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麦当劳进入中国时 比现在的网红店还疯狂 排队能排出数百米

导语: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时候,比现在的网红店还疯狂。几百米以下的文字资料可以排队排放,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文|冯璐 1990年10月8日,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解放路上,一幢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这天是一家名为麦当

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时候,比现在的网红店还疯狂。几百米以下的文字资料可以排队排放,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文|冯璐 1990年10月8日,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解放路上,一幢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这天是一家名为麦当劳光华餐厅开业的日子。尽管距11时正式开业还有近两个小时的剪彩,很多人还是早早赶来翘首以待。当时的店员回忆,餐厅本身有三层,结账的柜台被安排在二楼,而排队的顾客竟从柜台一直排到了外面的大马路上。 >如今光华餐厅的门前依旧车水马龙,门口的地面上铺设着一块金色的牌子,“1990 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似乎见证着这座三层小楼在风雨中走过的28个年头。 1987 年 11 月,肯德基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连锁店 >虽然在真正的行家眼里,这些引起轰动的汉堡包、炸薯条等稀罕货在烹饪方式上与传统意义上的西餐有着天壤之别,最多只能算是“洋快餐”,但对当时排队的顾客来说,在那个物质尚未达到极大丰富、即便在大城市里西餐厅也属凤毛麟角的年代,吃上一顿麦当劳无疑是领略了从来“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西餐。 >就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看,中国第一家西餐馆当属咸丰十年开在广州的“太平馆”。店老板徐老高曾在洋行当过厨师,深知国人口味的他将传统中国酱料与西式烹调技术结合做出的牛扒迅速火遍了大街小巷。1825年8月8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太平馆以简朴的茶会形式举行了婚礼。时至今日,太平馆的二楼仍挂着周恩来与夫人在广州时的合影。 >1901年,天津法租界中街上,一家挂着“起士林西餐馆”牌匾的餐馆悄然开张。店老板阿尔伯特·起士林在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时是德国兵营伙房中的二等兵,当时兵营里流传起士林曾是威廉二世的御用厨师,还在李鸿章1896年访德期间为其做过西餐。这样的流言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起士林的手艺,袁世凯成为直隶总督后,邀请起士林出山为他的宴会掌勺。起士林果然不负众望,精选了法、德、俄等国的几个经典菜品,博得满堂彩,袁总督自然大为得意,当众赏银百两。此后,起士林的名字不胫而走,厨艺被传得神乎其神,许多有钱人慕名而来只为尝一尝这位“御厨”的手艺。 >虽然西餐在晚清时期已经走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但它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也注定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是有钱人炫耀财富与身份的象征性场所。这也是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感受一下大洋彼岸的饮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麦当劳的爆红绝非偶然,早在3年前的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已经在北京成功登陆。据说试营业的第一天,尽管外面飘着雪花,赶来尝鲜的顾客依然热情不减,队伍足足排了400多米,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求助于公安维持秩序,开业当天便创下了单一店铺单日最高营业额30万的业绩。根据1989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肯德基吃什么?》记载的菜单,当年7.5元一份的吮指原味鸡套餐对平均工资只有两位数、长期与消费主义绝缘的国人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而为了配合中国的酒文化,当年肯德基甚至在原味鸡、土豆泥、蔬菜沙拉等寥寥几种产品中加入了听装的北京五星啤酒,走在了“啤酒配炸鸡”流行吃法的最前沿。时至今日,时任肯德基远东区总裁的美籍华人王大东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位于前门的肯德基每周末都有新人在三楼举行婚礼。在这样的快餐店里举行婚礼,别说是中国,放眼世界都算是一件新鲜事。 >即便有了肯德基的成功在前,1990年麦当劳在大陆的首次试水也显得小心翼翼:尽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但外资对在中国的投资仍然不是很放心,对大陆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尚抱有疑问。与之相反,香港麦当劳创始人伍日照则大胆地选择深圳作为市场的切入点,成立一家完全独资的麦当劳: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在深圳成立麦当劳无论人力还是资源配置上都要方便一些,再加上两地往来密切,人们思想相对开放,也更容易接受外来食品。 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深圳麦当劳光华餐厅开业当天的盛况。 1990年的深圳还没有什么像样的西餐厅,而麦当劳作为第一家正儿八经的西式快餐店,它的开业能够造成前文描述的轰动也就在情理之中。营业的第一个周末,麦当劳光华餐厅便创下了全球麦当劳单店单天营业额最高纪录——46万元,排队买单的盛况很多人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当时二层柜台有20台收款机,每台前面都排满了人,那时的餐牌都是以港币标价的,很多人拿着1000元或500元面值的港币兴奋地一口气买10个巨无霸。”为了让顾客尽快熟悉汉堡、薯条的吃法,麦当劳还专门配备了接待员来教大家怎样使用餐具与配料。包括接待员在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经过前期严格的筛选和培训。现任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校长梁翠英回忆,当时麦当劳光华餐厅在开业前预计招聘员工300名,全部要求深圳户口,却没想到竟然收到6000多封求职信,培训期间,员工用锯木板当肉饼,拿纸屑做生菜,剪吸管当薯条练习配餐流程。 如今,汉堡、咖啡都已成为日常餐饮的一部分,人们早已不再是抱着“开眼界”的心态走入麦当劳。2017年8月,麦当劳与中信、凯雷达成战略合作,10月,麦当劳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有麦当劳超过2700家,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都吃过一次麦当劳。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二战兵器全集|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苏联76.2毫米00/02野炮下一篇:太平洋战争贝里琉:被遗忘的地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