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生平简介

导语:腓特烈一世,又名“红胡子”或“巴巴罗萨”,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第一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弗雷德里克出生于1122年,他的父母是舍瓦公爵、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和巴伐利亚神

腓特烈一世,又名“红胡子”或“巴巴罗萨”,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第一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弗雷德里克出生于1122年,他的父母是舍瓦公爵、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和巴伐利亚神韵家族的朱迪思。1147年,他继承了斯瓦本公爵的头衔,被命名为腓特烈三世。1152年,他赢得了德国国王的选举,被加冕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国王。

1155年,应教皇尤金三世的请求,腓特烈出兵意大利,并在帕维亚接受了铁冠,加冕为意大利国王。1155年,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教皇阿德里安四世册封腓特烈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178年,弗雷德里克在阿尔勒再次加冕,成为勃艮第国王。

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德国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统治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

从胜利到胜利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浓厚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城,使这些富人区成为帝国的税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推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

他对意大利进行了六次军事入侵:

第一次

1154年,意大利教皇尤金三世给腓特烈一世发了一封求助信,原来当时罗马爆发了一场起义,老百姓在一个叫阿诺德的牧师的领导下造反了。起义军宣称要废除教皇领地,让教皇过普通人的生活。腓特烈一世没有放弃机会,出兵意大利,迅速镇压起义,并召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隆卡里亚会议,重申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拥有绝对主权,从任命官员到征收赋税都只能由皇帝决定;

第二次

1158年,由于腓特烈一世纵容士兵在意大利劫掠,意大利北部城邦彻底被激怒,他们组成了以米兰为首的城邦集团,与腓特烈一世殊死搏斗。腓特烈一世以强有力的军事暴力压倒起义军,城邦联盟被迫投降;

第三次

1160年,腓特烈一世再次入侵意大利,因为新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无法容忍专横的红胡子。他宣布将把腓特烈一世逐出教会,支持城邦联盟的斗争。腓特烈一世派兵。经过两年的战斗,米兰被俘虏了,米兰的代表们穿着麻布,光着脚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却毫不留情地将米兰居民赶出了城,在城中心广场挖壕沟使之荒芜,还允许将囚犯的头砍下来踢成球侮辱米兰人。

第四次

1167年,腓特烈一世的大屠杀激怒了意大利人民。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联盟,并迅速得到教皇的支持。腓特烈一世再次出兵。当初他突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逃亡。后来战争陷入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遭到意大利人民的英勇抵抗,瘟疫在军队中盛行,杀死了数千名勇敢的老兵。此时,腓特烈一世不得不退兵;

第五次

1174年,由于最后一次失败,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退出了军队。起初,“伦巴第联盟”希望和谈,但腓特烈一世拒绝了。由于“伦巴第联盟”城市的增加和联盟士兵经验的增强,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在米兰附近的伦尼亚诺战役中失败,腓特烈一世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之后,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遗产,不干涉教皇国内政。

第六次

1183年,腓特烈一世向意大利发起了最后一次远征,但仍以失败告终。

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联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里亚会议的所有决议,但允许腓特烈一世保留名义上的人事任免,并规定伦巴第联盟在皇帝出巡时要做好接待工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人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 人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下一篇:罪已诏 汉武帝下颁《轮台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