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宫里过“圣诞” 宫里过“圣诞”

导语:宫殿里的圣诞节!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原标题:宫里过“圣诞”! 城主,热爱宫廷历史,有着老干部的稳重和90后的活跃思维。「城主说」专栏,每周一天,翻开历史,寻找真实。 在大家的眼里, 圣诞节就是一个来自于西方的宗教节日,用于纪念耶稣的诞生。 >而圣诞节还有一位节日主题的经典代表角色,那就是 圣诞老人。他被描述成一位头戴红色帽子,有着长长的白色胡子,穿一身红色棉

宫殿里的圣诞节!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不过在今天,却火了一位 “中国版圣诞老人”:

图片来源|微博@徐锦江>

“红帽子”和“白胡子”这两个形象在外观上与圣诞老人的两个基本特征非常相似…>

>既然连“中国版圣诞老人”都有了,那有没有“中国版圣诞节”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古代,确实有着 “中国版圣诞节”。 >所谓“圣诞节”,简单粗暴的说就是在庆祝“圣人”的“诞生”,外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而在中国,“圣诞节”里的“圣人”所包含的范畴,除了孔子、神仙等,最主要的就是皇帝或者皇太后,而中国古代的“圣诞节”,往往指的就是皇帝或者皇太后的生日。 >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说道:“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这里的 “天长”和 “圣诞之节”指的就是 天长节,也就是唐玄宗的生日。

唐玄宗>

>而这一天,皇帝会大赦天下,不仅赏赐百官,在宫里举办盛大的宴会并进行歌舞戏曲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还要“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而在唐代之后,“圣诞节”这种庆贺活动延续了下来,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到了皇帝生日这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和庆祝活动。 >到了元代,我们会在《元史》里看到关于“圣诞”这样的记载:“丁丑,圣诞节,高丽王王禃遣其上将军金诜来贺”;“辛未,高丽王愖遣其枢密使朴璆来贺圣诞节”;以及“丙寅,高丽王王愖遣其枢密副使许珙、将军赵珪来贺圣诞节。”这里的“圣诞节”,指的都是忽必烈的生日。 >到了明清时期,“圣诞”也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明代的《万历野获编》中就有多处提及到“圣诞”。比如在《禁革斋醮》中就有记载:“嘉靖六年秋, 时届圣诞……” >而清人笔记《啸亭杂录》中也有:“凡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行礼,神位前设有等镫酒脯果实焉。” >而在此时,皇帝的诞辰日被称为“万寿节”,皇太后的生日一般则称之为“圣寿”,在这两个节日都要分别举行朝贺仪式以及盛大的筵宴和庆祝活动。

《80岁的重庆太后》贴出>

>在众多庆祝活动中,“承应戏”是必不可少的。皇帝万寿圣诞承应一般有《福禄寿》、《九九大庆》、《寿庆万年》、《群仙祝寿》、《百福骈臻》等;而皇太后圣诞寿辰日承应的剧目一般有《芝眉介寿》、《福寿双喜》、《八仙庆寿》、《灵仙祝寿》、《群仙祝寿》、《万寿同春》等。在这种日子里,“承应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一定要吉利、喜庆。 >清代的圣寿宴里,要数乾隆帝给母亲崇庆皇太后办几次寿宴最为隆重。不仅寿宴的场面十分隆重,乾隆还亲自穿着彩衣给母亲跳舞祝寿。 现在的“圣诞节”,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只是一个喜庆热闹的节日,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小聚,享受欢乐的气氛~ 圣诞节,红帽子白胡子的老人给您们带来了最美好的祝福!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外国历史时期顺序 外国历史时期顺序下一篇:在蒙古国发现的蒙哥汗汉字碑上写了什么 在蒙古国发现的蒙哥汗汉字碑上写了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