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香港历史 香港历史上五大商战,李嘉诚收购和记排第二,第一名改变香港历史

导语: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我们经常从电视剧中看到那些惊心动魄的商业大战,其实往往现实中,比电视剧更加竞争。这几年马云跟刘强东之间的大战,其实也不算得什么。如果真算起来,经常还是香港过去100年发生的几次商业大战。今天小编就给盘点一下香港历史上的五大著名商战。

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我们经常从电视剧中看到那些惊心动魄的商业大战,其实往往现实中,比电视剧更加竞争。这几年马云跟刘强东之间的大战,其实也不算得什么。如果真算起来,经常还是香港过去100年发生的几次商业大战。今天小编就给盘点一下香港历史上的五大著名商战。

第五名,何鸿燊叶汉的赌王之争。何鸿燊是香港的落魄豪门子弟,靠着娶了澳门名门之女黎婉华东山再起,之后又回香港搞建筑发了大财。叶汉则出生寒门,不过他却又一手好赌术,当年他在澳门就傅老榕的头马。

60年度,澳门重新竞选赌牌,叶汉联手何鸿燊、霍英东、叶德利一起拿下了澳门的赌牌。最早的时候何鸿燊是公司的总经理,叶汉是赌场的总经理。大家合作愉快,财源广进。不过很快叶汉自恃有功,常常以赌王自居,于是引起了何鸿燊的不满。何鸿燊用计把叶汉赶出了澳娱。1975年,叶汉创办了赛马车会,准备跟何鸿燊一较高下。何鸿燊也搞了赛马计划,让叶汉的赛马车会破产。

两个人在媒体上开骂,不过叶汉想办法拿到了赛马车的专营权利,再次拿回了主动权。之后他把手里的澳娱的股份卖给了郑裕彤,然后重开赛马车会,一时风光无限,大有跟何鸿燊平分秋色的势头。不惜好景不长,赛马车会很快就经营不了,最后一场更是亏损10亿。这个时候叶汉已经82岁,不过他已经要跟何鸿燊斗。在卖掉了赛马车会后,他又搞起了赌船。果然许多赌客都纷纷下海,不过何鸿燊也望洋兴叹,不过很快赌船起火,赌客再次弃船登岸。

之后叶汉终于放弃了跟何鸿燊的大战,开始游戏人生。1997年,叶汉去世,何鸿燊亲自前去吊唁,两个人的恩恩怨怨也算是一笔勾销。

第四名李兆基收购美丽华酒店大战李嘉诚。

美丽华酒店是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著名企业家杨志云创办的,美丽华酒店不仅在香港有物业、还有美国、中国等地方都有物业,市值100多亿元。1993年,杨志云去世后,杨家的后人准备卖掉公司,各自发展。

这个时候李嘉诚自然盯上了这块肥肉。不过李嘉诚当时是准备收购之后,重组美丽华。杨志云的儿子当时执掌美丽华的杨秉正不愿意祖业被分拆,于是找到了跟父亲要好的李兆基。李兆基是跟李嘉诚齐名的香港富豪,更重要的是李兆基跟李嘉诚也是好友。

杨秉正请求李兆基收购美丽华,提出了以主权换治权的条件。其实就是把美丽华卖给李兆基,但是依然保持美丽华的品牌,还有就是让杨秉正继续管理美丽华。

李兆基没有马上表态,不久之后杨秉正的母亲亲自找到李兆基。杨老太表态后,李兆基才说出自己的正式愿意。杨志云跟李兆基本来就是好朋友,感情还要超过李嘉诚,而且杨志云已逝去,李兆基自然愿意帮助杨家,而且美丽华也是一块肥肉。

李兆基跟李嘉诚的大战一促即发。当时杨老太对外说了,即使只有一半的价格,也愿意卖给四哥李兆基。李嘉诚知道自己无望,而且他的生意不至于此,于是就放弃了美丽华。李兆基又成功收入了一大事业旗舰。

第三名刘銮雄狙击嘉道理的香港大酒店。刘銮雄是80年代崛起的香港股市有名的狙击手,他以实业起家,却最终成为了香港一代的股神。嘉道理是移民香港的犹太家族,嘉道理从100多年前就来中国行商,后来香港进军电力跟酒店等产品,是香港十大富豪家族之一。

1987年,刘銮雄刚刚收购了华人置业,又狙击了李兆基的中华煤气,实力大增。这个时候刘銮雄盯上了嘉道理家族旗下的上市公司香港大酒店,这家集团旗下拥有包括半岛酒店等著名酒店。

刘銮雄的做法是利用杠杆,然后趁着上市公司股价低迷的时候,迅速入局,然后逼迫大股东向自己高价回购股票。不过当时要动嘉道理,刘銮雄作为后起富豪,其实势力还是稍弱,于是他找到了老乡前辈,香港富豪林百欣一起出手。

刘銮雄联手林百欣收下了香港大酒店34.9%的股份,然后刘銮雄就准备进入公司的董事会。这个时候嘉道理自然不答应,由于拿不到董事会的席位,两个人从董事会一直争到了香港收购委员会。最后刘銮雄把嘉道理逼得没有办法了,只能给了钱,高价买下刘銮雄手里的股份。刘銮雄一来一去,净赚1.36亿元。

第二名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是香港老牌洋行之一,仅次于怡和洋行。和记黄埔是由和记洋行跟黄埔船坞构成,这家洋行是由英国祈德尊家族控制。祈德尊家族在60年度野心勃勃,看准了香港人多地少的机会,加上香港股市大涨,不停进行收购跟兼并,一度控股超过了360家公司。他们又把又来黄埔的船厂搬到香港的青衣岛,腾出的大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可惜这个时候战线拉得太长,收购的公司许多又又财务状况,虽然在股市赚到不少钱,依然不能填补漏洞。1973年先是香港大股灾,之后又是世界能源危机,和记黄埔陷入财务危机,这个时候汇丰银行出手注资1.5亿港币救了和记黄埔,条件是汇丰获得了和记33.65%的股份,汇丰成为和记的大股东,黄埔公司脱离和记。1977年,和记跟黄埔再次合并,不过新组成的和记黄埔依然亏损连连。

不过和记黄埔依然拥有众多优质资产,这样的一家公司,自然引起重点香港商人的觊觎,李嘉诚也自然在其中。这个时候李嘉诚通过九龙仓一役,依然跟包玉刚形成了统一战线,另外他也给汇丰的大班沈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汇丰来说,他们一定会把和记转让出去,只是需要一个好的人选跟价格而已。

李嘉诚当时提出了一个一石三鸟的策略,李嘉诚转让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给包玉刚,包玉刚作为汇丰董事帮助自己争取和记的股票,李嘉诚再用拿到的现金去收购和记黄埔,汇丰则甩掉了一只包袱。

当时汇丰大班沈弼对李嘉诚印象也非常好,最后沈弼居然也答应了李嘉诚,而且给出了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在长江总部,宣布以每股7.1元,收购了和记黄埔9000万股,占公司的22.4%股份。李嘉诚长江只有6多以的资产,和记黄埔则有60多亿的资产。李嘉诚成功上演蛇吞象,更是让他成为了第一个收购英国老牌洋行的华人。汇丰更是让李嘉诚只需要给2000万美元的定金,剩下的款项可以半年支付。

也就是等于李嘉诚只需要2000万美元,就买下了10几亿美元的资产。当然汇丰也不吃亏,比起当年吃进来的1股1块多,他们已经翻了几倍。而且李嘉诚只有把和记黄埔发展成全港最好的公司之一,也让汇丰剩下的和记黄埔股票价值成倍上涨。其实从李嘉诚入驻和记黄埔的第一天,公司的股票就已经大涨,足见香港人对李嘉诚的看好。

经过这一战,李嘉诚才成为了华人的首富。

第一名包玉刚大战怡和行业。

能够排名第一的商战,自然是能够影响香港历史进程的大战,这就是包玉刚大战怡和洋行,收购九龙仓一战。其实最早的时候,李嘉诚跟包玉刚都有意思拿下九龙仓。九龙仓跟置地是怡和洋行的左膀右臂,是纽璧坚家族的旗舰事业。九龙仓当时拥有香港不少黄金土地,但是由于公司经营保守,导致九龙仓负债累累,市值暴跌。这个时候李嘉诚悄悄在市面上收购了九龙仓不少股票。

不过李嘉诚的实力自然是不能抗衡纽璧坚家族的。在汇丰介入后,李嘉诚以持有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而收手。这个时候,包玉刚正准备减船登陆,当时包玉刚已经是世界第一的船王,而且包玉刚贵为汇丰董事,是唯一可以跟纽璧坚家族对抗的华商。

1978年8月底,两代华商俊杰在香港文华酒店相见,李嘉诚把手里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价格比当时市价还要低10几块钱。当时由于李嘉诚的收购,跟纽璧坚家族的反收购,大户小户都在抢九龙仓的股票,九龙仓从13块变成了46块。最后包玉刚以3亿多,拿下了九龙仓的1000万股。李嘉诚获利5000多万。

包玉刚之后又不停从市场上收购九龙仓的股票,9月5日,包玉刚家族持有九龙仓的股票已经达到了20%,包玉刚派女婿吴光正入局九龙仓。包玉刚之后又不停增持,纽璧坚家族趁着包玉刚在1980年去欧洲的机会,开始反收购。他们提出了用100的置地股票置换77元的九龙仓股票,要达到49%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个时候包玉刚马上回到香港,拿到了汇丰22亿现金的贷款,提出了105元现金收购的九龙仓股票的计划。最后纽璧坚家族见大势已去,把手里的股票也卖给了包玉刚,获利7亿多。包玉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场大战改变了整个香港的历史,从此华商开始在香港大面积的崛起,而包玉刚的家族也靠着九龙仓,至今立于不败之地,九龙仓一年就给包玉刚家族带来超过150亿元的租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邦的儿子 历史上刘邦哪个儿子当皇帝 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吗下一篇:隋维杰 隋维杰的人生思考:从喝水到掐脖,为什么上热搜的总是我?

文章评论

  • 小金风

    李嘉诚在香港商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收购和记是其成功的见证之一。但第一名商战的冲击力更大,影响了整个香港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