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瑞士为何会成为永久中立的国家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导语:众所周知,瑞士一直是一个永久的中立国,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有那么多人或政治犯去瑞士躲藏。瑞士是瑞士政策的主要原则之一,其中规定瑞士不会参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自1815年《巴黎条约》确立中立以来,瑞士从未参加过任何局部战争或国际战争。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瑞士一直是一个永久的中立国,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有那么多人或政治犯去瑞士躲藏。瑞士是瑞士政策的主要原则之一,其中规定瑞士不会参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自1815年《巴黎条约》确立中立以来,瑞士从未参加过任何局部战争或国际战争。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瑞士能成为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永久中立国。

一、瑞士中立的由来?

“中立”一词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词汇,最早使用于1536年,17世纪在瑞士生根发芽。这个概念在1674年正式成为瑞士国家行为准则。

当时的瑞士经历了宗教改革的动荡,目睹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给邻国带来的苦难,感受到了亲近强国的压力。最后,它在国会宣布,它将作为一个中立国,不以任何方式参与普通战争。

事实上,大多数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处理内政时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利用公正的谈判和仲裁来维护大局是一种中立。比如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左右平衡,互不干涉。

1511年,瑞士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签署了《世代联盟条约》。1516年,与法国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法国在历史上与邦联为敌为友的两国之间谨慎行事。也可以叫中立。

16-17世纪,瑞士在欧洲列强的不断斗争中与各方签订了许多不同的盟约,试图“明哲保身”。特别是1618-164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新旧宗教大规模交战,以德国为主战场。瑞士被交战的国家包围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或其成员的前盟友。

然而,由于宗教改革,瑞士在1529年和1531年爆发了内战。这一次,瑞士断然拒绝各方建议,采取中立态度。

其结果是,首先,领土免于遭受战争蹂躏,国内经济相对繁荣得到保障;第二,避免了新旧教派之间的内部内战,保证了国内政治稳定。

三十年战争期间,虽然瑞士没有战争,但其部分边境不可避免地没有受到战争的干扰。瑞士人由此认为,保持交战双方的中立需要自我保护,如果禁止外国军队越境,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1647年,邦联成员共同缔结了维尔防御协议。这就是瑞士人为了加强自我保护而“武装中立”的由来。战后,大多数欧洲国家于1648年聚集在明斯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平条约中正式记载德意邦联于1499年获得独立承认。

此后,如前所述,1674年,“国会”宣布将作为“中立国”行事;1689年,“国会”代表认为“中立”是“共和国的基础之一”。“国会”一再宣布,将动用武力保护中立。瑞士坚持中立立场,逐渐让各国重视并认真尊重。

从1648年到1798年法国军队以革命的名义进军瑞士,中立也保护了瑞士150年。拿破仑骄傲地对瑞士人说:“你们的中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瑞士的中立再次被践踏。直到1815年,维也纳公会和巴黎协定才给予瑞士永久中立。

2.瑞士如何成为永久中立国?

瑞士中立历史事实的出现或法律文件的确立有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背景和要求。首先,瑞士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其中立思想和传统的形成,以及中立政策的确立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瑞士几乎位于西欧的中心,周围是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列支敦士登。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南北欧洲的主干道。但是,瑞士也是一个山地国家,地形复杂。

阿尔卑斯山覆盖了全国60%的面积,其重要的山口如圣地亚哥、圣伯纳德、辛普伦、富尔克等都是欧洲的战略通道。这样的地理条件让它成了“过境国”,山口的主干道成了兵士和坟墓必争之地。当战争在邻国蔓延时,瑞士必然首当其冲。因此,中立对于这个小国在夹缝中生存至关重要。

从传统背景来看,自古以来最早的结盟村民为了反对侵略,捍卫自己的自治、主权、独立和自由而团结在一起。互助共难,是生活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的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当他们组成联盟互相帮助的时候,拒绝被别人统治无疑是联盟的基础。

追溯到瑞士联邦的早期形成过程,差异较大的地区的一体化也需要相互尊重,互补介入争端。各方都想保持原状,所以才加入。正是这种自由、平等、独立孕育了互助、协调、仲裁甚至中立来维系他们的关系。

因此,瑞士的中立虽然作为一种理论和文件起源于近代,但其思想和实践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三十年战争到法国大革命,瑞士经历了150年没有外敌入侵的时期。这是瑞士中立政策的逐步发展。1814-1815年的瑞士,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一片废墟。

举行维也纳会议也是为了重建经历了20多年战争的欧洲。瑞士这个四面受敌的小国,由于地理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当时的普鲁士同意英国和俄国把瑞士变成缓冲国,其总理梅特涅甚至宣称,如果瑞士不存在,就应该创建瑞士。

因此,瑞士的中立不仅是为了瑞士人民的利益,也是为了整个欧洲的利益。1815年3月20日在维也纳签署了一项条约,为了欧洲的利益,该条约给予瑞士永久中立。总之,从巴黎协定的内容来看,瑞士的中立不是强加的,而是承认的。从那时起,瑞士的永久中立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尊重。

第三,瑞士中立的影响

瑞士对外关系的基础其实是永久中立。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国家承认了瑞士的永久中立。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凡尔赛和会再次得到列强的确认。中立政策是这个国家的原则。根据这一点,瑞士将不再与其他国家结盟,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战争,不参与任何集体安全体系,并将严格自立。

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并不是对外界充耳不闻。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进行军事干预,但犹太黄金案和纳粹黄金案的曝光表明,当时瑞士政府的中立性,无论主观意愿如何,都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此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不同语言地区的瑞士人对与各自语言相关的国家有更大的倾向。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对立非常严重,有时候这个法语区的人甚至把德语区当成瑞士间谍。

但二战中德意法西斯的残酷唤醒了瑞士人的良知和民族意识,大多数人可以抛弃母语情结,回到中立和民族团结的起点,共同度过难关。

此外,瑞士经常利用其中立地位向其他国家提供便利、定位、调解或人道主义援助。在这些方面,瑞士在世界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有时候有些工作是自己做的。例如,瑞士既不是联合国成员,也不是欧洲联盟成员。但它慷慨地接受并安置了许多国际组织。各种国际会议频繁举行。

特别是在瑞士著名的城市日内瓦,大大小小的国际组织有10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联合国驻欧洲常设办事处。该办公室成立于1946年,位于莱曼湖畔的万国宫。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此设有常驻代表团。

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包括: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救灾机构等;还有一些专门机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等。

四.摘要

瑞士作为一个中立的东道国,很容易接待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和组织。一些能承载人们历史书的国际会议和名人聚会都在这里举行过,令后人难忘。瑞士还与一些旨在提供发展援助的国际机构合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尤其是最著名的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事实上,该委员会是瑞士的一个私人机构,但其活动是国际性的。借助瑞士的中立地位,在国际冲突和战争中充当各方的中间人。没有瑞士的中立地位,很难想象该国的一个非政府组织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哪吒与变形金刚什么时候上映 剧情是什么内容结局如何下一篇:庆余年陈萍萍和范建什么关系 陈萍萍范建为什么斗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