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汕头火烧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对官僚制度的讽刺

导语: 果戈里的喜剧《钦差大臣》有至少9个中文译本。仅从1981年到2006年的25年间,就出现7个中文译本。而近十几年来在中国上演的该话剧有至少6个版本:解放军歌剧院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人民大学话剧团版,锦辉剧社版,北

果戈里的喜剧《钦差大臣》有至少9个中文译本。仅从1981年到2006年的25年间,就出现7个中文译本。而近十几年来在中国上演的该话剧有至少6个版本:解放军歌剧院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人民大学话剧团版,锦辉剧社版,北师大北国剧社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版。此外还有俄国和东欧国家的多个版本曾在中国上演。此剧在中国的热门程度,可见一斑。

原剧的英文译名是“政府调查员”。中文译名则极其传神。中国历史上盛产“钦差大臣”,因此中国人对果戈里的剧特别能心领神会。

此剧刻画了一个贪腐市长,以及只唯上、不唯民的官场心态。全剧共五幕。开始,外省某市的市长接到密报,彼得堡的钦差大臣即将前来私行查访,还带着秘密使命。他立刻紧急召唤下属,布置各行各业的官员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他的指示包括:拆掉旧围墙,放上草扎的界标,做出好像在计划市政建设的样子。因为拆毁的地方越多,就越能说明市长有办法;还有通知每个警务人员,若上面来人问满意不满意时,一律回答“一切都满意”;如果问及五年前拨款建的慈善医院教堂为什么还没造好,就说“盖的时候被火烧了”。

市长担心自己收取贿赂、敲诈商家的行为被举报,就责令邮政局长偷拆信件,扣押检举信。可以看出,市长独霸一方,权力很大。社会上即无新闻媒体监督,也无正常法律渠道让受害者申诉。

这时,从彼得堡来了一个级别很低的文官。他是个纨绔子弟,赌输了钱,一贫如洗,可特能摆谱,脾气很大,因此被本市官员误认作是来秘密查访的“钦差大臣”。市长相信了官员的猜测,便亲自前往“钦差大臣”住的旅馆一探虚实。他很想知道,“钦差大臣”是什么样人,“该怕他到何种程度”。市长深知商人和市民对他意见很大,可他并不怕他们,只怕上面来的大官。市长对民意毫不在乎,因为民意并不影响他当官。尽管民怨沸腾,他都已经当了30年官了。

市长邀请“钦差大臣”去看慈善医院,学校和监狱,并请他到自己家住。他知道自己是个坏市长,因此竭力想在钦差大臣面前表明自己是最好的市长。他对那位“钦差大臣” 说:“在别的城市,市长和官员只顾自己的利益。可是在这儿,我可以说,除了维持秩序,保持治安,以博取上司的注意之外,是没有别的念头的。” 市长很清楚,“坏”市长就是只顾自己利益的市长。“好”市长则要尽力引起上司的青睐。而“维持秩序”似乎是上司最重视的任务。没过多久,市长就再次向“钦差大臣” 强调:“别的市长只顾自己的利益,可是,您相信吗?就是我上床睡觉的时候都这样想:哦,老天爷啊,我怎样才能安排得让上司看到我的热心而认为满意呢?”可见,在沙皇时代,“好”官的标准就是让上司满意,而不是让百姓满意,更谈不上对百姓负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朝鲜国旗图片 震惊!袁世凯竟差点使朝鲜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下一篇:四猛四绝十三杰 隋唐英雄中罗士信与李元霸谁武功更厉害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