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梁漱溟读音 清朝人是怎么学英语的 古代英语教材揭秘

导语:【介绍】边肖为你编的关于“清朝人是怎么学英语的?古代英语教材的秘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清朝人学习英语的方式感到好奇。毕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对古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更何况在当时的背景下,大家对英语的态度肯定是褒贬不一的,但如果不学,可能就没有进步空

【介绍】边肖为你编的关于“清朝人是怎么学英语的?古代英语教材的秘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清朝人学习英语的方式感到好奇。毕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对古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更何况在当时的背景下,大家对英语的态度肯定是褒贬不一的,但如果不学,可能就没有进步空。其实清朝学英语的方法和现代人差不多,可能更难,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大部分时间需要自己去理解语法和词义。这一次,我来告诉你古人是怎么学英语的。我们来看看。

提到学英语

有多少人会想起他们悲伤的过去

单词,时态,主谓宾祈使句

还有一堆用法奇怪的介词to,of,in,from

现代人也可以看美剧,学英语

古人呢?

连复读机都没有

祖先应该如何学习英语

01清朝学英语

我们来看看咸丰十年的一本晚清英文书

英语单词注释

来,我们先感受一下那些年迷人的英语发音。

原来我们的祖先一百年前就被英语折磨过

你不能死!

单词和短语

不要再说别的了

只要想出两个简单的词,发音就很直接到心里去了

春天

中文:春天

中文发音:丝布林

明年

中文:明年

中文发音:诺克斯,先生

五月

中文:五月

中文发音:漂亮

农历的第一个月

中文:一月

汉语发音:詹牛李艾

你跟着声音走了吗?

舌头受得了吗?

学长来了

新格局

中文:新时尚

中文发音:你傻,别高兴。

商品交易所

中文:货对货

汉语发音:卡、福、卡

逐个样本

中文:想要每个集合

汉语发音:涂、、、思陀。

好吗?

L1:好吃吗?

中文发音:b,b,掰,掰?

洋泾浜英语

跟着你读下去。

你还会说英语吗?!

英语单词注释主要在上海和宁波流传

这本书教著名的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土与海的结合,不伦不类。

主要是和外国人打过很多交道的民间人士自发总结的英语学习资料。普通人怎么对待外国人?别问了,做生意就好!因此,本《英语注释》中有专门的类别介绍数字、银号、洋号、五金件、颜色、刻度、税收、进出口门的英语发音。

只要能赚钱,人的学习热情是无穷的。去过广西阳朔的人,可能见过会说六种外语的街头小贩。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洋泾浜英语。

震惊外国朋友的阳朔老奶奶

《英语笔记》可视为早年学习英语的“汉英词典”

但是“洋泾浜英语”有个大问题。小卒跟英国人简单交流也可以,就是上不了大桌子。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到北京。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以后的一切对外条约都要附有外文。清政府需要自己的翻译。当时懂英语的大多出身底层,靠“洋泾浜民歌”学商务英语。

然而,这是一个正式的外交场合。洋泾浜英语的翻译,外国人一说就笑,外交需要大量的国际法词汇。洋泾浜英语根本撑不住。别看写字楼里的白领。不时冒出几个英语单词。让他们用英语发表演讲。

富裕家庭的孩子挂断电话

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的,上流社会家庭也可以请“外教”来教英语。

比如中俄修订条约的签订,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的收回和曾纪泽部分权益的拥有。当时他古英语流利,连欧洲人都为之着迷。这种圣经式的英语就像中国的文言文一样,并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能听懂。

那么曾纪泽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呢?拜他老子曾国藩所赐,曾国藩眼界开阔,深知未来世界潮流是向洋人学习,便邀请传教士在家为子女当外教。

曾纪泽刻苦学习英语,创造了“西调结合法”:将拼音汉字与英语单词的本义联系起来,如作弊=作弊=作弊,死亡=死亡=邪恶,热=热=火。

一个黄皮扎辫子的中国人一开口就说古英语,西方人的震惊可想而知。左收复新疆与俄国的外交谈判,其中他的重大贡献是:“与俄国人相争,破坏崇厚所立的协定,提出新的建议,归还伊犁、吴忠道山和特克栓的关隘,对新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只是一个特例。不是每个想学英语的中国人都能请得起外教,即使是今天。

英语辅导书是个好买卖!

有什么好的方法适合需要学习英语的大众?

要看两件事,一个是教材,一个是词典。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出路。在那个欧风美雨风起云涌的时代,最大的出口就是“西方”。任何触及西方的东西都可以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语言学习作为沟通中西的桥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赚钱的书永远是辅导书,出版界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别看现在的百年商务印书馆,厚重而矜持。100年前的上海也充斥着“骚气”,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潮流。

20世纪30年代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及印刷厂全景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商务印书馆虽然以整理《四大丛书》等重要古籍,编辑《世界图书馆》、《大学丛书》等大型丛书而闻名于国内外,但自1898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就进入了出版英文读者的领域。

无论从出版物的数量还是从内容的广泛性来看,商务印书馆都是晚清英语教材出版市场的领头羊。1902年商务印书馆设立编译所时,就有了“英语系”的设立。

葛传祺,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20年代商务印书馆小编辑。

他描述了后期英语系的细节:1926年底,“我在英语系工作,是所有人中最年轻的。部长是邝福卓医生...几乎不懂中文的人。大家都用中文交谈,但和邝博士交谈时一定要说英语,叫他‘方博士’;你还必须用英语给他写一张便条。除了匡医生,大家都用中文交谈,但都互称‘先生’,并加姓代替‘先生’、‘君’、‘兄’、‘翁’等。这是当时上海一些“高级华人”的做法...英语系有丰富的资料,互相征求意见成了惯例...

在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室里,英语系在这座长方形的三层海洋建筑的二楼

有天赋就要工作。商务印书馆很快就注意到了英语读者的本土化。

当时商务印书馆的选题策划能力也是一流的,以教材和词典为主。

高级中英文全集

18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华蓥初期》和《华蓥高级阶段》两本书,然后编辑了《华蓥高级阶段》第二至第五集。1899年,《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一集出版,书名为《高级中英文全集》。

根据邹振寰教授的介绍,《中英高级全集》充分考虑了可读性和丰富性,选取了西方著名人物传记、生活常识、轶事、动物、应用文体裁等多种文本,采用中英对照编排。

这本书也强调了背单词的重要性。每节课教完六个生词,有六个例句,后面是文言文翻译。比如“My”翻译成“My”;“他和我可以走”,翻译成“他和我可以走”。全书分为“字母表”、“两个单词”、“三个单词”,最多“五个单词”,最后是“宗教课”,包括一些基督教的宣传,比如“上帝给我”,翻译成“上帝造了我”等。

英汉词典

光有教材是不够的。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汉词典的重要性。

商务印书馆对此心知肚明,并组织编写教材和词典。

据邹振寰教授研究,1908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的《英汉大词典》,是外国人根据《纳塔奥词典》改编而成的。

全书12万字,3000页,1000幅图,5个附录。这本书的附录很有特色:附录一《梆子英语引解》包含英语常用的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共1200个;附录2,“缩写”,包含1200个缩写;附录3《标志说明》包含数学、商务、语法常用标志88种;附录4《英汉地名词典》是1400个中外地名的汉英对照;附录5《人名词汇》收录了9000多位外国名人的国籍、身份和出生、死亡年份。

《英汉词典》意义非凡。基本梳理了中国人对英语国家的认识。这部词典成为当时“研究西方学者”的宝贵“筏”,在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元济知道如何在营销中利用“著名艺术家”——请在盛宣怀的标题上签名,并严格写好前言。很冷的严复大师称赞新编词典“集财无美”,是“与时俱进”、“与旧作对比见河”、“画精译细”的杰作。

商务印书馆的英语教材有多厉害?

据说胡适、梁漱溟、郑、钱、、戴稼祥等人在早期的英语学习中都读过《中英高级全集》。更变态的是东北奉系军阀杨雨婷。年轻时加入清政府送留学生去日本,考试要考外语。据说他从头到尾都背了《高级中英文全集》,不比现在的《新概念英语》重要。

更糟糕的是张元济。光绪皇帝让他推荐几本学英语的书。张元济直接把《高级汉语和英语全集》推给了皇帝。快看!连皇帝都要老老实实看教材,学英语,背单词,练口语...

从那以后,中国人进入了学习英语的不归路...

声明:媒体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 当时有多少妃子陪葬下一篇:简述化学发展史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