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赵如意先生: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伯伯 赵如意先生: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伯伯

导语:赵如意先生: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叔叔。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 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 李 森 1902年出生于内蒙古土左旗马群村。19岁那年参加了土左旗地方武装——「 ”老一团”。1925年开始做地下工作。1927年入党。1929年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曾掩护过王若飞、乌兰夫、曾涌泉等同志。1934年到1939年期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包头

赵如意先生: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叔叔。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 怀念老一辈革命家李森 李 森 1902年出生于内蒙古土左旗马群村。19岁那年参加了土左旗地方武装——「 ”老一团”。1925年开始做地下工作。1927年入党。1929年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曾掩护过王若飞、乌兰夫、曾涌泉等同志。1934年到1939年期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包头、呼和浩特等地从事秘密交通工作,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出色地完成了党的多项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共绥西地委蒙古工作委员会主任,第一任大青山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中共三段地工委游击队队长。1941年到1943年李森在延安学习。之后被派到内蒙古地区工作,先后担任骑兵独立旅旅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委员、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察哈尔盟公安局长、内蒙古骑兵十二师师长等职。解放后历任绥远省蒙古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绥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绥远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自治区民委副主任等。曾任内蒙古政协第四届副主席。1987年8月逝世,享年85岁。 杨植霖与李森的合影 李森伯伯离开我们已经十个年头了,可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李森伯伯不仅是一位深受我区各族人民爱戴的老前辈,同时,他是我最可亲可敬的伯伯。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有一位情同手足的挚友,他们过往密切,一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还像孩子似的相互打闹,嬉戏个不停,这位常客就是李森伯伯。 李森伯伯待我亲如己出,每次来家总要给我带一些礼物,并经常带我到郊外游玩。一次,李伯伯送我一包糖,一转身,李伯伯向我要糖,我却一块也不给。伯伯说,真是个「 ”铁公鸡”。一句话逗得大家都乐了,我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傻笑。这时,李伯伯又亲切地把我搂在怀中,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孔融三岁让梨和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礼让、友爱的种子。 1963年,我小学毕业考试前夕,李伯伯坐着嘎斯69风尘仆仆来到我家。只见他头上戴着一顶旧草帽,腰扎宽皮带,还系着一围子弹袋,崭新的双筒猎枪撗挎在肩上,胸前还挂着一副高倍望远镜。最显眼的是他戴的那幅闪闪发亮的老式平面水晶茶色眼镜和八路军式的绑腿,给人以神奇和神气之感。 这副神情和装束犹如凯旋而归的猎人,又酷像威武的俄国英雄夏伯阳。后来我才知道,李伯伯是奉自治区人民政府之命为建立内蒙古干部疗养所选址做调研工作。那些日子里,他重访当年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挨家挨户访问山区老乡,有时在「 ”抗日堡垒户家”一唠就是大半宿。重任在身,哪有闲心打猎游玩呢?当我把心目中的英雄迎到家门时,邻居朋友们都投以惊奇和羡慕的眼光。当然在文革中也成了黑帮分子串连打游击的重要证据……。李伯伯最喜欢吃莜面窝窝、羊肉臊子、山药尖尖、油炝辣椒。所以,他一进门就毫不客气地问道,「 ”今儿晌午吃甚好的呀?”。吃饭当中,李伯伯问起我的学习情况,「 ”考中学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可不能有依赖思想”。正是李伯伯的话激励着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呼市第二中学。 李伯伯是我最崇敬的革命前辈,经过文革十年浩劫,更加深了我对他的深厚感情。196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在骑自行车的人流中,我看见了难得见面的李伯伯,他头带手工缝制的解放式棉帽子,帽两边还缝着用来护耳的皮毛,两根系带迎风飘摆,身着中式棉袄、免档裤,腰系一根麻绳,裤腿脚用袜带紧束着,脚蹬家做的元宝棉鞋,远远望去依然显得那么精干利落。看得出,李伯伯身子骨还挺硬朗。他骑着一辆半旧的飞鸽自行车,蹬得还挺快,他要从旧城西力图召赶往内蒙古革命委员会参加为黑帮们办的「 ”学习班”。他嘴里不时的哈着气,两鬓挂着白霜,还戴着那副水晶眼镜,表情冷漠,心情沉重,看见了我再也没有以往的欢乐,只是会意地点点头,未曾说一句话。我目送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年我不愿看到文革中父辈们受冤、受屈、受侮辱,与文林、大平、曹中凯等人公开写标语发传单,宣扬革命前辈的功绩。这下可惹了大祸,「 ”为乌兰夫反革命黑帮翻案”等一大堆罪名一下子都扣在我们的头上。在被「 ”群众专政指挥部”关押期间,造反派们企图以孩子为突破口加罪于老干部。他们恶狠狠地对我说:「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你姐姐也不是你的亲姐姐,你知道你父母收养你的险恶用心吗?他们要把你培养成修正主义的接班人,你要划清界限,揭发他们。”这话如青天霹雳一般,惊得我半响回不过味来。我哪能相信他们的鬼话,慈祥敬爱的父母是我心灵的支柱,我决不能做出对不起他们的事儿!我横下一条心一句违心话也不说,一个违心的字也不写,不能让造反派的阴谋得逞。 给我以最大宽慰的是,李森伯伯是我的亲大爷,我的生身父母也是历尽坎坷的革命老人,是李森伯伯和四位亲人共同抚育我成长。 据老人们回忆和史料记载,我的父亲赵诚从小家境贫寒,14岁便到巧儿气召当小喇嘛,后由好同学吉雅泰等人资助就读于文庙街土默特学校,后又考入北京蒙藏学校、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内蒙古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革命的理想、共同的命运使赵诚和李森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 父亲赵诚与母亲云兰1944年秋在陕北定边城结婚,两位老人特别喜欢小孩儿。一天,父亲去看望李伯伯,见到李伯伯的双胞胎儿子很可爱,开玩笑地和李伯伯说:「 ”你真得意,一下就生了两个儿子,给我一个好不好?”未曾想父亲的玩笑话让李伯伯挂在了心上,他非常理解老赵哥的心情,没过几个月,李伯伯就让勇夫的爱人王先先给老赵哥夫妇送来一个刚满六个月的男孩。赵诚夫妇喜得儿子,高兴得不知怎么才好,马上起名叫二旦以示对李伯伯的感谢。 革命前辈李森老人补袜子 记得1986年,我在乌老身边工作时,有一次全家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乌老更是若有所思,我很纳闷。事后,从乌老女儿齐齐格的嘴里我才得知,乌老看我的言谈举止很像李森,一看见我就不由得想起李森、赵诚、吉雅泰、奎璧、佛鼎等老战友。乌老以为我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好当面说什么,其实那天乌老由于感慨和思念整整和周围的家人谈了一下午往事。1987年8月,乌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40周年庆祝活动,代表团一到呼市,乌老的秘书就通知我到内蒙古宾馆。乌老得知李森伯伯病重的消息,十分挂念,不断向我询问李伯伯的病情。8月7日这天,乌老的活动日程已然安排得满满的,中午,有几位同志告诉乌老:李伯伯已病危。乌老顿时心情忐忑不安,午饭只吃了几口就匆匆走出餐厅,要我通知工作人员现在就去内蒙医院。乌老临时动议使工作人员很紧张,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都来不及通知。我赶紧给李伯伯的家人打了电话,就直接陪同乌老赶往医院。当两位老战友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李森伯伯微微点点头,久久说不出话来。乌老深情地安慰他说:「 ”你要安心养病,保重身体,你为内蒙古的革命和建设尽了力,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乌老久久坐在他的床旁,一直等李伯伯安详入睡才离开。谁知这竟然是我们和李伯伯的最后一面。是啊,李森伯伯太累了,可以这样说,他的一生是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勤勤恳恳为党工作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事业勇敢奋斗的一生,是艰苦朴素、唾嗤奢华的一生。他一身正气,无私无畏,敢于仗义执言,痛斥邪恶,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由衷地崇敬他、怀念他!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革命前辈李森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赵如意先生现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内蒙古自治区分院院长 。 作者简介: 赵如意,土默特蒙古族,1950年出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国家二级高级检察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文联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内蒙古自治区分院院长 。 赵如意父亲赵诚是1925年参加革命的老一代领导干部,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鱼泡避孕 古代娼女怎么避孕的?竟用鱼膘用作“避孕套”下一篇: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的悲惨人生:亡国公主最终死于乱军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