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邓小平与老同学蒋经国的15年“暗战”

导语: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邓小平与老同学蒋经国长达15年的“秘密战争”的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文本/陶涵作为苏联中山大学的同学,邓小平和蒋经国都没有料到邓小平会在1973年,也就是毕业几十年后再次回来,而蒋经国接管了台湾政权。历史把他们推向

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邓小平与老同学蒋经国长达15年的“秘密战争”的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

文本/陶涵

作为苏联中山大学的同学,邓小平和蒋经国都没有料到邓小平会在1973年,也就是毕业几十年后再次回来,而蒋经国接管了台湾政权。历史把他们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15年里,有一场邓小平给蒋经国“沉重打击”的“斗争”,甚至还有合作搭建两岸平台。不幸的是,由于蒋经国的突然死亡,邓小平以第三次国共合作为希望推进祖国统一的想法落空了。

邓小平和蒋经国是1926年至1927年间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1973年,他们几乎同时负责重大事件。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就两岸统一、国共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多次较量。

邓小平的回归和蒋经国的掌权

1973年,老蒋给了他的儿子蒋经国很多东西。1973年,毛泽东决定让邓小平回来。

邓小平和蒋经国从1926年到1927年是苏联中央大学的同学。当时,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的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人。当时他的名字叫邓希贤。掌握了台湾大权的蒋经国密切关注着他在苏联学习的老同学。

1973年3月,邓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将大部分外交事务移交给他。邓小平立即宣布,北京准备与台北直接谈判统一问题。邓说,现阶段,“应以和平方式为主”。

滞留大陆的国民党老人通过公开和私下的渠道向蒋家父子挥手致意。老蒋病了,不能照顾这个。负责台湾党政军的蒋经国也对此视而不见。他亲自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是自杀,我们没有那么愚蠢。”

1975年,蒋介石去世。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当选为“总统”。两个月后,他在一个盛大的仪式上正式就职。

另一方面,虽然他的老同学邓小平没有再次担任党的总书记,但他第三次站出来参政,牢牢把握了中国改革的方向。

小平对国家的“沉重打击”

毛泽东给了老蒋沉重的一击,因为他在北京迎接了尼克松。蒋介石曾愤怒地说:“尼克松不是东西!”邓小平也给了蒋经国沉重的打击:蒋经国在美国各部门安插“亲台朋友”,但蒋经国不知道卡特总统和邓小平就建立外交关系进行秘密磋商。

1978年12月15日晚10点,也就是中美建交消息公布前12小时,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安克志突然接到华盛顿的秘密电话。特命全权大使奉命在凌晨3点打电话给蒋经国的助手宋楚瑜,说有急事,必须立即与“总统”会面。

蒋经国不得不在半夜起床去见安大使,了解中美建交的消息。安大使在离开时,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要求,要求先生在第二天早上8点之前不要向外界透露这一消息。蒋经国抑制住怒火,拒绝同意。公告当天,NTD黑市交易价格暴跌,台北股市暴跌近10%。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携手共建两岸修复平台

1979年1月1日,国防部长许宣布金门炮击事件正式停止。

同日,全国人大发出《致台湾同胞书》。中国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也向蒋经国的“兄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议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三次合作。

蒋经国对邓小平的和平进攻反应强烈。

台北方面一方面坚决拒绝廖承志来访。蒋经国说:共产党提出的两岸对话是“旧瓶装新酒”。他宣称,“中国人民唾弃共产主义,而台湾的成功激励人们向往自由、民主和繁荣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蒋经国也认为,中国政府现在急于鼓励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长远来看,对台湾来说,利肯定大于弊。如果两岸人民谨慎发展旅游和贸易,台湾在中国的形象和影响将会增强。

因此,也可以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两岸修复的舞台就已经由邓小平和蒋经国“共同打造”。

邓知道他的同学都是“伟大的孝子”

进入1981年后,邓小平进一步追求蒋经国。中共中央下令浙江省溪口地方党委修复高枫故居和蒋经国母亲及祖母的坟墓。因为邓小平和廖承志清楚地知道,蒋经国是一个伟大的孝子。溪口公墓的修复照片被迅速但秘密地送到了台湾的“总统办公室”。

邓小平还为他的“一国两制”统一模式提供了法律框架。他指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予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即对其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司法制度拥有控制权。

选择李光耀作为两岸“中间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经国认为两岸谈判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然而,在台北与北京的正式对话中,“中间人”是不可或缺的。蒋经国只把这个敏感的角色委托给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1980年,李光耀第二次访华。次年,邓小平派中国总理率领大批官员访问新加坡,考察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李光耀试图让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高级官员了解台湾的局势。

蒋经国和李光耀更投缘。李光耀每次去台北,都会和蒋经国单独谈几个小时,就中国和两岸问题交换意见。蒋经国认为李光耀对两岸问题的理解比任何人都深刻。

至于邓小平,他至少有一次通过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表示问候。

蒋经国决定实施政治改革

1983年,蒋经国私下指出,随着邓小平推动经济改革和务实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越来越强大。如果台湾和大陆能够结合,“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未来”。

1984年9月26日,中国和英达就香港的未来达成协议。

在这种背景下,李光耀在1986年夏天又访问了台湾三天,并与蒋经国进行了长时间的私下会谈。这一次,蒋经国明确告诉李光耀,他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和改革台湾政治制度的最新想法。

1987年,台湾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10月14日,国民党在党禁、禁报后,全面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旅游,这无异于背叛了整个蒋王朝的反共斗争。

“可惜国家死得太早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成千上万的台湾居民申请去大陆探亲。蒋经国很满意,事实上,这也是他鼓励大陆内部进化的策略的一部分。他对下属说:“不用担心。访问大陆可以让台湾人民了解大陆的情况;大陆人也可以了解台湾的情况。”

国民党书记李欢10月份公开宣布,国民党的政策不再是谋求在大陆取代中共,而是推动“政治改革、言论自由、经济自由化”。岛上的右派又蓝了——以国民党为首的中央党部秘书长,已经放弃了推翻共产党的历史责任!然而,蒋经国告诉来到奇海新村的大佬们,抱怨大陆人民有权选择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其他政党来主持政府。

1988年元旦,在蒋经国的指示下,台湾正式结束了限制报纸证书和报纸的禁令;几天之内,大约有200种新出版物在有关当局登记,许多新的画报立即出现在街头。与此同时,60多个政治团体申请注册为政党。后来,包括民进党在内的20个政治组织被批准并正式成立为政党。

1月12日,才真旺姆-马英九起草的结束大陆人控制台湾的政治进程的草案获得通过。才真旺姆将在第二天会见蒋经国,报告这个好消息。然而,13日下午,“总统”突然去世。

当邓小平听到蒋经国去世的消息时,他立即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邓小平在听取了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问题工作组的报告后表示,中国的统一是一个世界大事。邓小平宣称,当蒋经国还活着的时候,“中国的统一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共两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的经历。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会有第三次合作。可惜国家死得太早。”。

邓小平是对的。如果日子一去不复返,让蒋经国多活几年,他可能会“鼓吹统一的原则”。

来自:河北党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芈姓 严姓起源和来历:是芈姓楚庄王的后裔下一篇:金姓的来源 金姓起源和来历: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