任何职业。对于王室的每一个后裔,所有的消费需求都由国家承担:从10岁开始,国家开始领取工资,享受薪金,他们结婚时,国家支付住房、冠服、婚礼费用。他带着丰厚的丧葬费去世了。

这种无微不至的“爱”,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让人不禁感慨:“我对吻的善意可谓无所不能,远比上一代厚。”。

网络映射

朱元璋觉得对儿子孙岳好会让后代珍惜朱家传下来的遗产,结果适得其反。

永乐以来,太子不断造反,使得朱家的后代当权不得不调整这种福利政策。但是,就像说谎一样,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填补。这个该死的政策让明朝的负担越来越重。

为了防止王侯联合地方势力制造作乱,后世皇帝规定王侯一辈子只能住在皇宫里。如果他们想出城走走,他们必须一路派人把申请交给皇帝本人。没有皇帝的亲自允许,王子甚至不能出城扫墓。

为了进一步防止诸侯有勾结的机会,后世皇帝规定诸侯一生不得相见。这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见”。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王子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的自由,成为高级囚犯。由于无法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会根据年级多发工资。所谓

“宗室十岁,也就是陆贽。如果你生一个镇上的将军,你就会得到卢。若生十将,得卢...陆离这么厚,你不想收小妾,可以画个百思门。”

“利润在哪里,人们就为之奋斗,就像水一样,富士通也是如此”。

在“制度”的影响下,明朝中后期,皇室展开了激烈的生儿育女竞争。来自世界各地的报道拼命在床上“撒种”,招妻妾,抢女人为了多生孩子。

他们把老婆和小妾的生理期列表,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如期幸运。在激烈的病床大战中,出生记录被一次又一次刷新...

网络映射

老朱家刚分的时候有58个后裔,180年后达到2万,100年后明宗室人口增加到20万。人们不禁会想,当龚玉搬到山上时,他说“儿孙无尽”,这大概也是一样的。

嘉靖四十四年,宗室人口达28840人,年需求量860万万石,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8%,导致国家财政陷入危机,最终政府不得不拖欠宗室的工资。

明朝末年,国库空空空如也,但明宗室的“保险箱”里装满了金山银海,却几乎不愿意把钱交给朝廷用于防暴救灾。最终,明朝宗室成为公众不满的焦点和叛军掠夺的对象。

老朱家疼爱儿孙,但是他们想留给儿孙的“蜜糖”却变成了一瓶慢性毒药,害死了老朱家的儿孙,包括整个明朝。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说“官家不积财,使子女能感无奈”,与其把钱留给儿孙,不如把书、美德、教化留给儿孙。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少有人做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头?曹操是盗墓贼?下一篇:揭秘废帝溥仪是如何被驱逐紫禁城的大内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