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康熙为什么要杀施琅 康熙问施琅儿子状况 施琅有8个儿子 为何偏偏不介绍老二

导语: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做官有几种方式。除了认真对待科举考试,你还可以通过习武或花钱来做官。当然,花钱买官通常只能买个小官,一般都是农村的富商或者他们的后代来做。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捐官”。除了以上方式,还有另一种做官的方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做官有几种方式。除了认真对待科举考试,你还可以通过习武或花钱来做官。当然,花钱买官通常只能买个小官,一般都是农村的富商或者他们的后代来做。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捐官”。除了以上方式,还有另一种做官的方式,那就是“荫制”。

阴影系统

尤其是清军入主中原后,由于八旗子弟在科举考试中远远不如汉族士人,清朝统治者便采用“遮蔽制”让满清贵族子弟走上仕途。后来,为了笼络汉族大臣,清朝统治者将这一权利下放给了一些有权势的汉族官员,很多汉族大臣的子女不用考试就能进入清朝的官僚行列。所以满汉大臣在面对皇帝的时候,只要有机会,都会为后代美言几句。作为清初的重要将领,施琅也不例外。

说明

施琅,字尊侯,号卓公,福建泉州人。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郑芝龙倒台后,他也跟着投降了。后来郑成功翻脸不发兵,史朗加入郑成功的队伍,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因为郑成功的曾德得罪了史朗,史朗找到了处死曾德的理由。郑成功怒不可遏,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哥哥以泄愤。

施琅插图

都说“杀父仇人不共戴天”,所以为了报仇,施琅再次投降清朝。因为参与了台湾省海军的建设,他对自己的作战方法了如指掌。有了这个信息,他一路做到了福建水师提督。1683年,施琅指挥清军在澎湖海战中击败台湾省海军,郑克双迫于清军压力投降。当时清廷对台湾省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清廷正是在施琅的推荐下,决定在台湾省设立都道府县进行管理,并派兵把守。史朗也因功被授予静海将军,被封为静海侯。

施琅把儿子介绍给康熙

施琅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以至于康熙皇帝作为清朝的统治者,肯定会接见他。他们在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施琅还和康熙聊起了自己的“育儿经”,并依次向康熙介绍了自己的儿子。比如哪个擅长写作,哪个擅长武术,哪个聪明勤奋。康熙身边的人也一一记下了施琅儿子的特点。但是康熙事后看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施琅次子的记载。要知道,施琅一共有八个儿子,但为什么会落在二儿子后面呢?他不喜欢他的二儿子吗?康熙的生意很忙,渐渐就忘了。

石插图

多年后,康熙终于明白了施琅的用意。康熙二十七年,有人状告泰州知府史目无君主,希望康熙严加查处。康熙看了奏章才知道,他派去监督河堤的那个宫人被石给罚了。虽然这些侍从都是肮脏的小人,但他们的聚会代表着天子的脸面。史怎敢?这个石是谁?康熙一问,就知道此人是施琅的次子。

康熙插图

石郎的次子石

康熙觉得施琅的儿子不应该这么不靠谱,于是命人去查明真相。原来朝廷的侍从一路占便宜,到了泰州才碰了石的钉子。对于这样一个清官,康熙怎么好意思处罚呢?于是康熙一路提拔他。这时,康熙才明白为什么施琅不夸奖二儿子。因为以石的性格,升迁是迟早的事。过早暴露他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秦朝的都城是哪里 秦朝历史都城在哪里下一篇:五代十国顺口溜 五代十国历史顺口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