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广胜寺 山西广胜寺与飞虹塔简介

导语:山西广胜寺位于霍山南麓,洪洞县东北17公里,距临汾市45公里。这一组元明时期的建筑,四面环山,四面环水。金碧辉煌的洪飞铁塔是临汾观光的好去处。广胜寺分为上寺和下寺,还有一座水神庙,一般认为是下寺的一部分。上殿建在山顶,下殿建在山脚下,水殿位于下殿西侧,四壁相连。上殿和下殿的距离约为160米。上师寺始建于东汉元年,原名聚禄舍寺。唐四

山西广胜寺位于霍山南麓,洪洞县东北17公里,距临汾市45公里。这一组元明时期的建筑,四面环山,四面环水。金碧辉煌的洪飞铁塔是临汾观光的好去处。

广胜寺分为上寺和下寺,还有一座水神庙,一般认为是下寺的一部分。上殿建在山顶,下殿建在山脚下,水殿位于下殿西侧,四壁相连。上殿和下殿的距离约为160米。上师寺始建于东汉元年,原名聚禄舍寺。唐四年重修,改名广胜寺。元大都七年八月,这一带发生地震,塔倒塌。到了元代大德九年和明代郑德八年,现在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司夏原是一座风俗庙,金代毁于大火,元朝扩建后并入广胜寺。

广胜寺有三件最珍贵的文物:下寺的元代壁画、上寺的洪飞塔和昭城的黄金收藏。

下殿由山门、前殿、后殿和垛殿组成。寺庙的墙壁上布满了画工精湛、色彩清新的壁画。遗憾的是,1928年,帝国主义勾结土豪劣绅、僧侣进行偷盗和贩卖,现在陈列在美国戛纳纳尔逊美术馆。寺内现存壁画16平方米,多为元代作品。最著名的是水神庙王莹神庙南墙东侧的元代壁画。这幅画高4.11米,宽3.11米,画面反映了元代戏曲的表演。这幅壁画上方的横幅用楷书写道:“杜尧看到了爱、大线、零散的音乐和忠诚,都秀在这里大放异彩。”平阳,因姚建都于此而得名。“看见爱”就是被爱,被爱。“大兴”应该是太行,指的是太行山,包括汾河两岸的中条山。《三乐》原本是百戏表演,宋元时期也被用作杂剧艺人。艺名“中都秀”是当时著名的女演员,其中“杜中”就是古代对周浦的称谓“中都”。这句话的意思是:深受平阳府喜爱的太行山区杂剧艺术家钟在此演出。演员有男有女,分别扮演丹、生、景和最后一个角色。中间女扮男装的主角是钟独秀。表演是一个历史故事,有刀、水竿等道具。伴随着鼓声、笛声和拍板声,乐队身后画着风景。一个女人站在窗帘后面,用头往外看,很传神。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元代戏曲的表演,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广生去寺庙。殿前有山门,门下有两具金刚尸体。他们从左到右面对面,气势磅礴。院内有阿弥陀佛殿、大雄殿、观音殿、地藏殿、厢房、廊旁。雄伟的洪飞铁塔位于寺庙的中轴线上。建于明代郑德十年,嘉靖六年完成。这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阁楼式砖塔,高47米,八角形,十三层。它从下往上缩小形成金字塔。其特点是外观奇特,镶嵌以黄、绿、蓝琉璃烧制而成的器物,悬挂的塑料浮雕色彩丰富,内容丰富,包括罗汉、观音、天王、金刚、盘龙、虎、林、凤、花、鸟、虫、兽,一看就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每当千里晴空空的时候,太阳就照在塔上,各种颜色相辅相成。比如雨后长虹飞舞如飞,所以被称为“洪飞塔”,塔的内部结构也很奇特。塔里有曲折的砖阶供游客攀爬。砖砌台阶的每一步高约70厘米,形成60度的斜坡。砖砌台阶的每一步结束,都要转身从后墙再爬上台阶,这样走一圈又一圈才能爬到塔顶。站在塔顶,天空风满,山广,鸟瞰周边,但分水喜气洋洋,风景如画,城镇的高楼大厦挺立,乡间的房屋烟雾缭绕,繁华似锦。

洪飞塔的风景真的很迷人,但是洪飞塔的经文很珍贵。《昭城金藏》是金代平水刻本印刷的佛经,共有4380多卷。它的大部分内容是由汉代至北宋的著名僧人和来华传教讲学的外国僧人翻译成中文,然后编成书籍。从晋朝九年到大定十三年,历时15年完成了这部巨著。是家里的孤儿,世界罕见的精品。现在存放在北京图书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千方百计想把它偷走。第一,它送所谓的“东方文化集团”检查时,试图付钱,被拒绝了。然后想借“游”,带走经书。寺中主持大权空和尚识破了他的阴谋,冒着生命危险,突破了日军的封锁,把消息报告给了八路军。

我军得知消息后,迅速调取经书,派了一个连的兵力看守,组织了90多双筐,搬运了一队队的民工牲口,连夜将洪飞塔里的数千卷轴转移到太岳革命根据地安泽县康义镇,藏在太行山下的一个煤矿里。日本人听到消息,第二天拂晓就派兵追击。双方在安泽和沁源交界处的山沟里激战,我军八名士兵献出了生命。之后日军首领向和尚李空报仇,带兵入广胜寺杀李空焚庙。李准备死不了。幸运的是,在日本侍从的劝说下,李空活了下来,广胜寺没有被烧毁。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经典被送到北京图书馆。找到了理想的归宿。经过17年的修剪和粘贴,到1966年,已有4800多卷古经恢复原貌,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收藏。

山西广胜寺位于霍山南麓,洪洞县东北17公里,距临汾市45公里。这一组元明时期的建筑,四面环山,四面环水。金碧辉煌的洪飞铁塔是临汾观光的好去处。

广胜寺分为上寺和下寺,还有一座水神庙,一般认为是下寺的一部分。上殿建在山顶,下殿建在山脚下,水殿位于下殿西侧,四壁相连。上殿和下殿的距离约为160米。上师寺始建于东汉元年,原名聚禄舍寺。唐四年重修,改名广胜寺。元大都七年八月,这一带发生地震,塔倒塌。到了元代大德九年和明代郑德八年,现在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司夏原是一座风俗庙,金代毁于大火,元朝扩建后并入广胜寺。

广胜寺有三件最珍贵的文物:下寺的元代壁画、上寺的洪飞塔和昭城的黄金收藏。

下殿由山门、前殿、后殿和垛殿组成。寺庙的墙壁上布满了画工精湛、色彩清新的壁画。遗憾的是,1928年,帝国主义勾结土豪劣绅、僧侣进行偷盗和贩卖,现在陈列在美国戛纳纳尔逊美术馆。寺内现存壁画16平方米,多为元代作品。最著名的是水神庙王莹神庙南墙东侧的元代壁画。这幅画高4.11米,宽3.11米,画面反映了元代戏曲的表演。这幅壁画上方的横幅用楷书写道:“杜尧看到了爱、大线、零散的音乐和忠诚,都秀在这里大放异彩。”平阳,因姚建都于此而得名。“看见爱”就是被爱,被爱。“大兴”应该是太行,指的是太行山,包括汾河两岸的中条山。《三乐》原本是百戏表演,宋元时期也被用作杂剧艺人。艺名“中都秀”是当时著名的女演员,其中“杜中”就是古代对周浦的称谓“中都”。这句话的意思是:深受平阳府喜爱的太行山区杂剧艺术家钟在此演出。演员有男有女,分别扮演丹、生、景和最后一个角色。中间女扮男装的主角是钟独秀。表演是一个历史故事,有刀、水竿等道具。伴随着鼓声、笛声和拍板声,乐队身后画着风景。一个女人站在窗帘后面,用头往外看,很传神。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元代戏曲的表演,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广生去寺庙。殿前有山门,门下有两具金刚尸体。他们从左到右面对面,气势磅礴。院内有阿弥陀佛殿、大雄殿、观音殿、地藏殿、厢房、廊旁。雄伟的洪飞铁塔位于寺庙的中轴线上。建于明代郑德十年,嘉靖六年完成。这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阁楼式砖塔,高47米,八角形,十三层。它从下往上缩小形成金字塔。它的特点是外观奇特,镶嵌着黄、绿、蓝三色釉面烧制而成的物品,悬挂的塑料浮雕色彩丰富,内容丰富,包括罗汉、观音、天王、金刚、盘龙、虎、林、凤、花、鸟、虫、兽,一看就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每当千里晴空空的时候,太阳就照在塔上,各种颜色相辅相成。比如雨后长虹飞舞如飞,所以被称为“洪飞塔”,塔的内部结构也很奇特。塔里有曲折的砖阶供游客攀爬。砖砌台阶的每一步高约70厘米,形成60度的斜坡。砖砌台阶的每一步结束,都要转身从后墙再爬上台阶,这样走一圈又一圈才能爬到塔顶。站在塔顶,天空风满,山广,鸟瞰周边,但分水喜气洋洋,风景如画,城镇的高楼大厦挺立,乡间的房屋烟雾缭绕,繁华似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寺怎么读 毗卢寺怎么读 石家庄的毗卢寺简介下一篇:黄河壶口瀑布在哪 山西壶口瀑布在哪里 壶口瀑布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