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历史上的李连英 坊间流传李莲英是历史上唯一净身手术失败的太监 这是他被宠的原因吗

导语:坊间流传的,李莲英没有净身,就被送到宫里当了太监,这是他受慈禧宠幸的原因。若是真的是如此,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慈禧二十多岁就死了老公,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若是偶然间让她知道一个没有净身的太监,他肯定是会有如获至宝般的感觉的。毕竟这个太监是可以日夜服侍在他的左右的,有这样的太监,既可以享受最高的权利,又可以享受年女之欢,想想就有点小小

坊间流传的,李莲英没有净身,就被送到宫里当了太监,这是他受慈禧宠幸的原因。若是真的是如此,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慈禧二十多岁就死了老公,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若是偶然间让她知道一个没有净身的太监,他肯定是会有如获至宝般的感觉的。

毕竟这个太监是可以日夜服侍在他的左右的,有这样的太监,既可以享受最高的权利,又可以享受年女之欢,想想就有点小小的激动。若是如此,慈禧当然是很高兴,很受用的了。

甚至还有人说,慈禧为此还流产过。

不得不说这些坊间的流传,真的是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要知道这是皇宫,不是过家家。若是皇宫里乱了,会是国将不国的。

所以这终究是传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事实上李莲英不可能不是太监,之所以这样说有如下原因。

皇宫里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是很严格的,没有人敢挑衅皇家的权威,怎么可能会出现不净身的太监呢。

要知道阉割太监的师傅,都是有十足的经验的,他们把的这个关,也是至关重要的。若是出了差错,那是会掉脑袋的。

更何况阉割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一个部门在操纵,是几个部门配合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差错。

一般净身失败的大部分都死去了,即使没有死的,也会被赶回家去。不可能出现不净身就会出现宫里的情况的。

太监不长胡须、声音也很特殊,这个想要长时间伪装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太监有很多明显的特征,长期住在皇宫里的人,他们对太监都是很熟悉的。是不是太监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若是长期的伪装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

更何况太监都是群居在一起的,他们休息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都有可能是同行的。

若是真的不是太监,恐怕早就被发现了。早就被杀了。

装假太监风险太大,不值得冒险。

太监进宫就是为了讨一口饭来吃,他们都是很怕死的人。就是因为怕死,怕生活的艰难,所以,才挨上一刀,来到宫里当太监的。

若是让他们拿性命来博一把,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试的。

所以,做这样的事情根本划不来。因此,李莲英是真正的太监,慈禧喜欢他是因为他比较听话而已。

同治六年,李莲英获封二总管,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太监大总管——安德海;

同治八年,嚣张到只能用诛杀阻止的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以肃宫禁而儆效尤”为由诛杀,李莲英成功上位,成为大总管;

光绪二十年,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乃系自雍正皇帝下达“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命令以后,清朝唯一的二品太监,成为晚清政权最具权势的大宦官。

职位的快速晋升,只是李莲英受宠的部分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慈禧太后对其的特殊态度,则更能说明其备受恩宠的所在:

1、《满清外史》有载:

一个太监,能够和晚清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并坐”看戏;遇到李莲英喜欢吃的东西,慈禧太后“必节食以遗之”;慈禧太后给予其的赏赐,和地位显赫之朝堂大员几乎相等。李莲英在慈禧太后乃至整个大清王朝的特殊地位,可见一斑。

2、《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有载:

一个太监,在慈禧太后心中宛如挚友乃至丈夫的所在,“时常谈到深夜”,更是能证明李莲英的受宠。

3、《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九》有载:

光绪二十二年,李莲英已经达到了能够影响慈禧太后对刑罚大事做出最终裁决的特殊地位。“太见不得干政”乃系清朝入关伊始就定下的祖制,李莲英向慈禧太后“乞恩”,部议决定的刑事案件就能改变结果。这就足以说明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面前的巨大影响力。

李莲英为何如此受宠?

按照民间野史传闻,乃系“那拉氏欲梳新髻,而未得其人。会莲英访玉兰,玉兰令其仿梳新髻法,揣摩久,技成。玉兰乃荐与那拉氏,许之”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赖子,曾以私贩硝磺系狱,后得脱,改业补皮鞋”出身的李莲英并未经过“净身”这一进入皇宫成为太监的必要过程,就直接来到了慈禧太后的身边。

一个并未净身的假太监,来到一个26岁便成为寡妇的女当权者身边,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能尽可能地满足慈禧太后,这便是李莲英备受恩宠的主要原因。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笔者认为,几无可能!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于宦官乱政、篡权乃至惑乱后宫的历史教训极为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控制。要想进入皇宫当太监,而脱离“净身”这一必要过程的难度,几乎和只身攻入皇宫,篡夺皇位一个难度等级。

况且,李莲英在慈禧太后身边的服侍事件长达53年,但其真正受宠的时间自同治八年才算正式开始,而且还是在安德海被诛杀以后。如果李莲英真是假太监,其受宠的时间恐怕会在同治元年乃至“身体早已经被掏空”的咸丰皇帝为驾崩之前就已经开始。

那么,李莲英受宠的真正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三方面:

1、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为了求得自保,求得晚清政权的最高统治权,慈禧太后联合驻守京城之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

皇帝驾崩,慈禧太后理应守孝,再加上传统礼教的严格束缚,慈禧太后在发动政变之前该如何和远在京城之奕欣取得联系?在政变之前的所有联系,都有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安德海,悉数完成。

也就是在这次政变中,慈禧太后清楚地认识到了太监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个女性当权者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对于慈禧太后而言,太监乃系其掌控偌大之大清王朝的必要工具、有效工具。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而被慈禧太后委以重用、倍加恩宠,其被丁宝桢诛杀后,因“梳头有功”而获得慈禧太后信任的李莲英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顶替安德海的所在。

2、“辛酉政变”以后,两宫皇太后代行皇权职权,以“垂帘听政”的形式掌握着晚清政权的最高统治权。但慈禧太后毕竟是女性,不能像皇帝一样随时随地的接见外臣、传达谕旨,其所发布的谕令也只能通过太监传达。

也就是说,在外朝上,太监就是慈禧太后的私人代表,就是其掌控、处理朝政的中介所在,而且是必须的。

3、慈禧太后作为一介女流,该如何掌控朝臣,掌控诸如恭亲王奕欣这般嚣张的皇室宗亲等?

掌握朝臣的所有动态信息、结党情况乃至心理走向,再根据朝野环境和后权稳固的针对性需要,予以平衡和管控。而太监就是帮助慈禧太后完成这些政治任务的唯一人选所在!

说到底,太监乃系慈禧太后一个女性最高统治者对晚清政权的统治工具、对朝臣的监视工具、渡过孤寂长夜的排遣工具而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是什么样的爱情 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下一篇:吴道子是哪个朝代 吴道子是哪朝人 吴道子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