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15”晚会结束后,很多企业被曝光!央视财经记者和执法人员立即前往涉案企业现场,现已有多家企业被查封。此外,大众已经公开道歉。
大众进口汽车途锐
“3.15”党举报大众进口的途锐车辆问题。节目播出两小时后,大众在@大众进口汽车并发表声明。大众表示,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在处理客户诉求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对于相关途锐车辆空气滤芯进水给车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再次表示诚挚的歉意空。针对上述缺陷,大众汽车近日向国家相关部门备案了召回计划,将于4月30日正式实施,从今天起将开通一对一处理的专属渠道。
核桃花生酱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记者曝光了山东枣庄的“山寨食品”生产企业。虽然一些标有“核桃花生露”的饮料在包装上尽可能模仿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但原料中几乎没有核桃和花生,而是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记者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了事实。对此,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成立调查组前往山东枣庄,立即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及曝光企业所在市区的两级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
工作队分两组,对枣庄市金顺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枣庄市康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金顺源公司,面对执法人员,公司负责人徐经理表示,他们没有出厂检验记录、原材料、成品入库记录、配料记录,甚至连生产记录、销售记录都没有,并表示最近已经停产,但执法人员发现了线索。
“3.15”晚会曝光的高钙核桃也没有核桃成分,蛋白质含量为零。很明显,这些产品都是用香精和添加剂勾兑而成的,这个原辅材料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添加剂。
在节目中报道的另一家康源食品有限公司,执法人员发现一批新折叠的核桃乳饮料外包装盒被堆放在平板拖车上。记者发现,这些包装设计在颜色、布局、标志性短发女性代言人形象等方面都与某品牌相似,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枣庄康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宗元说,核桃仁比较贵,都是鲜榨的核桃汁,放在冰箱冷藏。
王浩牛仔裤
在康源公司,记者找到了这个“王浩牛仔”的空罐,这是315晚会上曝光的假冒食品外包装,显然是故意模仿某品牌的旺仔牛奶。执法人员进入生产车间时发现,杂物随处堆放,设备积满灰尘,卫生条件差。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2018年1月23日生产最后一批核桃乳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在旁边狭窄的原辅材料仓库里,十几个没用过的食品添加剂被随意打开堆放。执法人员询问之前使用的调制工具时,负责人从桌子底下拿出两个装满灰尘的不锈钢锅。
当晚,执法人员查封了金顺源、康源企业的生产场所,查封了相应的产品,并当场下达了责令停产整顿的通知,同时对涉案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对上述两家食品生产企业立案调查。如果检查中发现部分产品的包装、装潢疑似与国内名牌饮料相似,将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将督导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全市饮料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排查,消除类似问题和潜在风险。
山东楚康食品公司涉嫌商标侵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熟悉的饮料品牌都被不法企业模仿。其中,一款名叫小紫同学的饮料涉嫌严重商标侵权。为此,监管部门还对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
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天步行街12号楼211室,执法人员发现了这家名为山东楚康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执法人员刚到时,企业负责人还谎称这是一家不卖食品的住所。然而,记者进入房间看到,办公室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饮料。这些饮料在设计上与市场上畅销的知名品牌非常相似,主要包括王耔牛奶、核桃牛奶、生椰子汁、芒果汁和乳酸菌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众多饮料中,涉嫌商标侵权最明显的一款是一款名叫小紫同学的饮料。经过进一步询问和检查,执法人员在该公司发现了一些销售证据。公司负责人表示,每瓶饮料一般以一元到两元的价格销售,截至目前,销售业绩已达到5万元到6万元,主要销往山东、安徽等地。
山东省枣庄市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经济稽查大队队长潘星光说,经过我们现场检查,发现该产品存在明显的混淆商标。下一步就是联系小明同学的商标所有人,确定是否授权,这个产品是否构成侵权。下一步是处理它。使用的名称、商标或者注册商标所有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规定比对判断,相同或者近似的,构成商标侵权。
“黑心”水管厂已被查封!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企业利用再生材料生产水管的行为。针对举报问题,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地方质监执法部门对这些水管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
参与向管道添加回收材料的工厂被查封
在河南洛阳,执法人员来到九通公司,发现厂房内堆放了大量的再生材料,立即被执法人员查封。在进料口和水池中发现了回收材料。九通公司负责人坦言,他们生产的管材添加了再生材料,有的甚至全部是再生材料。
九通公司执行供水用聚乙烯管国家标准。执法人员表示,按照这个标准,九通公司生产的管材不合格。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查组组长张介绍,执行标准为GBT13663-2000,是给水管材的标准。Pe63、Pe80和Pe100应作为挤压产品的原料。现在他发现自己利用废旧物资和废旧材料进行生产,涉嫌利用非法原料进行生产。
执法人员对九通公司使用的管材和原材料进行了抽检,目前正在进一步梳理管材流向。
“再生管”冒充饮用水管道相关企业被查封
在得到记者反映的相关问题后,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执法检查组赶赴江苏省江阴市,对参与“3.15”晚会节目的4家管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在这家名为江阴市通顺管业有限公司的工厂里,记者看到,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型号的管材,产品上标注的生产时间显示,这些都是近期生产的产品。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设备在轰鸣着生产。有两条生产线的原料桶里装着彩色塑料颗粒。
据现场执法人员介绍,检查车型后发现,厂区内不仅有穿线管,还有排水管堆放。在刚刚看到的生产线上,正在生产排水管。
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该企业负责人最终承认确实是使用再生材料生产排水管。
中国塑料协会管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告诉记者,黑色塑料管道标有三条以上的蓝线,这也是国际惯例。排水管外不宜画三条以上蓝线。
随后,执法人员在江苏江阴查获顺通管业的原材料和产品并进行抽样。
点击展开全文